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蘇軾,一位充滿了生活氣息和生命情調的人

作為一個文人, 蘇軾大概可以不問生活日常的;作為一位古代的男子, 蘇軾大概可以“君子遠庖廚”的, 但我們卻看到了一位充滿了生活氣息和生命情調的人。 他一生多是以“失意人”謫居在外, 但這位東坡先生沒有自怨自艾、自暴自棄, 而是無論在哪裡都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這蓬勃的生命力就來自於他本身“趣味”的高雅與豐富, 正是梁啟超所說:“趣味是生活的原動力。 趣味喪掉, 生活便成了無意義。 ”當蘇軾以“罪人”身份居黃州時, 雖有官職團練副使, 但已無俸祿可領, 生活困窘程度可以想像。

然而窘迫的生活難不倒一個有趣味、有創造力的人!他借城東地種糧, 取名“東坡”, 自蓋房屋取名“雪堂”, 他自製豬肉而成有名的“東坡肉”。

我們感到, 蘇軾的幽默不僅僅是調節生活氣氛, 更是透著他曠達的人生態度和高超的人生智慧。 “以廣博的智慧照矚宇宙間的複雜關係, 以深摯的同情瞭解人生內部的矛盾衝突。 在偉大處發現它的狹小, 在渺小裡卻也看到它的深厚, 在圓滿裡發現它的缺憾, 在缺憾裡也找出它的意義。 於是以一種拈花微笑的態度同情一切;以一種超越的笑, 瞭解的笑, 含淚的笑, 惘然的笑, 包容一切以超脫一切, 使灰色黯淡的人生也罩上一層柔和的金光。 覺得人生可愛, 可愛處就在它的渺小處、矛盾處,

就同我們欣賞小孩兒的天真爛漫的自私, 使人心花開放, 不以為忤。 ”

但也正如宗白華所說, 這種幽默的態度不是謾駡和譏諷, 而是在冷雋裡含著“熱”(同見宗白華的文章《悲劇的與幽默的人生態度》), 這“熱”是對生命的熱情, 是對人生的熱愛。 作為一個文人, 蘇軾的最大的趣味莫過於對於文藝的趣味了。 他的詩詞文足以代表宋代文學的最高峰, 而且在書法繪畫領域也造詣頗深, 哲學史學亦有成就。

每次謫居在外, 都是他文學藝術的創作高峰期和收穫期。 謫居海南時, 他修訂了在黃州所作的《蘇氏易傳》和《論語說》, 並完成了《書傳》, 以及還有未完成的史學批判專著《志林》, 就如其弟蘇轍所說“公食芋飲水, 著書以為樂。 ”(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他自己也曾說:“某平生無快意事,

惟作文章, 意之所到, 則筆力曲折, 無不盡意。 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者。 ”(蘇籀《欒城遺言》引蘇軾語)文學藝術之于蘇軾, 是其個人趣味, 更是他的生命出口、患難之中的心靈家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