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爾冬升陳璽旭高葉任素汐董博樓雲飛耿一正曹瑞陳春生因何進軍坎城

在五月上映的影片中, 有一部新人導演執導的小成本、無明星的處女作電影格外吸引八哥的眼球。

這部電影有幾個關鍵字非常吸引人:熙熙攘攘的酒店、買兇殺妻的丈夫、章回體敘事的黑色幽默喜劇......

是的, 這部由新銳導演李雨禾執導的電影《提著心吊著膽》不僅引來名導爾冬升做監製, 票房成績突破千萬, 並在媒體界以及影評界都備受關注, 如今更是遠征坎城。

一部如此低調的小成本電影為何能夠受到如此青睞呢?今晚(5月22日, 週一)21:54,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索亞斌做客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給出了回答。

談到《提著心吊著膽》影片的引人之處, 索亞斌認為這與該片在劇作上的三大特點不無關係:

其一, 分章節敘事;

其二, 非線性敘事;

其三, 犯罪+黑色幽默元素混搭。

索亞斌指出, 通過採取按照獨特時空順序排列的手段, 《提著心吊著膽》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戲劇效果。

通常的故事都是以1-2-3-4-5的線性順序進行排列和講述, 而這部電影則打亂了這個順序。

在《提著心吊著膽》中, 第一個人講的是故事的1-4-7, 第二個人講的是故事的2-5-8, 第三個人講的是3-6-9, 三個人所講述的故事會被整個大的故事鏈條給串聯起來, 而又因為彼此之間出現了偏差和錯位, 從而製造出懸念, 產生了比較成功的戲劇性效果。

以影片開頭為例, 幾個人吃飯吵架要掀桌子, 從老闆和老闆娘的視點, 我們可以看到掀桌子就是因為一時吵架引起的, 而當視點變到劫匪的角度, 我們會發現, 那個劫匪不讓夥伴掀桌子, 是因為他在那兒藏了個東西。

這種敘事技巧在1994年的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低俗小說》中也有使用。 這些非線性敘事的影片都是通過“導演獨特的排列方式VS觀眾在腦海中把它整理成一個線性敘事”兩者之間產生衝撞和衝擊而帶來的戲劇效果。

△ 《低俗小說》多線索跨時空敘事

《提著心吊著膽》的導演李雨禾曾說,影片當中很多人物形象都取材於新聞報導當中的真實人物原形:為了追求美女而偽裝成富二代的網吧宅男;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四處行騙的江湖遊醫;因分贓不均而引起的內鬥的珠寶大道;為了釣到多金男而帶著假髮、專門隆胸的人造美女......

看到這些嘲諷力MAX的人物設定,八哥本以為這部影片應該具有極強的批判意識和現實意義,然而,索亞斌卻並不這麼認為,他也提出了影片的三點不足。

其一,這部影片其實沒有把東北人生活的真實社會質感表現出來。影片中只有幾位主人公的表演,觀眾看不到群眾演員,看不到風光街景,加之影片的主要場景都安排在夜晚,觀眾很難感覺到所謂人氣和地氣。

其二,影片的敘事相對浮於表面。儘管《提著心吊著膽》通過敘事手法營造了較強的戲劇衝突,但是多個敘事視角在影片最後缺乏聚力和爆發。索亞斌認為,在影片結尾,所有人物都應該重新回到大飯店,但是在片中,宅男和人造美女並未回到大飯店,就已經被逮起來了,失去了和後面的故事的關係。

其三,影片的主題缺乏深度,嬉笑怒駡背後缺乏思想震撼力。索亞斌提示電影創作者,小成本影片需要依靠智力和思想因素取勝。

說到主題,索亞斌舉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案例。科恩兄弟執導的美國驚悚懸疑電影《冰血暴》講述的其實就是一群笨賊的故事。他們一開始各自懷揣一點私心雜念,結果這個事情慢慢發展到了失去了所有人控制的態勢。故事越走越變形,越走越黑暗,越走越暴力,越走越冷酷,以致於到最後電影結尾的時候,觀眾能夠清晰感受到人性的醜陋、卑微和黑暗,從而產生一種悲憫的態度來關注人性、關照人生。

從《提著心吊著膽》來看,導演李雨禾應該說是達到了一定的入門的標準,但也只是一個起點。《心迷宮》也好,《追凶者也》也好,最打動人的恰恰是對於人性的洞察。像馮小剛的電影《一聲歎息》就將一個貌似可以憑藉簡單的道德判斷解決的事情,挖掘了很深的人性的維度,使我們更加豐富地認識了社會,認識了人心。

而《提著心吊著膽》在這一點上,也許是給我們提供了反例。這部影片在技巧上面所做的努力,比它在人文的深度上所做的努力要多得多。但一部好的作品最後能夠讓人記得住,能夠讓人去回味和討論的,恰恰在於它對社會和人性的挖掘。

談到這裡,索亞斌也指出:中國電影發展的短板與其說是在技術,還不如說是在技巧。《提著心吊著膽》在這個層面上,給予了我們以啟示。

有的時候,電影創作者的技巧足夠多,“套路”也會很好看。

比如說前不久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很多編劇、導演都認為這個片子太套路,但是你還會流著眼淚去感動。

常言道:“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

《提著心吊著膽》有了套路,能得來人心嗎?

△ 《低俗小說》多線索跨時空敘事

《提著心吊著膽》的導演李雨禾曾說,影片當中很多人物形象都取材於新聞報導當中的真實人物原形:為了追求美女而偽裝成富二代的網吧宅男;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四處行騙的江湖遊醫;因分贓不均而引起的內鬥的珠寶大道;為了釣到多金男而帶著假髮、專門隆胸的人造美女......

看到這些嘲諷力MAX的人物設定,八哥本以為這部影片應該具有極強的批判意識和現實意義,然而,索亞斌卻並不這麼認為,他也提出了影片的三點不足。

其一,這部影片其實沒有把東北人生活的真實社會質感表現出來。影片中只有幾位主人公的表演,觀眾看不到群眾演員,看不到風光街景,加之影片的主要場景都安排在夜晚,觀眾很難感覺到所謂人氣和地氣。

其二,影片的敘事相對浮於表面。儘管《提著心吊著膽》通過敘事手法營造了較強的戲劇衝突,但是多個敘事視角在影片最後缺乏聚力和爆發。索亞斌認為,在影片結尾,所有人物都應該重新回到大飯店,但是在片中,宅男和人造美女並未回到大飯店,就已經被逮起來了,失去了和後面的故事的關係。

其三,影片的主題缺乏深度,嬉笑怒駡背後缺乏思想震撼力。索亞斌提示電影創作者,小成本影片需要依靠智力和思想因素取勝。

說到主題,索亞斌舉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案例。科恩兄弟執導的美國驚悚懸疑電影《冰血暴》講述的其實就是一群笨賊的故事。他們一開始各自懷揣一點私心雜念,結果這個事情慢慢發展到了失去了所有人控制的態勢。故事越走越變形,越走越黑暗,越走越暴力,越走越冷酷,以致於到最後電影結尾的時候,觀眾能夠清晰感受到人性的醜陋、卑微和黑暗,從而產生一種悲憫的態度來關注人性、關照人生。

從《提著心吊著膽》來看,導演李雨禾應該說是達到了一定的入門的標準,但也只是一個起點。《心迷宮》也好,《追凶者也》也好,最打動人的恰恰是對於人性的洞察。像馮小剛的電影《一聲歎息》就將一個貌似可以憑藉簡單的道德判斷解決的事情,挖掘了很深的人性的維度,使我們更加豐富地認識了社會,認識了人心。

而《提著心吊著膽》在這一點上,也許是給我們提供了反例。這部影片在技巧上面所做的努力,比它在人文的深度上所做的努力要多得多。但一部好的作品最後能夠讓人記得住,能夠讓人去回味和討論的,恰恰在於它對社會和人性的挖掘。

談到這裡,索亞斌也指出:中國電影發展的短板與其說是在技術,還不如說是在技巧。《提著心吊著膽》在這個層面上,給予了我們以啟示。

有的時候,電影創作者的技巧足夠多,“套路”也會很好看。

比如說前不久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很多編劇、導演都認為這個片子太套路,但是你還會流著眼淚去感動。

常言道:“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

《提著心吊著膽》有了套路,能得來人心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