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些阿富汗文物歷盡戰火中的顛沛流離,而今抵達了北京故宮

1996年, 塔利班武裝分子進入喀布爾後, 巴克特裡亞寶藏成為他們的首要尋找目標。 但是, 國家博物館和中央銀行員工始終對文物的下落守口如瓶, 他們熬過了塔利班的嚴刑拷打, 從而成功阻止了塔利班的劫掠, 而這些保護巴克特裡亞寶藏的人們至今下落不明。

法羅爾的金器(4000年前)

3月17日, “浴火重光——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寶藏”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東雁翅樓展廳開幕。

阿富汗是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文明古國。 中阿兩國交往歷史悠長, 漢代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時即到達了此地, 橫貫歐亞的絲綢之路更是密切了兩國的交往。 1978年, 考古學家維克托·薩瑞阿尼迪在阿富汗北部蒂拉丘地發現了數座古代墓葬, 出土了古代黃金製品21618件, 其年代可以遠溯到西元前327年, 被稱為當今世界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本次展覽精選231件(套)來自異域的珍貴藏品,

以考古學意義上的發現地點為主線, 根據四個重要遺址劃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法羅爾丘地、阿伊哈努姆、貝格拉姆與蒂拉丘地)展示。 這是阿富汗歷史上最具活力的時期, 其中包括“絲綢之路”貿易的起始階段, 但同時, 一些法羅爾丘地出土的早期文物又體現了阿富汗青銅時代的文化特性。

這200多件文物自2006年開始在世界各地巡展, 從歐洲、北美洲到澳大利亞和遠東地區, 各展覽場所吸引了數十萬名觀眾前來參觀。 這些文物來自1937年至1978年期間阿富汗北部的四個考古發掘地, 年代大約在西元前2000年到西元100年之間, 其中就包括擁有4000年歷史的青銅器時代的黃金、古希臘阿伊哈努姆城(AiKhanum)的物品、印度的象牙傢俱、西元1世紀末貝格拉姆(Begram)王宮貴重物品儲藏庫中的羅馬進口物件,

以及來自西元1世紀蒂拉丘地(Tillya Tepe)遊牧精英墓葬的金器物品。

戰火中的顛沛流離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著重介紹了這批文物的保存之艱難。 他說:“1978年, 希臘裔前蘇聯考古學家維克托·薩瑞阿尼迪在阿富汗北部的蒂拉丘地發現了數座古代遊牧民族的墓葬和遺址, 發掘出土了古代黃金製品21618件, 被視為當今絲綢之路上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其年代可以遠溯到西元前327年建立的中亞古國——巴克特裡亞王朝。 巴克特裡亞為古希臘人對阿富汗東北部地區的稱呼, 曾經是古波斯帝國的領地, 西元前339年, 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 建立了‘巴克特裡亞’城邦。 在中國的古書上, 稱其為‘大夏’國。

西元145年, 北方遊牧民族入侵巴克特裡亞, 希臘人撤退時匆匆掩埋了他們的金銀財寶, 巴克特裡亞寶藏最後都落入了貴霜人之手。 百餘年後, 貴霜帝國沒落, 這些寶藏作為隨葬品又被埋進了地下。 ”

“自從巴克特裡亞寶藏出土之後, 馬上被送到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曾經被展示於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一個金碧輝煌的展廳裡, 供人們欣賞。 ‘巴克特裡亞寶藏’裡有古希臘的硬幣、中國漢代的銅鏡、印度的象牙梳子, 可以想見當年絲綢之路上多元文明的融匯。 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始建於1919年, 是阿富汗最大的博物館, 曾經擁有10萬組以上的珍貴文物。 ”單霽翔說。

“但是, 此後阿富汗陷入了戰爭的漩渦, 這些珍貴文物被博物館員工藏匿了起來。

巴克特裡亞寶藏銷聲匿跡後, 其下落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 在阿富汗長期戰亂中, 人們一直擔心這些珍貴文物的命運, 特別是擔心被控制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找到, 擔心他們把古老珍貴的黃金製品偷偷熔化成金條。 ”

單霽翔介紹說:“1996年, 塔利班武裝分子進入喀布爾後, 激進分子大肆破壞阿富汗文物, 首當其衝的便是國家博物館。 巴克特裡亞寶藏成為塔利班分子的首要尋找目標。 但是, 國家博物館和中央銀行員工始終對文物的下落守口如瓶, 他們熬過了塔利班的嚴刑拷打, 即使昏迷也堅持不透露秘密, 從而成功阻止了塔利班的劫掠, 而這些保護巴克特裡亞寶藏的人們至今下落不明。 ”

“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始建於1919年, 是阿富汗最大的博物館,曾經擁有10萬件以上的珍貴文物。雖然歷盡硝煙,但有識之士一直勇敢而智慧的守護著這批人類的珍貴遺產。”單霽翔說。

多種文化元素的交融

發佈會後,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長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引導大家參觀展覽,在介紹中,他著重強調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元素在阿富汗出土的文物上的交融。

阿富汗方面介紹了一件來自法羅爾的4000年前青銅器時代的金器,其上面的圖案與美索不達米亞(古代伊拉克)和鄰邦土庫曼斯坦製作的文物十分相似。產生這些文物的文化和社會十分富足且城市化,是阿富汗北部當地最早開採青金石富礦的地區之一。這個時期,全國有無數個定居點,冶金術高度發達,該地區是發現大量錫礦的為數不多的地區之一,錫作為青銅加工業的一種重要材料向西出口到中東地區。

“西元前3世紀初期的阿伊哈努姆銘文碑座非常重要,上面清晰鐫刻的文字,是希臘語,是古希臘的哲學家說的話,這個碑座是一個更大的碑的一部分。”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介紹說。

阿伊哈努姆銘文碑座(西元前3世紀初期)

“西元25到50年的蒂拉丘地的阿佛洛狄特是希臘的美神,在她身上很好地體現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比如她的翅膀是阿富汗本土的一種雕塑風格,但是她額頭上的點,是印度的風格,所以是印度、希臘、羅馬當地的風格融合在一起做成了這個。”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說。

蒂拉丘地的阿佛洛狄特(西元25-50年)

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表示:“阿富汗作為地域上的一個交匯點,不只和希臘關係密切,還有和中國、美索不達米亞、伊朗的關係都很密切。比如一件蒂丘拉地(西元25-50年)的君主與龍。從禦龍者身上的服飾,以及龍這個形象,都可以看到中國元素;另一個蒂丘拉地(西元25-50年)的雙龍造型劍鞘,上面也有龍的造型。”

蒂丘拉地的君主與龍(西元25-50年)

蒂丘拉地的雙龍造型劍鞘(西元25-50年)

“阿伊哈努姆(西元前3世紀)的西布莉圖案飾板上面有很多元素,有來自希臘的勝利女神尼姬,有太陽神、月亮神和星星,還有戰車。”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說。

阿伊哈努姆的西布莉圖案飾板(西元前3世紀)

“還有西元1世紀的貝格拉姆彩繪高腳杯,展示了戰爭的場面、豐收的場面、狩獵的場面等。”

貝格拉姆彩繪高腳杯(西元1世紀)

這次展覽中,有幾個展品非常重要,西元25至50年的蒂拉丘地王冠,是由六個部分拼接而成的,用於隨身攜帶,這一點,也是遊牧民族的特徵。

蒂拉丘地王冠(西元25-50年)

這個西元25至50年的蒂拉丘地野山羊雕像,發現於阿富汗北部的一個山區,它是馬可·波羅命名的,因為是馬克·波羅最先發現的。

蒂拉丘地野山羊雕像(西元25-50年)

故宮展覽現場

【相關連結】參展文物清單與四大遺址介紹。

第一部分:法羅爾丘地(TepeFullol)

1966年,巴格蘭的一位農民發現了法羅爾丘地遺址,出土的金碗和銀碗都擁有超過4000年以上的歷史。它們所代表的文化對印度河流域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均具有重大影響。該地區擁有非常豐富的錫和青金石資源,居住的農民和移民歷史甚至可追溯至西元前7000年,但人文歷史卻不得而知。法羅爾丘地的寶藏擴大了學者的視野,有助於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更好地瞭解青銅器時代的阿富汗。

第二部分:阿伊哈努姆(AïKhanum)

阿伊哈努姆是坐落在世界最北端的希臘城市建築遺址。它由亞歷山大大帝的士兵後裔所建;當時亞歷山大前往印度,有些士兵留居了下來。泛希臘文化取代了波斯文化的影響,並存在了300年。1961年,阿富汗國王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在打獵時,得到了一個科林斯柱頭。於是在1965年,法國考古學家開始挖掘這座遺失之城。

第三部分:蒂拉丘地(Tilla Tepe)

阿富汗地區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突厥和蒙古的後裔,遊牧文化和生活方式淵源流傳,成為了許多學者的研究範本。1978年,俄羅斯考古學家維克托•薩瑞阿尼迪發現了6個遊牧部落的古代墓葬,出土了21000多件工藝精湛的精美金器。這些遊牧部落可能是王室成員,生活在西元前100年至西元100年之間。他們習慣于隨時攜帶自己的財物。這些藝術品包括數千件小珠寶和其他飾品,這些都可縫在他們的衣服內。

塔利班上臺後開始毀壞喀布爾博物館中的藝術品,而一些寶藏被勇敢的人們藏了起來,得到了保護。這些藏品直到2003年才再次露面,此時它的故土也已變得更穩定、更安全。

第四部分:貝格拉姆(Begram)與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伴隨著絲綢製品(全部由中國生產)在羅馬帝國的日益流行而出現。提起它,人們的腦海中會立刻浮現出一幅具有異國情調和浪漫色彩的圖畫:駱駝和商隊、馬可•波羅、敢於冒險的商人、攔路搶劫的土匪以及各種奢侈品。中間鑲嵌著阿富汗的“絲綢之路”穿越中亞,將中國、印度與西部的希臘和羅馬連接在了一起,這其中也包括埃及。

貝格拉姆是阿富汗最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兩個密封於2000多年前的房間,裡面全是當時交易的貨物。最初學者們認為這兩間房屋及其寶藏可能屬皇宮所有,但後來的研究表明它們是用來儲存“絲綢之路”貨物的巨大庫房。沒有人知道貨物主人為何沒有回來。房間內的工藝品反映了2000年前阿富汗卓越的藝術創作水準。

是阿富汗最大的博物館,曾經擁有10萬件以上的珍貴文物。雖然歷盡硝煙,但有識之士一直勇敢而智慧的守護著這批人類的珍貴遺產。”單霽翔說。

多種文化元素的交融

發佈會後,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長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引導大家參觀展覽,在介紹中,他著重強調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元素在阿富汗出土的文物上的交融。

阿富汗方面介紹了一件來自法羅爾的4000年前青銅器時代的金器,其上面的圖案與美索不達米亞(古代伊拉克)和鄰邦土庫曼斯坦製作的文物十分相似。產生這些文物的文化和社會十分富足且城市化,是阿富汗北部當地最早開採青金石富礦的地區之一。這個時期,全國有無數個定居點,冶金術高度發達,該地區是發現大量錫礦的為數不多的地區之一,錫作為青銅加工業的一種重要材料向西出口到中東地區。

“西元前3世紀初期的阿伊哈努姆銘文碑座非常重要,上面清晰鐫刻的文字,是希臘語,是古希臘的哲學家說的話,這個碑座是一個更大的碑的一部分。”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介紹說。

阿伊哈努姆銘文碑座(西元前3世紀初期)

“西元25到50年的蒂拉丘地的阿佛洛狄特是希臘的美神,在她身上很好地體現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比如她的翅膀是阿富汗本土的一種雕塑風格,但是她額頭上的點,是印度的風格,所以是印度、希臘、羅馬當地的風格融合在一起做成了這個。”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說。

蒂拉丘地的阿佛洛狄特(西元25-50年)

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表示:“阿富汗作為地域上的一個交匯點,不只和希臘關係密切,還有和中國、美索不達米亞、伊朗的關係都很密切。比如一件蒂丘拉地(西元25-50年)的君主與龍。從禦龍者身上的服飾,以及龍這個形象,都可以看到中國元素;另一個蒂丘拉地(西元25-50年)的雙龍造型劍鞘,上面也有龍的造型。”

蒂丘拉地的君主與龍(西元25-50年)

蒂丘拉地的雙龍造型劍鞘(西元25-50年)

“阿伊哈努姆(西元前3世紀)的西布莉圖案飾板上面有很多元素,有來自希臘的勝利女神尼姬,有太陽神、月亮神和星星,還有戰車。”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說。

阿伊哈努姆的西布莉圖案飾板(西元前3世紀)

“還有西元1世紀的貝格拉姆彩繪高腳杯,展示了戰爭的場面、豐收的場面、狩獵的場面等。”

貝格拉姆彩繪高腳杯(西元1世紀)

這次展覽中,有幾個展品非常重要,西元25至50年的蒂拉丘地王冠,是由六個部分拼接而成的,用於隨身攜帶,這一點,也是遊牧民族的特徵。

蒂拉丘地王冠(西元25-50年)

這個西元25至50年的蒂拉丘地野山羊雕像,發現於阿富汗北部的一個山區,它是馬可·波羅命名的,因為是馬克·波羅最先發現的。

蒂拉丘地野山羊雕像(西元25-50年)

故宮展覽現場

【相關連結】參展文物清單與四大遺址介紹。

第一部分:法羅爾丘地(TepeFullol)

1966年,巴格蘭的一位農民發現了法羅爾丘地遺址,出土的金碗和銀碗都擁有超過4000年以上的歷史。它們所代表的文化對印度河流域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均具有重大影響。該地區擁有非常豐富的錫和青金石資源,居住的農民和移民歷史甚至可追溯至西元前7000年,但人文歷史卻不得而知。法羅爾丘地的寶藏擴大了學者的視野,有助於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更好地瞭解青銅器時代的阿富汗。

第二部分:阿伊哈努姆(AïKhanum)

阿伊哈努姆是坐落在世界最北端的希臘城市建築遺址。它由亞歷山大大帝的士兵後裔所建;當時亞歷山大前往印度,有些士兵留居了下來。泛希臘文化取代了波斯文化的影響,並存在了300年。1961年,阿富汗國王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在打獵時,得到了一個科林斯柱頭。於是在1965年,法國考古學家開始挖掘這座遺失之城。

第三部分:蒂拉丘地(Tilla Tepe)

阿富汗地區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突厥和蒙古的後裔,遊牧文化和生活方式淵源流傳,成為了許多學者的研究範本。1978年,俄羅斯考古學家維克托•薩瑞阿尼迪發現了6個遊牧部落的古代墓葬,出土了21000多件工藝精湛的精美金器。這些遊牧部落可能是王室成員,生活在西元前100年至西元100年之間。他們習慣于隨時攜帶自己的財物。這些藝術品包括數千件小珠寶和其他飾品,這些都可縫在他們的衣服內。

塔利班上臺後開始毀壞喀布爾博物館中的藝術品,而一些寶藏被勇敢的人們藏了起來,得到了保護。這些藏品直到2003年才再次露面,此時它的故土也已變得更穩定、更安全。

第四部分:貝格拉姆(Begram)與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伴隨著絲綢製品(全部由中國生產)在羅馬帝國的日益流行而出現。提起它,人們的腦海中會立刻浮現出一幅具有異國情調和浪漫色彩的圖畫:駱駝和商隊、馬可•波羅、敢於冒險的商人、攔路搶劫的土匪以及各種奢侈品。中間鑲嵌著阿富汗的“絲綢之路”穿越中亞,將中國、印度與西部的希臘和羅馬連接在了一起,這其中也包括埃及。

貝格拉姆是阿富汗最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兩個密封於2000多年前的房間,裡面全是當時交易的貨物。最初學者們認為這兩間房屋及其寶藏可能屬皇宮所有,但後來的研究表明它們是用來儲存“絲綢之路”貨物的巨大庫房。沒有人知道貨物主人為何沒有回來。房間內的工藝品反映了2000年前阿富汗卓越的藝術創作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