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月收入3W為何買不起房?結合深圳房價聊聊收入問題

有感於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 結合深圳的房價, 聊一聊收入的問題。

承認樓市“價格泡沫”的客觀存在

眾所周知, 房地產對各行各業具有產業關聯性和帶動性,

過去很長時間內被定位于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公園森林在很久以前的文章裡也提到過, 公認中國樓市“泡沫”存在的判斷依據主要有:超高的租售比、超高的房價收入比, 以及其它橫向比較、縱向比較指標等。 租售比、房價收入比等通用指標早已大大超越了國際警戒線, 以致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指標在中國是不適用的。 人們因此找出了很多中國高房價合理的理由, 這些理由到現在為止還都無法證偽。 橫向比較, 有研究機構測算, 中國當前僅一線城市的地價就可買下半個美國;縱向比較, 房價增長持續大幅度超出其它價格(如消費價格、工業價格)的增長, 中國房地產行業增長持續大幅超出工業增長、整體經濟增長,
並顯然傷害到了實業發展。

因此, 如果說中國存在樓市泡沫, 恐怕沒人拒絕, 說中國樓市存在巨大泡沫, 大部分人也會認可。 但是, 若說中國樓市泡沫會破裂, 大部分人會將信將疑, 甚至很多人認為中國樓市泡沫還將繼續擴大, 還遠未到破的地步!公園森林認為, 中國樓市泡沫的基礎是貨幣超發, 因而對樓市前景的看法是——貨幣不收緊, 房價難降。 泡沫在這個前提下, 存在具備合理性。

而已深圳為代表的的一線城市, 人口聚集論、虹吸效應、人口結構的優勝劣汰、一級市場的土地壟斷, 等等, 這個情況還要更複雜一些。 既然我們假定了房價難降, 對於普通人來說, 我們立足深圳買房的出路在哪裡?

能力強、收入高並不代表經濟基礎雄厚, 底子和路子更重要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A是我新結實的一個年輕朋友, 在買房的問題上經常求助於我。 最近有一次一起吃飯, 他跟我倒苦水:月收入3萬多了, 已經爬到了經理的位置, 最近四處看房, 越看越灰心, 買不起深圳的房子。 我反笑他, 你一個90後, 工作才五年, 你專業能力是很強, 但是比你底子厚的人多得去了, 比你路子寬的人也多得去了, 深圳遍地都是比你經濟基礎實力強的人, 很多人早已儲備好了第一桶金, 甚至第二桶金、第三桶金。 關內一年才寥寥無幾的幾個新盤, 有錢人都盯著呢, 憑什麼輪到你一個小鮮肉買得起房?

於是, 我向他舉出了那個經典的模型——房價是一層一層向上傳導的,

有人買小產權, 有人買大產權;有人買關外, 有人買關內;有人買小戶型, 有人買大戶型;有人買普通住宅, 有人買別墅;有人貸款買房, 有人全款買房;有人買第一套, 有人買第N套。 任何一個在深圳灣全款買了別墅的人, 他曾經可能買過小產權房, 住過布吉, 住過40平的一房一廳, 背過沉重的房貸。 換句話說, 你得一步一步來, 有多少錢, 辦多少事。

在這裡, 大家一定要有清楚的認識, 京滬深大部分的房子早已不是給工薪階層買的(除了少部分個別上車盤之外), 或者說, 靠工資買房的時代早已結束了。 那麼對於一個既沒有家庭背景, 也沒有經濟基礎, 僅僅有工作能力、有拼搏意念的年輕人來說, 還有沒有上車機會?

公園森林看到比較多的例子是——快速逆襲, 彎道超車, 這種例子也不鮮見。 最近我看到一篇關於逆襲比較好的文章, 基本上符合這個社會的真實情況。 其中大部分的觀點與公園森林本人的經驗不謀而合。

——————————————————————————————————

如何提高收入, 是大家關心的永恆話題。 而收入有兩個標誌性的節點, 一個是月入過萬, 一個是月入過十萬。 前者代表只要你不在北上深等少數幾個房價恐怖的城市, 可以過上不錯的日子。 而後者, 在大部分人眼中已經算是有錢人了。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 原因有兩個:

1、和標題恰好相反, 想要達到月入過十萬, 不是你光“努力”就可以的。 或者這麼說, 不是靠一般方式的努力就可以的, 你還得在戰略、戰術、方法論上有套路。

2、現在很多月入五六千、身邊朋友也沒有一個月入過十萬的人在網上大談什麼“怎樣才能月入過十萬“,實在讓人痛心疾首又啼笑皆非。而本人正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身邊也一大堆經典案例,覺得有必要講點真東西。

必須說明,即便你天賦異稟、工作非常努力,但有超過99%的概率,你是達不到月入十萬的。

因為對大部分人來說,工作所得收入就是唯一收入來源。月入十萬,代表年薪超過百萬。而現在,即便是大型國企省區分公司的老總、外企大區負責人,收入也不過這個數,甚至還略微不到。但這樣的位子,全中國所有公司加起來,也是非常有限的,能坐上去,絕對不是一個純方法論的問題,討論起來毫無意義。

在過去,如果手裡有權,做點桌面下的交易,是增加收入的好手段。所以如果在實權部門,要害單位,可能額外收入遠超工作所得,工資只不過是零花錢而已。但現在,此等行為已經非常高危,一不小心就把自己送進去了。我們只不過想做個過點滋潤小日子的老百姓而已,沒必要為此連自己都搭上。

所以,假如你能力和努力程度還不錯,想”安全“的月入十萬,必須想點別的套路。

套路1:進入真正高收入的行業

在大部分企業,你即便做到分公司負責人,也很難月入十萬。但在某些真正的高收入行業,即便你是普通員工,只要做的是核心業務,也有機會達到這個數。

一個比較典型的行業就是金融行業,如基金、投行、信託等。

我有個學弟,之前在政府部門上班,每個月領五千多塊工資,日子過得痛苦不堪,但人非常聰明。工作期間,他讀了個金融的在職碩士,順便把CFA給考了(這是個非常貴又非常難考的證),後來跳槽到深圳一家證券公司,做投行的研究員,兩年後年收入就過了百萬。

賺錢有三個方式:靠和事情打交道賺錢,靠和人打交道賺錢,以及靠和錢打交道賺錢。其中,靠和錢打交道賺錢是效率最高的一種方式,所以只要是業務良好的金融公司,利潤都非常可觀,也更願意發錢給核心員工。

我曾經在基金公司負責銷售工作,在第二年也達到了幾十萬的年收入。那時候已經是09年,過了公募基金的黃金時期。大家可能很難相信,在大盤走勢好的時候,這個行業即便一個普通的基金銷售管道人員(也就是銷售),年收入隨便都五十萬到一百萬左右。

當然,除了金融之外,也還有不少此類高收入行業,需要大家平時注意觀察記錄。

在一家企業想靠積累資歷、做業績得到升遷和收入提升的機會,不是不可以,只是過程非常漫長,即便做到了收入也還是非常有限。但如果你往一個方向去學習、積累能力,跳槽到這樣的高收入行業,難度不會比升遷更大,可所得更多。

套路2:地域差異化收入

在外企待過的朋友應該知道Global Pay和Local Pay的意思。簡單理解,後者可以認為是當地水準收入,前者代表的是全球水準收入(一般按照發達國家標準來設定)。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某外企中國大區工作,一開始享受的是Local Pay,可能是5萬人民幣一個月。如果走到高管,或者借調到美國工作,享受Global Pay之後,工資就按照美元標準來發了(或者是美國人員外派到中國工作),可能是5萬美元一個月。

這樣,你享受到的是美國的收入標準,但事實在中國生活和花錢,日子過得當然爽歪歪。

但是,即便在外企,想拿到Global Pay也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也不是我要給大家指明的路。其實,假如你有特長,英文又不錯,依靠現在發達的網路,完全可以賺取另一種形式的Global Pay。

我有個老鄉,是個程式師,他是某個網站的早期用戶,現在在上面已經做到了很高的級別,輕鬆月入超過十萬。

某網站是個全球性的線上程式設計比賽網站,大致是這樣的:有開發需求的企業會在上面發佈任務,每個人可以在上面領取任務,最後網站根據完成品質,排出不同人完成情況的名詞,由前三名分享企業為該任務設置的傭金。

不像在中國,往往給程式類開發任務設定特別低的傭金。網上的任務往往傭金不菲,而且是按照美元標準設定的。所以如果在中國去做這些任務,折算成人民幣之後的收入就非常可觀了。

只要你有能力,使勁賺歐洲人、美國人的錢,在中國花,不要太瀟灑。

套路3:看准風口機會All in(全身心投入)

其實,在中國每過一段時間,便會出現一次類似自媒體這樣可以讓人“暴富”的機會,如自媒體之前的淘寶電商,或者房地產投資(早期房價不貴,再利用貸款杠杆,其實門檻遠不如現在高)。任何一次機會只要你抓住了,或許都能解決一輩子的財務問題。

除了自媒體外,不久的將來在人工智慧、VR、養老、醫療保健等行業還會出現很多這樣的機會。

關鍵是:你要提前看到,提前佈局,並且堅持下去。時機的判斷當然非常重要,但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套路4:加入有潛力的團隊和初創公司

《騰訊傳》裡提到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小插曲,早期創業的時候,騰訊很難招到人,所以馬化騰也很珍惜一開始就跟著自己幹的人。在上市的時候,他還分配了0.5個點的股份給一個前臺。

誰也每想到,後面騰訊越來越牛逼。這個前臺持有的股份,後面價值幾十個億,而她也成為全世界最有錢的前臺。

工資,只是企業為員工付出勞動支付的固定報酬,主要的評估依據是該員工從事的崗位和做出的成效,所以它的想像力空間是非常有限的。

但股份不一樣,它雖然不穩定,幾乎沒法預期。但是評估依據是這家企業的發展潛力和創造的利潤。個人的能力和可以完成的工作是非常有限的,但企業的發展前景是幾乎無限的。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所以,與其在大企業拿看似很高的福利和收入,不如年輕的時候加入有潛力的團隊和初創企業,但一定是要有股份的那種,即便犧牲短期收入也要在所不惜。只要企業發展起來了,後面工資可能連零花錢都算不上。

套路5:做資源、資訊不對稱的生意

為啥打工收入有限,而做生意容易暴富?因為前者出售的是時間,但你一天就24小時,非常有限;而後者出售的往往是資訊/資源的不對稱,受時間限制是很小的。

啥叫資源不對稱?比如我的老家是廣東梅州,當地生產沙田柚(一種水果),很好吃,當地收購價也能便宜,但拿到外地去能賣個很好的價錢。我有個老鄉就專門做沙田柚生意,一年銷售額幾千萬。

啥叫信息不對稱?比如有個同學很早進入地鐵公司上班,他能提前知道地鐵線路的規劃,便提前去附近買房。到現在,他還在地鐵公司上班,年入十幾萬,但是買房投資帶來的收入已經過千萬。

充分分析自己所處地域、擁有人脈帶來的資訊、資源方面的不對稱,便有很多機會利用這種不對稱去賺錢,關鍵看你是否有心,有行動力。

所以你看,大部分人理解的“我要更加努力,去達到月入十萬”,可能都是如何更拼命地工作,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根本沒有跳出本職工作的思考範圍。但可惜的是,走這條路是幾乎不可能達到月入十萬的。

想做到月入十萬,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你真正應該注意的方向是:

1、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是一切的根本。

2、拓展你的人脈,才有機會發現有潛力的團隊、企業,發現資訊和資源的不對稱

3、根據上面的5個套路,規劃好一兩條主要路線,並且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

最後,我們回到原文的觀點。其實,月收入3萬,如果你恰好在這個區間內,並不能算低。只不過,差的並不是月收入,而是底子。假如底子太薄,又想買房站穩腳跟,那麼我有兩個建議:

一、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在想不改變現狀的前提下,在目前能力可以達到的範圍內儘快上車。收入高、底子差,代表你是個潛力股,你具備比較好的成長空間。那麼上車之後再慢慢找座位,找前排座位,找風景好的座位。

二、如上文所說,這個社會到處都是機會成本,表面上你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獲得了一些東西,但實際上由於你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太多,導致你錯過了很多更好的機會。如果目前本職工作月收入偏低,建議你不要把精力完全集中在本職工作上,而是拓寬視野,重新發掘價值,另辟新路,彎道超車。

2、現在很多月入五六千、身邊朋友也沒有一個月入過十萬的人在網上大談什麼“怎樣才能月入過十萬“,實在讓人痛心疾首又啼笑皆非。而本人正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身邊也一大堆經典案例,覺得有必要講點真東西。

必須說明,即便你天賦異稟、工作非常努力,但有超過99%的概率,你是達不到月入十萬的。

因為對大部分人來說,工作所得收入就是唯一收入來源。月入十萬,代表年薪超過百萬。而現在,即便是大型國企省區分公司的老總、外企大區負責人,收入也不過這個數,甚至還略微不到。但這樣的位子,全中國所有公司加起來,也是非常有限的,能坐上去,絕對不是一個純方法論的問題,討論起來毫無意義。

在過去,如果手裡有權,做點桌面下的交易,是增加收入的好手段。所以如果在實權部門,要害單位,可能額外收入遠超工作所得,工資只不過是零花錢而已。但現在,此等行為已經非常高危,一不小心就把自己送進去了。我們只不過想做個過點滋潤小日子的老百姓而已,沒必要為此連自己都搭上。

所以,假如你能力和努力程度還不錯,想”安全“的月入十萬,必須想點別的套路。

套路1:進入真正高收入的行業

在大部分企業,你即便做到分公司負責人,也很難月入十萬。但在某些真正的高收入行業,即便你是普通員工,只要做的是核心業務,也有機會達到這個數。

一個比較典型的行業就是金融行業,如基金、投行、信託等。

我有個學弟,之前在政府部門上班,每個月領五千多塊工資,日子過得痛苦不堪,但人非常聰明。工作期間,他讀了個金融的在職碩士,順便把CFA給考了(這是個非常貴又非常難考的證),後來跳槽到深圳一家證券公司,做投行的研究員,兩年後年收入就過了百萬。

賺錢有三個方式:靠和事情打交道賺錢,靠和人打交道賺錢,以及靠和錢打交道賺錢。其中,靠和錢打交道賺錢是效率最高的一種方式,所以只要是業務良好的金融公司,利潤都非常可觀,也更願意發錢給核心員工。

我曾經在基金公司負責銷售工作,在第二年也達到了幾十萬的年收入。那時候已經是09年,過了公募基金的黃金時期。大家可能很難相信,在大盤走勢好的時候,這個行業即便一個普通的基金銷售管道人員(也就是銷售),年收入隨便都五十萬到一百萬左右。

當然,除了金融之外,也還有不少此類高收入行業,需要大家平時注意觀察記錄。

在一家企業想靠積累資歷、做業績得到升遷和收入提升的機會,不是不可以,只是過程非常漫長,即便做到了收入也還是非常有限。但如果你往一個方向去學習、積累能力,跳槽到這樣的高收入行業,難度不會比升遷更大,可所得更多。

套路2:地域差異化收入

在外企待過的朋友應該知道Global Pay和Local Pay的意思。簡單理解,後者可以認為是當地水準收入,前者代表的是全球水準收入(一般按照發達國家標準來設定)。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某外企中國大區工作,一開始享受的是Local Pay,可能是5萬人民幣一個月。如果走到高管,或者借調到美國工作,享受Global Pay之後,工資就按照美元標準來發了(或者是美國人員外派到中國工作),可能是5萬美元一個月。

這樣,你享受到的是美國的收入標準,但事實在中國生活和花錢,日子過得當然爽歪歪。

但是,即便在外企,想拿到Global Pay也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也不是我要給大家指明的路。其實,假如你有特長,英文又不錯,依靠現在發達的網路,完全可以賺取另一種形式的Global Pay。

我有個老鄉,是個程式師,他是某個網站的早期用戶,現在在上面已經做到了很高的級別,輕鬆月入超過十萬。

某網站是個全球性的線上程式設計比賽網站,大致是這樣的:有開發需求的企業會在上面發佈任務,每個人可以在上面領取任務,最後網站根據完成品質,排出不同人完成情況的名詞,由前三名分享企業為該任務設置的傭金。

不像在中國,往往給程式類開發任務設定特別低的傭金。網上的任務往往傭金不菲,而且是按照美元標準設定的。所以如果在中國去做這些任務,折算成人民幣之後的收入就非常可觀了。

只要你有能力,使勁賺歐洲人、美國人的錢,在中國花,不要太瀟灑。

套路3:看准風口機會All in(全身心投入)

其實,在中國每過一段時間,便會出現一次類似自媒體這樣可以讓人“暴富”的機會,如自媒體之前的淘寶電商,或者房地產投資(早期房價不貴,再利用貸款杠杆,其實門檻遠不如現在高)。任何一次機會只要你抓住了,或許都能解決一輩子的財務問題。

除了自媒體外,不久的將來在人工智慧、VR、養老、醫療保健等行業還會出現很多這樣的機會。

關鍵是:你要提前看到,提前佈局,並且堅持下去。時機的判斷當然非常重要,但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套路4:加入有潛力的團隊和初創公司

《騰訊傳》裡提到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小插曲,早期創業的時候,騰訊很難招到人,所以馬化騰也很珍惜一開始就跟著自己幹的人。在上市的時候,他還分配了0.5個點的股份給一個前臺。

誰也每想到,後面騰訊越來越牛逼。這個前臺持有的股份,後面價值幾十個億,而她也成為全世界最有錢的前臺。

工資,只是企業為員工付出勞動支付的固定報酬,主要的評估依據是該員工從事的崗位和做出的成效,所以它的想像力空間是非常有限的。

但股份不一樣,它雖然不穩定,幾乎沒法預期。但是評估依據是這家企業的發展潛力和創造的利潤。個人的能力和可以完成的工作是非常有限的,但企業的發展前景是幾乎無限的。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所以,與其在大企業拿看似很高的福利和收入,不如年輕的時候加入有潛力的團隊和初創企業,但一定是要有股份的那種,即便犧牲短期收入也要在所不惜。只要企業發展起來了,後面工資可能連零花錢都算不上。

套路5:做資源、資訊不對稱的生意

為啥打工收入有限,而做生意容易暴富?因為前者出售的是時間,但你一天就24小時,非常有限;而後者出售的往往是資訊/資源的不對稱,受時間限制是很小的。

啥叫資源不對稱?比如我的老家是廣東梅州,當地生產沙田柚(一種水果),很好吃,當地收購價也能便宜,但拿到外地去能賣個很好的價錢。我有個老鄉就專門做沙田柚生意,一年銷售額幾千萬。

啥叫信息不對稱?比如有個同學很早進入地鐵公司上班,他能提前知道地鐵線路的規劃,便提前去附近買房。到現在,他還在地鐵公司上班,年入十幾萬,但是買房投資帶來的收入已經過千萬。

充分分析自己所處地域、擁有人脈帶來的資訊、資源方面的不對稱,便有很多機會利用這種不對稱去賺錢,關鍵看你是否有心,有行動力。

所以你看,大部分人理解的“我要更加努力,去達到月入十萬”,可能都是如何更拼命地工作,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根本沒有跳出本職工作的思考範圍。但可惜的是,走這條路是幾乎不可能達到月入十萬的。

想做到月入十萬,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你真正應該注意的方向是:

1、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是一切的根本。

2、拓展你的人脈,才有機會發現有潛力的團隊、企業,發現資訊和資源的不對稱

3、根據上面的5個套路,規劃好一兩條主要路線,並且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

最後,我們回到原文的觀點。其實,月收入3萬,如果你恰好在這個區間內,並不能算低。只不過,差的並不是月收入,而是底子。假如底子太薄,又想買房站穩腳跟,那麼我有兩個建議:

一、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在想不改變現狀的前提下,在目前能力可以達到的範圍內儘快上車。收入高、底子差,代表你是個潛力股,你具備比較好的成長空間。那麼上車之後再慢慢找座位,找前排座位,找風景好的座位。

二、如上文所說,這個社會到處都是機會成本,表面上你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獲得了一些東西,但實際上由於你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太多,導致你錯過了很多更好的機會。如果目前本職工作月收入偏低,建議你不要把精力完全集中在本職工作上,而是拓寬視野,重新發掘價值,另辟新路,彎道超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