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非文化交流創意時裝秀登陸上海灘

揚子晚報網5月22日訊剛剛閉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迎來了不少非洲客人。 非洲, 這塊帶有神秘色彩的大陸, 再度喚起國人的關注。 高校師生眼中的非洲是怎樣的?5月22日, 中非文化交流創意時裝秀出現在環東華時尚周。

溯源中非傳統文化, 以達民心相通

記者在秀場發現, 此次展演的12組70餘件作品在靈感上溯源中非傳統文化元素, 從非洲的自然風光、民族圖騰、日常習俗到中國的傳統花紋、歷史典籍、戲劇曲藝, 服裝學院的師生通過服裝這一獨特的“語言”解讀非洲、解讀傳統。 例如系列作品《Ndebele》通過提取非洲恩德貝勒族特色圖案、自然與藝術元素,

在非洲文化符號與中國回紋時尚元素碰撞中, 呈現獨特的當代風采。 又如系列作品《sacrifice》融入非洲雕刻紋身的圓點線面和中國京劇元素, 通過織錦緞面料體現中非元素融合的有序與無序。

“我的作品靈感主要來自於非洲原始部落元素和中國神話志怪形象, 參考資料包括非洲的圖騰、中國的《山海經》《聊齋志異》《搜神記》等, 以此展現中非傳統文化中的共性和差異性。 ”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以下簡稱“服裝學院”)的大三學生黃豫張蓉這樣介紹自己小組設計的系列作品《怪談》。

整場秀以中國師生的視角解讀非洲, 並通過服裝設計進行表達和詮釋, 使服飾文化成為一種語言、一種符號,

成為促成中非民心相通過程中傳播文明、達成認同的重要載體。

指導教師服裝學院羅競傑認為, “本次作品主題定為‘非”是想表達兩層含義:其一是通過諧音的‘非’字突出本次的核心重點‘非洲元素’及採用傳統及典型的非洲元素所進行的創作;其二是作品本身的定位, 通過對傳統非洲元素與東方元素的解構與整合創新設計出的具有前衛風格的時尚作品。 ”編輯:喬金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