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批大佬為製造業品牌月臺:站起的是民族脊樑!

中國製造業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寒冬, 資金卻“脫實向虛”助長了金融的一派繁榮, 這已經成為大家公認的事實。 中國樓市和股市的不理性使得中國到處蔓延著急功近利的歪風邪氣。 民間資本、國有資本和外資都爭先恐後進入房地產業, 在房價暴漲的情況下, 進入房地產一個月的收益都遠高於辛辛苦苦做實業一年的收益, 做實業成了最沒出息的選擇。

然而, 面對誘惑, 依然有那麼一批企業家在堅守, 他們選擇實業報國!尤其令人欣慰的是:

一批專注實業的企業家頻頻發聲, 為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月臺,

表現出憂國憂民、產業報國的拳拳之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任正非:“融心”不融錢的華為品牌

任正非率領的華為, 每年投入巨大財力去做研發之外, 在產品上不斷取得突破, 令世界刮目相看, 除此之外華為還有一個最特別的地方,

那就是堅持不上市的策略。

所謂的上市, 就意味著一家企業將由“生產經營”道路走上“資本運作”道路, 也就是金融化。 而在任正非眼中, 搞金融的人光靠虛擬概念就能賺進大筆財富, 真正卷起袖子苦幹的人卻只能賺取微薄的工資, 這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

華為融的不是“錢”, 而是“人心”。 華為有17萬名員工, 任正非把98.6%的股權開放給員工, 自己只擁有公司1.4%的股權。 這恐怕是全球未上市企業中股權最分散、員工持股人數最多、股權結構最單一的公司, 這恐怕是人類商業史上從未有過的景象。 它造就了華為的向心力, 難怪任正非說:不上市則有可能稱霸世界!

2016年12月30日, 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宣佈, 2016年銷售收入達到5200億人民幣, 同比增長32%,

其中60%以上來自國外。 5200億!相當於5個格力、2個聯想、5個中興、5個阿裡巴巴、5個長虹、6個比亞迪、7個小米、20多個康佳!意味著超越IBM, 進入全球500強前75名, 增速全球千億規模企業第一!

這種發展規模和態勢, 一定會讓那些賣概念的虛擬經濟汗顏!

2、曹德旺:不為錢的“中國首善”品牌

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 從16歲輟學做生意, 現在已經把福耀玻璃做成全球第二大汽車玻璃生產企業, 如今70歲的曹德旺已經在國內捐款達八九十億元。

當有人把他和李嘉誠做對比, 他很反感的說了一句話:“我跟李嘉誠不能比。 我不做房地產, 我不為錢, 我捐了八九十億給中國, 我賺的錢也是捐掉。 為什麼拿我跟他比呢?我是實業家, 對那些為了錢的人不屑一顧。 ”

曹德旺多次談到自己不做房地產, 不做金融, 看不起這些只為賺錢而活著的企業家!

中國首善的曹德旺, 近日, 又為中國的實體經濟幹了一件好事。 “炮轟”國內傳統製造業稅賦沉重, 社會各界的紛紛發表言論, 並引起國家相關部門對實體經濟稅賦過高與否的研討與重視,

可以說, 曹德旺是為處在寒冬中的中國實體經濟送去一把取暖的火!



3、董明珠:“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品牌

董明珠作為一個從基層做起來的人, 從賣場導購到區域銷售經理, 再到全國總經理, 一手把格力拉扯成國內乃至世界領軍的空調企業, 就是因為她身上的實幹精神!

談到自己成為網紅時,董明珠說那是因為大家對製造業的關注,而不是對她本身的關注。

董明珠表示:“如果沒有實體經濟的發展,就沒有金融存在的價值,中國強大起來,必須有實體經濟,必須有自己的技術、自己的產品!”

當“野蠻人來敲門”,董明珠抵制的態度也十分堅決。她說道:“誰投資並不重要,但請你不要成為製造業的罪人,不能用經濟的杠杆來破壞製造業的發展!”

她又舉出了德國與美國崛起的例子:“這兩個國家的崛起靠的是金融支撐嗎?金融是工具,歸根結底靠的是科技。”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繼空調後,董小姐勢要完成自己的“造車夢”。2016年12月15日,董明珠宣佈自己以個人名義投資珠海銀隆,這一次她還拉上了王健林、劉強東等一起投資,共計30億元。

董明珠說:“我願意拿我所有的資產投入到銀隆裡面去,因為我看到它是我們中國製造成為中國製造強國之夢的一條必經之路。因為我看好這個技術,我用特斯拉電池三年不到就換電池了,你用銀隆車,十年保證你不換。電池壞了是我的,沒人敢跟我站在一起喊這句話,這就是中國驕傲。我相信從今天開始,全中國都用了新能源的銀隆電池,我們的霧霾天氣少掉一半。所以,我更看好的是它給我們中國乃至於世界帶來的環境保護。”

能孤注一擲投向實體經濟的實業家,董小姐不是唯一,至少在當今實體經濟的大環境下是第一人!

4、陶碧華:“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老乾媽”!

陶華碧的老乾媽成功背後有著殘酷的商業模式:8元這個價格區間是我的。價格往往決定著品牌和目標人群的定位,老乾媽深得其要領。基於老乾媽的強勢品牌力,其他品牌只能選擇價格避讓,要麼總價高,要麼性價比低,都難與老乾媽抗衡。這就造成了整個調味醬行業定價難,低於老乾媽沒利潤,高過老乾媽沒市場。在老乾媽本身強勢的品牌力下,競爭對手們,要麼為了低價導致低質,要麼放棄低端做高端,而佐餐醬品類又很難支撐高端產品。

老乾媽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無論是收購農民的辣椒還是把辣椒醬賣給經銷商,永遠是現款現貨!老乾媽沒有庫存,也沒有應收賬款和應付帳款,只有高達十數億元的現金流。

陶華碧教育兒子:千萬千萬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貸款,這四樣要保證,保證子子孫孫做下去。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我打下的江山,我就把它做好、做專做精,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情。

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老乾媽,這簡直就是世界商業史的奇跡!

老乾媽的實在、質樸,不求虛名只求實際,是一位中國式企業家的典型代表。

5、宗慶後:實體經濟是立國之本、強國之本、富民之本

娃哈哈的宗慶後,這位已經70多高齡的企業家說:“國家實力強調社會財富增加,最終來源是實體經濟,虛擬經濟是依附實體經濟,本身不產生任何財富。實體經濟是宣導財富經濟,是就業經濟,是創造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的經濟,是富民強國的經濟!”

但面對當下的互聯網環境,宗慶後的態度無疑是憤怒的。他曾談到虛擬經濟的種種壞處,“首先,虛擬經濟不創造財富,實體經濟才創造財富,而經濟危機的原因是享受財富的人多了,創造財富的人太少。其次,虛擬經濟衝擊了市場價格,假貨、逃稅,嚴重損害了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對於電商的興起,他更多看到的是市場的被割分,原先管道優勢的被弱化。

這些實業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用匠心精神培育著支撐著整個行業,他們一直想做出更好的產品,而不是為了上市、收購、重組然後套現,他們才是中國最需要的企業家!

這五個實業家,現在儼然也成了“網紅”,他們的言行一直備受關注,甚至可以影響中國政策的導向,這才是中國最需要的“網紅”!

製造業是一切行業之母,對於一個經濟體而言,如果其大多數資源集中在房地產和股市等虛擬領域,則意味著關係國計民生的實體產業和高新技術領域的資源將逐步萎縮,最終經濟將呈現“空心化”,整個經濟體將演化成一個隻追逐財富分配,而不創造財富的“傳銷化”體系。對於中國經濟而言,當前最大的危險即在於此。眼下中國經濟只有一個出路:那就是“實業救國”!

五位元企業家殫精竭慮地為實體經濟月臺發聲,讓我們看到在實體經濟的嚴冬中噴薄而出的希望的朝陽!五位大佬持續、堅定、有力地為製造業品牌發聲,讓中國製造品牌影響力得以有效傳播。我們為有這樣一大批忠於實業,精于實體的企業家感到欣慰,並向他們致敬!

就是因為她身上的實幹精神!

談到自己成為網紅時,董明珠說那是因為大家對製造業的關注,而不是對她本身的關注。

董明珠表示:“如果沒有實體經濟的發展,就沒有金融存在的價值,中國強大起來,必須有實體經濟,必須有自己的技術、自己的產品!”

當“野蠻人來敲門”,董明珠抵制的態度也十分堅決。她說道:“誰投資並不重要,但請你不要成為製造業的罪人,不能用經濟的杠杆來破壞製造業的發展!”

她又舉出了德國與美國崛起的例子:“這兩個國家的崛起靠的是金融支撐嗎?金融是工具,歸根結底靠的是科技。”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繼空調後,董小姐勢要完成自己的“造車夢”。2016年12月15日,董明珠宣佈自己以個人名義投資珠海銀隆,這一次她還拉上了王健林、劉強東等一起投資,共計30億元。

董明珠說:“我願意拿我所有的資產投入到銀隆裡面去,因為我看到它是我們中國製造成為中國製造強國之夢的一條必經之路。因為我看好這個技術,我用特斯拉電池三年不到就換電池了,你用銀隆車,十年保證你不換。電池壞了是我的,沒人敢跟我站在一起喊這句話,這就是中國驕傲。我相信從今天開始,全中國都用了新能源的銀隆電池,我們的霧霾天氣少掉一半。所以,我更看好的是它給我們中國乃至於世界帶來的環境保護。”

能孤注一擲投向實體經濟的實業家,董小姐不是唯一,至少在當今實體經濟的大環境下是第一人!

4、陶碧華:“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老乾媽”!

陶華碧的老乾媽成功背後有著殘酷的商業模式:8元這個價格區間是我的。價格往往決定著品牌和目標人群的定位,老乾媽深得其要領。基於老乾媽的強勢品牌力,其他品牌只能選擇價格避讓,要麼總價高,要麼性價比低,都難與老乾媽抗衡。這就造成了整個調味醬行業定價難,低於老乾媽沒利潤,高過老乾媽沒市場。在老乾媽本身強勢的品牌力下,競爭對手們,要麼為了低價導致低質,要麼放棄低端做高端,而佐餐醬品類又很難支撐高端產品。

老乾媽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無論是收購農民的辣椒還是把辣椒醬賣給經銷商,永遠是現款現貨!老乾媽沒有庫存,也沒有應收賬款和應付帳款,只有高達十數億元的現金流。

陶華碧教育兒子:千萬千萬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貸款,這四樣要保證,保證子子孫孫做下去。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我打下的江山,我就把它做好、做專做精,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情。

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老乾媽,這簡直就是世界商業史的奇跡!

老乾媽的實在、質樸,不求虛名只求實際,是一位中國式企業家的典型代表。

5、宗慶後:實體經濟是立國之本、強國之本、富民之本

娃哈哈的宗慶後,這位已經70多高齡的企業家說:“國家實力強調社會財富增加,最終來源是實體經濟,虛擬經濟是依附實體經濟,本身不產生任何財富。實體經濟是宣導財富經濟,是就業經濟,是創造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的經濟,是富民強國的經濟!”

但面對當下的互聯網環境,宗慶後的態度無疑是憤怒的。他曾談到虛擬經濟的種種壞處,“首先,虛擬經濟不創造財富,實體經濟才創造財富,而經濟危機的原因是享受財富的人多了,創造財富的人太少。其次,虛擬經濟衝擊了市場價格,假貨、逃稅,嚴重損害了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對於電商的興起,他更多看到的是市場的被割分,原先管道優勢的被弱化。

這些實業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用匠心精神培育著支撐著整個行業,他們一直想做出更好的產品,而不是為了上市、收購、重組然後套現,他們才是中國最需要的企業家!

這五個實業家,現在儼然也成了“網紅”,他們的言行一直備受關注,甚至可以影響中國政策的導向,這才是中國最需要的“網紅”!

製造業是一切行業之母,對於一個經濟體而言,如果其大多數資源集中在房地產和股市等虛擬領域,則意味著關係國計民生的實體產業和高新技術領域的資源將逐步萎縮,最終經濟將呈現“空心化”,整個經濟體將演化成一個隻追逐財富分配,而不創造財富的“傳銷化”體系。對於中國經濟而言,當前最大的危險即在於此。眼下中國經濟只有一個出路:那就是“實業救國”!

五位元企業家殫精竭慮地為實體經濟月臺發聲,讓我們看到在實體經濟的嚴冬中噴薄而出的希望的朝陽!五位大佬持續、堅定、有力地為製造業品牌發聲,讓中國製造品牌影響力得以有效傳播。我們為有這樣一大批忠於實業,精于實體的企業家感到欣慰,並向他們致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