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搶紅》差評背後,折損的還有張涵予的羽毛

導語:人們往往感歎周星馳、姜文等在跨界導演上的藝術造詣, 以及趙薇、郭敬明、韓寒在商業上的成功, 卻忽略了那些被跨界導演埋入深坑的好演員——就像《擺渡人》裡的梁朝偉與金城武, 《富春山居圖》裡的劉德華, 以及《搶紅》裡的張涵予。 差評作品, 正在透支藝人的作品信用度。

《搶紅》的口碑徹底爛掉, 是一件並不出人意料的事。 好演員遭遇爛劇本, 張涵予的痛, 劉德華也懂。 事實上, 與其他三位天王相比, 黎明近年在影視領域的發展可謂乏善可陳。 其蜜汁選片眼光, 讓黎明幾乎成了爛片的代名詞, 其《消失愛人》《夜孔雀》《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一夜驚喜》等主演影片都未能達到及格線評分,

令人細思恐極。

“接下這部片是張涵予一生中最錯誤的決定, 沒有之一。 ”豆瓣電影上一位觀眾如此評價。 更尖刻的評論稱, “這部電影的每個鏡頭都能透露出同一個資訊, 就是整個劇組陪著導演在玩”。 人們往往感歎周星馳、姜文等在跨界導演上的藝術造詣, 以及趙薇、郭敬明、韓寒在商業上的成功, 卻忽略了那些被跨界導演埋入深坑的好演員——就像《擺渡人》裡的梁朝偉與金城武, 《富春山居圖》裡的劉德華, 以及《搶紅》裡的張涵予。

祭出一部演藝生涯污點之作

張涵予的痛 梁朝偉劉德華也懂

《搶紅》“好於0%的動作片, 好於0%的犯罪片”的評價, 也讓觀眾想起了當年的神作《富春山居圖》。 正如“看完《擺渡人》後想給張藝謀的《長城》說聲對不起”, 觀眾看完了《搶紅》後紛紛表示, 原來《富春山居圖》竟然也有可取之處。

而心疼張涵予, 竟然成為了眾多觀眾的共同話題, “很多好演員被爛劇本毀了, 看到張涵予演這樣的戲真覺得可惜, 一身好演技毀在庸者手裡。 ”“這堆大咖是集體被下蠱了才接這種片子?”“白瞎了那麼多的好演員。 ”“這三星, 是沖著予叔打的, 其實有點昧良心了……我以為會是湄公河那樣的片, 萬萬沒想到……覺得予叔是不是也是被忽悠進去的……”“勉強兩星, 多一星給張涵予吧。

張涵予的痛, 劉德華也懂。 2013年影視投資公司老總孫健君執導的《富春山居圖》上映, 其混搭了特工、奪寶、科幻、動作、古裝、警匪等元素的風格亮瞎觀眾, 開啟了“惡評行銷”的先河——票房雖然不俗, 但粉絲卻無比心疼劉德華、張靜初、佟大為。 回想這部電影, 眾位主演估計得把它當做人生污點。

當然, 被坑的不只是天王。 王寶強導演處女作《大鬧天竺》的六小齡童, 伊能靜導演處女作《我是女王》裡的宋慧喬與陳喬恩, 電視劇導演趙寶剛電影處女作《觸不可及》裡的孫紅雷與桂綸鎂, 王嘯坤導演處女作《有完沒完》裡的範偉等等, 都得懷疑當初的選片眼光。

為朋友兩肋插刀也得珍惜羽毛

電影差評口碑 透支藝人作品信用度

儘管有日本原版導演山田洋次為其背書, 改編自《家族之苦》的《麻煩家族》, 還是未能讓“黃小廚”的導演處女作掀起太多浪花。 其影片點贊數最多的一條影評, 竟然是類似的爛片鑒定指南, “有快樂家族任何一人即為爛片, 主演陣容多為電視咖的即為爛片, 導演為明星歌手主持人作家轉行的即為撈錢爛片, 不打磨原創劇本直接翻拍經典的即為爛片……”

無法相互成全的跨界導演處女作,對導演與主演都有莫大傷害。《搶紅》上映後,觀眾調侃黎明“明明可以靠唱歌,卻硬是要當導演,結果爛到底。”“事實證明,不要輕易看轉行導演的處女作。”而對張涵予的評價也有不客氣的地方,“演員還是不要為了片酬就無下限”,“多少人是被張涵予騙來的”,就證明了差評作品,正在透支藝人的作品信用度。

眾所周知,跨界做導演的優勢顯而易見。在身份最為集中的演員跨界導演裡,“做生不如做熟”早就是業內共識。對演員來講,多年的演藝經驗讓他們對導演的工作無比熟悉;而豐厚的人脈資源也是一大優勢——畢竟,有那麼多的圈內好友,誰不會為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刷上幾次“友情卡”,讓好友們來鼎力相助?品質尚好之時,倒是讓主演們能博得美譽度;而品質欠奉,且久而久之地選片眼光差勁,就會讓觀眾產生負分差評的刻板印象,一如近年來被評價“黎明是混得最慘的天王”。

接拍跨界導演處女作需謹慎

利字頭上一把刀 遠離喜劇青春愛情片

演員轉型做導演,有演員規劃職業發展路徑的內在需求。早年間徐崢就曾表示,“很多導演不會主動找他們這個年紀的演員,因此很難遇到合適的劇本,與其繼續面對尷尬,還不如升級做導演,拓寬自己演藝事業的版圖”。但在資本運作和粉絲經濟等多項因素的疊加之下,導演處女作往往難逃“圈錢”的評價。

曾被調侃“主持人滿分,演員零分,導演負分”的何炅,在《梔子花開》首次發佈會上,就曾直言不諱表明對導演處女作的態度,“要利用大資料、人脈來拍這部電影,豐富的媒體、業內前輩、藝人朋友,以及粉絲資源來為電影服務”。而在導演中心制的中國電影生產模式下,一旦導演決定把藝術性放在較低的重要位面,又缺乏掌控片場的經驗與能力,其作品品質的失控幾乎成為不可避免的事情。

綜合來看,近年來跨界導演處女作評價遭遇滑鐵盧的影片,大多集中在喜劇、青春、愛情等類型片。作為門檻較低的類型,它們往往容易操作與拍攝,能與粉絲經濟無縫對接,因而備受青睞。如郭敬明《小時代》,文章《陸垚知馬俐》,鄧超《分手大師》,易小星《萬萬沒想到》,何炅《梔子花開》,王寶強《大鬧天竺》,張嘉佳《擺渡人》。對那些還珍惜自己羽毛的藝人來說,無論是為了朋友兩肋插刀,還是因為片酬太具有誘惑力不得不接,提前做下功課多看幾遍劇本,瞭解下“避坑指南”,總歸不是壞事。

儘管跨界做導演早已不是旱澇保收的穩當事兒,依舊有一大批同類作品來襲。前不久,李晨導演處女作《空天獵》定檔國慶日,號稱中國首部空戰電影,有新科坎城主競賽單元評委、女友范冰冰強力加持;黃渤的第一部導演長片作品《一出好戲》,於今年3月在青島低調開機,王迅、於和偉出演,王寶強、舒淇客串;而在《東宮》裡,林心如首次擔綱導演,甚至扮演片中18歲的女一號。

至於鐘漢良的《沙漏》、張洪量的《廣島之戀》,則在曝光後一段時間後沒有下文。就在眼前的,是蔡康永的《吃吃的愛》,這一次,康永哥能給自己的老搭檔小S一個怎樣的銀幕形象?且拭目以待。

不打磨原創劇本直接翻拍經典的即為爛片……”

無法相互成全的跨界導演處女作,對導演與主演都有莫大傷害。《搶紅》上映後,觀眾調侃黎明“明明可以靠唱歌,卻硬是要當導演,結果爛到底。”“事實證明,不要輕易看轉行導演的處女作。”而對張涵予的評價也有不客氣的地方,“演員還是不要為了片酬就無下限”,“多少人是被張涵予騙來的”,就證明了差評作品,正在透支藝人的作品信用度。

眾所周知,跨界做導演的優勢顯而易見。在身份最為集中的演員跨界導演裡,“做生不如做熟”早就是業內共識。對演員來講,多年的演藝經驗讓他們對導演的工作無比熟悉;而豐厚的人脈資源也是一大優勢——畢竟,有那麼多的圈內好友,誰不會為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刷上幾次“友情卡”,讓好友們來鼎力相助?品質尚好之時,倒是讓主演們能博得美譽度;而品質欠奉,且久而久之地選片眼光差勁,就會讓觀眾產生負分差評的刻板印象,一如近年來被評價“黎明是混得最慘的天王”。

接拍跨界導演處女作需謹慎

利字頭上一把刀 遠離喜劇青春愛情片

演員轉型做導演,有演員規劃職業發展路徑的內在需求。早年間徐崢就曾表示,“很多導演不會主動找他們這個年紀的演員,因此很難遇到合適的劇本,與其繼續面對尷尬,還不如升級做導演,拓寬自己演藝事業的版圖”。但在資本運作和粉絲經濟等多項因素的疊加之下,導演處女作往往難逃“圈錢”的評價。

曾被調侃“主持人滿分,演員零分,導演負分”的何炅,在《梔子花開》首次發佈會上,就曾直言不諱表明對導演處女作的態度,“要利用大資料、人脈來拍這部電影,豐富的媒體、業內前輩、藝人朋友,以及粉絲資源來為電影服務”。而在導演中心制的中國電影生產模式下,一旦導演決定把藝術性放在較低的重要位面,又缺乏掌控片場的經驗與能力,其作品品質的失控幾乎成為不可避免的事情。

綜合來看,近年來跨界導演處女作評價遭遇滑鐵盧的影片,大多集中在喜劇、青春、愛情等類型片。作為門檻較低的類型,它們往往容易操作與拍攝,能與粉絲經濟無縫對接,因而備受青睞。如郭敬明《小時代》,文章《陸垚知馬俐》,鄧超《分手大師》,易小星《萬萬沒想到》,何炅《梔子花開》,王寶強《大鬧天竺》,張嘉佳《擺渡人》。對那些還珍惜自己羽毛的藝人來說,無論是為了朋友兩肋插刀,還是因為片酬太具有誘惑力不得不接,提前做下功課多看幾遍劇本,瞭解下“避坑指南”,總歸不是壞事。

儘管跨界做導演早已不是旱澇保收的穩當事兒,依舊有一大批同類作品來襲。前不久,李晨導演處女作《空天獵》定檔國慶日,號稱中國首部空戰電影,有新科坎城主競賽單元評委、女友范冰冰強力加持;黃渤的第一部導演長片作品《一出好戲》,於今年3月在青島低調開機,王迅、於和偉出演,王寶強、舒淇客串;而在《東宮》裡,林心如首次擔綱導演,甚至扮演片中18歲的女一號。

至於鐘漢良的《沙漏》、張洪量的《廣島之戀》,則在曝光後一段時間後沒有下文。就在眼前的,是蔡康永的《吃吃的愛》,這一次,康永哥能給自己的老搭檔小S一個怎樣的銀幕形象?且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