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絲路基金金琦:“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是中國參與全球化新階段

絲路基金董事長金琦18日下午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一帶一路:開放發展新格局”分論壇上表示:在推進全球化的進程當中, 中國可以、並且也能夠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近40年來, 中國逐步從全球化的參與者、實踐者、受益者, 逐步成長為推動者、宣導者和引領者。

金琦梳理總結了中國在參與全球化的進程中三個比較重要的時間節點。 第一個是始於1979年的改革開放;第二個節點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 中國主動地接受和執行全球的貿易規則, 實現了與國際產業鏈的對接, 帶動了全球相關產業和貿易的發展, 成為全球化的推動者;第三個時間節點則是2013年, 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

“在全球化進程放緩的情況下, 為推進全球化, 中國提出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這標誌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領者。 ”

金琦認為, 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舞臺上, 中國一方面繼續全面深化改革,

拓展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同時又積極地推動國際秩序與全球治理的優化, 為深化更大範圍、更高水準、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提供了創新方案和公共合作平臺, 展示了作為全球化宣導者和引領者的定力和擔當。

近3年來, “一帶一路”的倡議不斷取得豐碩的合作成果, 展現出強大的感召力, 正在成為世界開放發展新格局的主導和推動力量。 金琦強調, 當前全球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雖然當前出現了一些質疑, 甚至反對全球化的聲音, 但是以促進商品、資本、人員、還有新技術等自由流動等為基本特徵的全球化, 符合各經濟體長遠利益, 必然是不可逆轉的一個歷史進程。

“而中國在推進全球化的進程當中, 可以而且也能夠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

對於進一步實踐一帶一路倡議打造開放新格局, 金琦認為還需要首先是國際層面的廣泛共識、政府層面的戰略對接和政策的支持、企業家層面的創新精神和合作理念等三個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動。

“絲路基金的投資將支援企業更快融入全球化進程。 ”金琦稱, 未來基金一方面會與實體企業在不同市場環境中尋求共識、創新方法、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也會提升合作理念和模式, 在發揮中國資本實力、產業與裝備技術優勢的同時, 有效對接所在國家的發展戰略, 關注和解決當地就業、環保和民生等需求。

“我們也在期待今年5月將在中國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將進一步提出各方共同的行動準則。 ”

絲路基金是中國為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一帶一路”的倡議專門設立了中長期開發的投資機構。 2014年11月,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APEC會議上對外宣佈, 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 他曾在講話中指出, 設立絲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國資金實力直接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公開資料顯示, 成立兩年多以來, 絲路基金已經推進了一批項目落地, 這些專案大多集中在能源資源和產能合作領域。

其中, 2015年, 絲路基金先後宣佈了三單項目投資, 分別是支持中國三峽集團在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投資建設水電站等清潔能源、支援中國化工集團並購義大利倍耐力輪胎公司、參與俄羅斯亞瑪律液化天然氣一體化項目的投融資。

2016年, 絲路基金與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加工及石化產品公司西布林集團簽署了收購後者10%股權的交易協定, 成為這一年中國對俄羅斯最大的一筆投資。

此外, 絲路基金還出資20億美元, 設立成立以來的首個雙邊合作專項基金——中哈產能合作基金, 重點支持中哈產能合作及相關領域的專案投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