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重讀《詩經》:會不會還有人認為“七月流火”是指的天氣炎熱?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開創了我國現實主義的創作詩風, 奠定了我國是詩的國度的文化傳統。 其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動搖的。

在《詩經》當中, 有很多的詩歌都是記錄的農事。 也難怪, 直到今天, 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

在《詩經》當中, 有一首古詩寫的是農事的節氣, 卻因為一句“七月流火”, 讓後世很多人陷入迷惑當中。 這首詩就是出自詩經的《國風·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

全詩比較長, 這裡只截取最前面的一段: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 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 何以卒歲。 三之日於耜, 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 饁彼南畝,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 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 遵彼微行, 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 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 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 八月萑葦。 蠶月條桑, 取彼斧斨, 以伐遠揚, 猗彼女桑。 七月鳴鵙, 八月載績。 載玄載黃, 我朱孔陽, 為公子裳。

這首詩主要是記錄農事的, 第一段寫的是七月流火, 九月就要準備寒衣了。 十冬臘月沒有厚衣服, 怎麼能抵禦風寒?正月裡開始收拾鋤犁, 二月裡就開始耕種了。

第二段寫的是春天來了, 姑娘們開始採摘桑葉, 為做衣服做準備;

第三段寫的是七月伯勞聲聲叫, 八月開始把麻織。

這首古詩當中, 最有名的也是最容易引起爭議的, 就是第一句的“七月流火”了。

很多人認為指的是, 這是描述的古代農事的天氣, 7月份, 天氣很熱, 就像是天空有火球流下來一樣。

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

首先, “七月”指的是當時農曆的七月, 換算到今日的西曆, 大約要八九月份了, 這個時候不會產生那種“流火”的天氣, 反而指的是天氣逐漸變涼;

其次,

“七月流火”也不是說火球流在地上, 而是指的是天空當中的星宿, 指的是恒星大火星也就是今天我們所命名的天蠍座。 在夏天的時候, 亮度很高。 隨著季節推移, 這個天蠍星會移動, 所以古人經常用它來測定季節和天氣。

關於“流火”, 《辭海》中這樣解釋:

“火, 星名, 即心宿。 每年夏曆五月間黃昏時心宿在中天, 六月以後, 漸漸偏西時暑熱開始減退。 ”

所以, 七月流火, 不是指的是天氣炎熱, 而是指的是天氣逐漸變涼。

學習《詩經》, 增長見識。 古人的智慧時常讓我們都驚歎不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