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眾安保險去年發生了什麼?綜合成本超33億 淨利潤跌破千萬下滑近八成

在發佈延遲披露公告20天之後, 眾安保險2016年年報姍姍來遲。

整體上看, 眾安保險2016年保持了保險業務的高增長, 但業績卻逆勢下滑, 淨利潤跌破千萬。

退運險失速

2016年眾安保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4.1億元, 同比上漲49%。 這一增速與財險電商市場2016年-11.75%整體增速相比, 顯然是高出許多。 不過與眾安保險2015年1.87倍的超高增速相比, 就放緩許多了。

具體來看, 眾安保險主力險種退運險出現下滑, 退運險2016年實現保費收入11.94億元, 同比下降8%。 該險種2015年同比增速超過100%。 業內人士認為, 眾安退運險失速主要是行業競爭的加劇。

2014年時, 退運險市場主要由眾安保險與華泰保險分食, 彼時依賴于股東阿裡巴巴旗下淘寶等平臺的先天優勢, 剛成立不久的眾安保險一年拿下超6億退運險保費收入, 占其當年保險業務收入的77%。 2015年中國太保初加入退運險行列, 但對眾安在退運險市場的影響有限,

眾安退運險當年實現保費收入翻番。

作為互聯網非車險最大的一塊市場, 退運險市場在2016年迎來了更多競爭者, 據螞蟻金服相關負責人之前透露, 2016年雙十一9家險企加入戰局, 提供包括退運險在內5類30多種保險產品。 競爭加劇之下, 眾安退運險出現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業內人士提醒, “從2016年年報來看, 螞蟻金服2016年7月新控股的國泰產險似乎尚未加入退運險的戰局, 其一旦加入, 戰況勢必更加激烈。 ”

健康險增近15倍

推動眾安保險2016年保費上漲的主力險種是意外傷害險、健康險、責任保險和信用保險。 2016年意外傷害險實現保費收入近10億元, 同比上漲2.47倍。 對眾安保險總保費收入的貢獻由前年的13%上升至29%, 成為與退運險旗鼓相當的第二大險種。

互聯網保險行業觀察人士認為, 眾安的意外險增速比行業18%的平均增速高出許多, 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意外險產品分類很細, 目前眾安官網上共有8款意外險產品, 在傳統的個人意外、成人意外、私家車駕駛員、交通工具意外的基礎上新增了老人意外、健身意外、公共交通場所意外等多種類、場景的意外險產品, 能夠滿足更多有針對性的消費需求。 此外, 眾安注重抓住新興風險的機會, 如與摩拜單車合作開發針對單車自身原因的意外傷害險。

從增速上看, 健康險是眾安2016年增長最快的險種, 增速接近15倍。 這與健康險基數低固然相關, 眾安2015年健康險收入僅1300萬元, 在當年總保費收入裡占比最低。 而今年健康險躍升為眾安保險的第四大險種,

占比6%。

上述互聯網保險行業觀察人士告訴介面新聞, 眾安保險大約從2014年開始搭建健康險事業部, 嘗試基於大資料做個性化定價和理賠體驗革新, 直到2016年8月底推出一款號稱“國民醫療險”的產品“尊享e生”, 才迎來爆發式增長。 與市場誤以為背靠阿裡與騰訊的C端優勢不同, 眾安保險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劉海姣介紹, 眾安保險在健康險上的突圍是從企業客戶入手, 注重為小企業提供小創新。 團險是眾安保險健康險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眾安保險通過直接與保險管道、人力資源公司及交叉合作平臺等合作, 如與線上社保互聯網公司金柚網的合作, 深入團險市場。

此外, 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貨運險也是眾安保險2016年增速很高的險種。

責任保險同比增1.28倍實現1.85億保費收入, 信用保險同比增98%虜獲億元保費。 貨運險增速高達268%, 但是由於基數低, 僅貢獻5900萬保費收入。

綜合成本超33億

在保費收入高速增長的同時, 眾安保險2016年綜合成本亦不低。 從年報披露的資料看, 包括賠付支出、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和業務及管理費幾項主要成本合計超過33億元, 同比上漲51%。

首先來看賠付支出, 公司2016年賠付支出超過13億元, 同比增12%。

具體來看,高增長的險種亦高賠付。增長最快的健康險,賠付支出同比增長了12倍;增長247%的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同比增長了近3.4倍;高增長險種裡賠付支出相對低的責任險亦翻番;而賠付支出增長最快的要數信用保險,同比增長近24倍。從絕對額來看,保費收入第一的退運險賠付支出亦是第一,高達8.87億元,占眾安保險2016年賠付支出的66%。

財險公司另一備受關注的指標是手續費及傭金,指保險公司支付給代理機構和保險行銷員的費用,能夠反映出保單的銷售成本。2016年眾安保險該項支出達2.88億元,同比增長1.82倍。

2016年增速最高的意外險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也最高,達到2.44億元,同比增1.8倍,占總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的85%。從增速上看,則是責任保險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增長最快,高達2.6倍。

與傳統財險公司不一樣的是,手續費及傭金支出雖然增速很高,但卻並不是眾安保險最大的費用支出。從公司利潤表披露的資料看,眾安最大費用支出是業務及管理費,2016年高達16.93億元,同比增長88%。超過10億的業務及管理費來自技術服務費,同比增長80%。

“技術投入高是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普遍特點,不過眾安保險剛成立3年便有超過10億的技術投入,在業內實屬罕見。同為互聯網保險公司的安心保險2016年技術服務費為5000多萬元,泰康線上的業務及管理費中則無‘技術服務費’這一項。”一位互聯網保險公司中高層分析,一方面眾安保險比另外兩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早成立兩年,業務更多更廣,技術投入自然更大;另一方面數量級的差異也說明眾安對技術投入的重視遠超其他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發展之初過高的技術投入,也會讓公司背負沉重的成本壓力,保費規模壯大起來攤薄費用之前,會使得公司綜合成本率較高。”

淨利潤下滑近八成

顯然,雖然保費收入高增長,但是綜合成本攀高,公司業績不可避免受到影響。眾安保險2016年實現淨利潤937萬元,同比下滑近80%。這是眾安保險近3年業績最差的一年,淨利潤跌破千萬。

分險種來看,2016年承保利潤下滑最嚴重的是其他險種,較去年同期減少1億元,為虧損2.58億元。其他險種近3年來持續虧損,並且虧損一再加劇。根據年報披露附注,其他險種主要為退運險,2016年退運險保費收入占其他險種的89%,不過年報並沒有單獨披露退運險的承保利潤。同樣虧損的還有健康險和責任保險,分別虧損0.52億元、0.93億元。

意外傷害險前兩年也是持續虧損,不過2016年扭虧為盈,實現承保利潤0.46億元。同樣實現扭虧為盈的還有保證保險,由去年的虧損0.88億元轉為盈利2.31億元,是公司2016年貢獻承保利潤最高的險種。

當然,拖累眾安保險業績下滑的不止承保利潤,還有投資收益。2016年公司投資收益由2015年的5億多降至不足億元,同比下滑82%,比四家A股上市險企的降幅更高。不過眾安並沒有在年報中解釋相關原因。眾安保險CEO陳勁曾在對2016年一季度虧損的回應中提到“市場波動行情帶來投資收益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回顧眾安保險去年各季度業績資料,公司一季度淨利潤大幅虧損3.82億元,之後二三四季度的盈利一直在填補一季度的虧損,直到三季度末公司虧損仍超2億元。逆轉發生在第四季度,單季度實現淨利潤2.4億元,環比上漲48%,超過二三季度之和,使得公司年度保持盈利。在會計人士看來,公司盈利情況各季度之間出現如此大起大落的起伏並不多見。

此外,眾安保險2016年度發現前期重大會計差錯,該會計差錯導致眾安保險在2015年底出現628,566,184元的淨虧損,並導致眾安保險的所有者權益下降660,459,274元。同時由於這一事件的影響,眾安保險2016年度列示的2015年度淨利潤資料較2015年度列示的當年淨利潤資料下降了上億元之多。眾安保險對於此次會計差錯的原因並未做具體解釋。

具體來看,高增長的險種亦高賠付。增長最快的健康險,賠付支出同比增長了12倍;增長247%的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同比增長了近3.4倍;高增長險種裡賠付支出相對低的責任險亦翻番;而賠付支出增長最快的要數信用保險,同比增長近24倍。從絕對額來看,保費收入第一的退運險賠付支出亦是第一,高達8.87億元,占眾安保險2016年賠付支出的66%。

財險公司另一備受關注的指標是手續費及傭金,指保險公司支付給代理機構和保險行銷員的費用,能夠反映出保單的銷售成本。2016年眾安保險該項支出達2.88億元,同比增長1.82倍。

2016年增速最高的意外險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也最高,達到2.44億元,同比增1.8倍,占總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的85%。從增速上看,則是責任保險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增長最快,高達2.6倍。

與傳統財險公司不一樣的是,手續費及傭金支出雖然增速很高,但卻並不是眾安保險最大的費用支出。從公司利潤表披露的資料看,眾安最大費用支出是業務及管理費,2016年高達16.93億元,同比增長88%。超過10億的業務及管理費來自技術服務費,同比增長80%。

“技術投入高是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普遍特點,不過眾安保險剛成立3年便有超過10億的技術投入,在業內實屬罕見。同為互聯網保險公司的安心保險2016年技術服務費為5000多萬元,泰康線上的業務及管理費中則無‘技術服務費’這一項。”一位互聯網保險公司中高層分析,一方面眾安保險比另外兩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早成立兩年,業務更多更廣,技術投入自然更大;另一方面數量級的差異也說明眾安對技術投入的重視遠超其他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發展之初過高的技術投入,也會讓公司背負沉重的成本壓力,保費規模壯大起來攤薄費用之前,會使得公司綜合成本率較高。”

淨利潤下滑近八成

顯然,雖然保費收入高增長,但是綜合成本攀高,公司業績不可避免受到影響。眾安保險2016年實現淨利潤937萬元,同比下滑近80%。這是眾安保險近3年業績最差的一年,淨利潤跌破千萬。

分險種來看,2016年承保利潤下滑最嚴重的是其他險種,較去年同期減少1億元,為虧損2.58億元。其他險種近3年來持續虧損,並且虧損一再加劇。根據年報披露附注,其他險種主要為退運險,2016年退運險保費收入占其他險種的89%,不過年報並沒有單獨披露退運險的承保利潤。同樣虧損的還有健康險和責任保險,分別虧損0.52億元、0.93億元。

意外傷害險前兩年也是持續虧損,不過2016年扭虧為盈,實現承保利潤0.46億元。同樣實現扭虧為盈的還有保證保險,由去年的虧損0.88億元轉為盈利2.31億元,是公司2016年貢獻承保利潤最高的險種。

當然,拖累眾安保險業績下滑的不止承保利潤,還有投資收益。2016年公司投資收益由2015年的5億多降至不足億元,同比下滑82%,比四家A股上市險企的降幅更高。不過眾安並沒有在年報中解釋相關原因。眾安保險CEO陳勁曾在對2016年一季度虧損的回應中提到“市場波動行情帶來投資收益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回顧眾安保險去年各季度業績資料,公司一季度淨利潤大幅虧損3.82億元,之後二三四季度的盈利一直在填補一季度的虧損,直到三季度末公司虧損仍超2億元。逆轉發生在第四季度,單季度實現淨利潤2.4億元,環比上漲48%,超過二三季度之和,使得公司年度保持盈利。在會計人士看來,公司盈利情況各季度之間出現如此大起大落的起伏並不多見。

此外,眾安保險2016年度發現前期重大會計差錯,該會計差錯導致眾安保險在2015年底出現628,566,184元的淨虧損,並導致眾安保險的所有者權益下降660,459,274元。同時由於這一事件的影響,眾安保險2016年度列示的2015年度淨利潤資料較2015年度列示的當年淨利潤資料下降了上億元之多。眾安保險對於此次會計差錯的原因並未做具體解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