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營山縣|禮贊綠水鎮鎖口村的“文化鑄魂”

■ 禮贊綠水鎮鎖口村的“文化鑄魂”

作者:翟建國

地處大巴山餘脈的鎖口村, 至今為當地的貧困村, 或許因為貧困, 當地較多的原生態歷史文化等東西得以保存下來。

走在這個山清水秀、林木蔥郁的小村落。 看見一條小溪從村前經過, 層層疊疊的梯田和坡地一直從山下延伸到村落的家門口, 四周是茂密的大樹林。

在猴坪山上和村裡的鍋底灘腳處, 分佈有大大小小十幾個山洞。 對這個“蠻子洞”產生了很多興趣, 於是村裡村外, 到處向村民打聽。 在村裡我聽見78歲的李婆婆說:“聽老人們的祖輩們說, 蠻子洞是為了躲避蠻子用的。 她不知道蠻子為何物, 只知道是種很兇殘的東西。 那些蠻子很兇狠, 跟我們這些長得不一樣, 穿著也不一樣, 看到人就殺。 ”陳婆婆轉述祖輩們流傳下的說法, 當時的蠻子沒有槍, 只有刀, 目光是直視的, 看不到平面外的物體。 於是,

老百姓們為躲避這些“殺人狂”, 便紛紛在陡峭的石壁上鑿室而居。 在另外老年人的講訴中, 說蠻子洞是被稱為“蠻子”的少數民族人居住地。 這些蠻子腿腳長且靈活, 可以攀岩走壁, 遂將房屋築在乾燥、兼堅固的石岩上。 也還有人從另外的角度上說這些“蠻子洞”可能是戰亂時期, 是老百姓的臨時避難所。 大多數村民認為蠻子洞是明清戰亂時期, 村民特意在村莊附近的石壁上開鑿的比較隱蔽的石洞, 便於土匪進村時進行臨時避難。 不論這個說法是否可信, 但數百年來每次遇到災難, 蠻子洞都被村民當做避難所。 在李老同志的記憶裡, 就有解放前很多村民進去躲避過戰亂。

後來村上邀請到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潘家德, 他帶上幾名學生, 對這兒歷史進行了系統的挖掘考察。 專家認為, 當地所稱的蠻子, 實際上是當地人的先祖, 也即早期的鎖口村人。 他們于漢唐時期遷徙於此, 屬於板凳蠻一族。 這些板凳蠻是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巴人, 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閃耀了數千年。

從替周武王為先鋒攻打商紂王起, 就不斷現書史冊;然而這一民族在唐朝李世民鎮壓陝西商洛山區的巴人以後, 歷史就再無明確記載。 在消失的一千多年裡, 是滅絕?是同化?或者如同匈奴一樣遠走他鄉呢?總之都是叢說紛紜, 大家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根據實地調查, 至今還有一小部分巴人後裔生活在營山縣綠水鎮鎖口村。 這些先民選擇綠水鎮周圍的山高林密, 溝壑從橫, 相對高度一般在550米以上,這裡屬於營山山區腹地。 這裡的群山萬壑加上一衣帶水的綠水河, 雖然古時候交通不便, 但是內河用小木船作為水路運輸還是比較發達的, 這些為先民提供了基本的生存保障。 從綠水河邊到猴坪山上,
大多是呈70°的陡坡, 僅以羊腸小徑相連。 人們多數在小塊崎嶇不平之地生活。 從一個社到其他的社, 直線距離也許不過1000米, 步行至少需要一兩個多小時。 這些典型的大巴山特點, 讓我站在猴坪山上。 想到了屬於板凳蠻一族的先民們歷經了多少的艱難曲折、寫下了多少厚重的歷史。

時光荏苒, 在匆匆一瞥的驚鴻歲月中, 你會發現在以前, 先民們並沒有多少文字的記錄。 我想這些是不是和中國盛行幾千年的道家教育指導思想有關呢。 傳說老子的文章一生只有五千字, 他老人家懶得再寫, 五千字還是為了還朋友的一個人情, 否則連寫都不寫;莊子也只是喝完酒後寫點寓言性的短文, 字數不多, 但字字千斤;孫思邈百歲前寫完一本書, 就去逍哉遊哉,到了百歲後才想起要寫點什麼,就隨手寫了第二本書;李白也只在飲酒做樂時發揮一下詩興,平時也懶得留下字跡。所以沒有完整的文字及圖片流傳于世,自然影響歷史千年的進程。加上文化的落後,思想的愚昧,很多先民的行為都是“口傳心授”,有些先民願意學就多講了一些故事,這些故事從口裡講出。都是要求用心去記,而不是只記在本子上。用心去記,一輩子就不會忘了。而記在本子上,還是沒有學會。特別是各個家族的家風家訓、家譜字派,在很多年前都是先民們用“口傳心授”的方式代代傳承。記憶猶新的事至今我還記得外婆的特點是黑短髮、兩顆髮夾、酷愛乾淨。要知道我和外婆從小就沒有在一起生活過,她在綠水,我在消水,隔恁們遠,但在我內心深處,不是媽媽從小就給我講述外婆的故事嗎?所以我就知道了外婆梳著髮髻,穿著中式對襟衣服,她一手刺繡及針線活兒做的特別棒,是有名的巧手媳婦。沒事就守在一隻笸籮前,拿起裡面繡了一半的鞋面,或者是還沒縫完女兒的花衣? 這個女人就是我的外婆,她在我出生之前就去世了。但從我母親的口中,外婆一點一點的又活了過來,栩栩如生地活在了我心裡。在不經意中,我已是那麼深深的把外婆的形象根植於心中。這也就是在口授心傳的故事中,就是直接活在後人的心中,一個個眉眼鮮活,神情生動,呼之欲出。

現在開始看見綠水鎮鎖口村高薪聘請來自西華師範大學和西華大學的教授專家,來自營山縣當地地志辦、檔案、文化等部門的同志,在2014年下半年,已經對鎖口村當地村史編撰資料搜集工作啟動。在當年11月中旬,資料搜集及整理、撰稿組一行,進駐鎖口村,走家串戶搜集史料。當年底,村志組委會完成資料整理匯總,以及相關縣誌等文獻查閱及初稿的撰寫。這一部村志編寫的內容,包括地理沿革、經濟發展、文化教育、民間習俗等。其中包括經濟風俗、社會風俗、家族風俗、人生禮儀、民間信仰、民間技藝、歲年節日、民間藝術等。此外,還有軍事、文物古跡及基本建築、民風、移民歷史、大事記。

同時為積極回應縣委縣政府在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的“文化鑄魂”號召,綠水鎮鎖口村首先文化走在了前列。先是記錄歷史,傳承文明。鎖口村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都有它必然的原因,從建村到現在,有的經歷幾百年,長的上千年。每個村社的地名、村民中著名歷史人物人名都有它特殊的來歷。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老人們口熟能詳的村史傳說就會被後人遺忘,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永久保存。其次,懲惡揚善,教育後人。人的思想觀念總是參差不齊的,有的人血戰疆場,報效國家,有的人賣國求榮,充當漢奸;有的人勤儉持家,周濟鄉親,有的人偷盜成性,無惡不作。在鎖口村一樣都會有一些先進人物,把他們的先進事蹟、高尚品德記錄下來,傳承下去,無疑對後人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總之,通過鎖口村村史,可以使年輕人對故鄉有更多、更深入的瞭解,從而激發他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最後,我認為保存村史史料,流傳後世。因為鎖口村村史是鄉土志、縣誌、省市志,乃至國史的一種有益補充,完整的鎖口村村史,用聲音、視頻、文字、圖片等記錄了該村知名的名山大川、文物古跡、古樹名木等等,對於修撰國史都是有幫助的。村史出版後,我拙議應該向縣乃至省市、國家檔案館、圖書館贈送,既可以擴大影響,又可以永久保存。

是啊!從綠水鎮鎖口村的村史來看,雖然鎖口村在營山縣全縣的幅員面積上實在是不值一提,但是通過村史記載本村的地理位置、面積、人口、經濟、社會等基本情況,讓讀者對鎖口村有個基本的瞭解。比如何時建村,那年發生過什麼大事,村裡的大事記與縣裡不同,對於一個村子來說,哪年開始打井機,開始種植水稻,哪年修的那條路,哪年發生自然災害,哪年上電,哪年有的電視,哪年安的電話,誰第一個買的自行車、縫紉機、手錶,誰第一個買的手機,誰第一個買的彩電,誰第一個買的汽車,誰第一個買的電腦、安的寬頻,等等,這些對於全縣來說都是雞毛蒜皮的事情,但是對於一個村子來說可以算是大事了。

至此,從鎖口村編撰村志談起,以“傳承歷史、延續文脈”,圍繞“本土歷史文化、道德傳承、民風民俗、宗族先賢”等,至少也是文化鑄魂的一個基本內容吧!

■ 作者介紹:

翟建國,男,39歲,四川營山人,營山縣公安局指揮中心任文職輔警。翟建國喜歡寫作,因為一直秉承“健康寫作,文化可以療心”這一理念。在一邊勞動生產中,一邊筆耕不輟,得到了很多老師的幫助和指點。翟建國現是南充市散文學會會員、營山作協會員、營山宕渠文化研究會會員。

就去逍哉遊哉,到了百歲後才想起要寫點什麼,就隨手寫了第二本書;李白也只在飲酒做樂時發揮一下詩興,平時也懶得留下字跡。所以沒有完整的文字及圖片流傳于世,自然影響歷史千年的進程。加上文化的落後,思想的愚昧,很多先民的行為都是“口傳心授”,有些先民願意學就多講了一些故事,這些故事從口裡講出。都是要求用心去記,而不是只記在本子上。用心去記,一輩子就不會忘了。而記在本子上,還是沒有學會。特別是各個家族的家風家訓、家譜字派,在很多年前都是先民們用“口傳心授”的方式代代傳承。記憶猶新的事至今我還記得外婆的特點是黑短髮、兩顆髮夾、酷愛乾淨。要知道我和外婆從小就沒有在一起生活過,她在綠水,我在消水,隔恁們遠,但在我內心深處,不是媽媽從小就給我講述外婆的故事嗎?所以我就知道了外婆梳著髮髻,穿著中式對襟衣服,她一手刺繡及針線活兒做的特別棒,是有名的巧手媳婦。沒事就守在一隻笸籮前,拿起裡面繡了一半的鞋面,或者是還沒縫完女兒的花衣? 這個女人就是我的外婆,她在我出生之前就去世了。但從我母親的口中,外婆一點一點的又活了過來,栩栩如生地活在了我心裡。在不經意中,我已是那麼深深的把外婆的形象根植於心中。這也就是在口授心傳的故事中,就是直接活在後人的心中,一個個眉眼鮮活,神情生動,呼之欲出。

現在開始看見綠水鎮鎖口村高薪聘請來自西華師範大學和西華大學的教授專家,來自營山縣當地地志辦、檔案、文化等部門的同志,在2014年下半年,已經對鎖口村當地村史編撰資料搜集工作啟動。在當年11月中旬,資料搜集及整理、撰稿組一行,進駐鎖口村,走家串戶搜集史料。當年底,村志組委會完成資料整理匯總,以及相關縣誌等文獻查閱及初稿的撰寫。這一部村志編寫的內容,包括地理沿革、經濟發展、文化教育、民間習俗等。其中包括經濟風俗、社會風俗、家族風俗、人生禮儀、民間信仰、民間技藝、歲年節日、民間藝術等。此外,還有軍事、文物古跡及基本建築、民風、移民歷史、大事記。

同時為積極回應縣委縣政府在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的“文化鑄魂”號召,綠水鎮鎖口村首先文化走在了前列。先是記錄歷史,傳承文明。鎖口村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都有它必然的原因,從建村到現在,有的經歷幾百年,長的上千年。每個村社的地名、村民中著名歷史人物人名都有它特殊的來歷。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老人們口熟能詳的村史傳說就會被後人遺忘,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永久保存。其次,懲惡揚善,教育後人。人的思想觀念總是參差不齊的,有的人血戰疆場,報效國家,有的人賣國求榮,充當漢奸;有的人勤儉持家,周濟鄉親,有的人偷盜成性,無惡不作。在鎖口村一樣都會有一些先進人物,把他們的先進事蹟、高尚品德記錄下來,傳承下去,無疑對後人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總之,通過鎖口村村史,可以使年輕人對故鄉有更多、更深入的瞭解,從而激發他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最後,我認為保存村史史料,流傳後世。因為鎖口村村史是鄉土志、縣誌、省市志,乃至國史的一種有益補充,完整的鎖口村村史,用聲音、視頻、文字、圖片等記錄了該村知名的名山大川、文物古跡、古樹名木等等,對於修撰國史都是有幫助的。村史出版後,我拙議應該向縣乃至省市、國家檔案館、圖書館贈送,既可以擴大影響,又可以永久保存。

是啊!從綠水鎮鎖口村的村史來看,雖然鎖口村在營山縣全縣的幅員面積上實在是不值一提,但是通過村史記載本村的地理位置、面積、人口、經濟、社會等基本情況,讓讀者對鎖口村有個基本的瞭解。比如何時建村,那年發生過什麼大事,村裡的大事記與縣裡不同,對於一個村子來說,哪年開始打井機,開始種植水稻,哪年修的那條路,哪年發生自然災害,哪年上電,哪年有的電視,哪年安的電話,誰第一個買的自行車、縫紉機、手錶,誰第一個買的手機,誰第一個買的彩電,誰第一個買的汽車,誰第一個買的電腦、安的寬頻,等等,這些對於全縣來說都是雞毛蒜皮的事情,但是對於一個村子來說可以算是大事了。

至此,從鎖口村編撰村志談起,以“傳承歷史、延續文脈”,圍繞“本土歷史文化、道德傳承、民風民俗、宗族先賢”等,至少也是文化鑄魂的一個基本內容吧!

■ 作者介紹:

翟建國,男,39歲,四川營山人,營山縣公安局指揮中心任文職輔警。翟建國喜歡寫作,因為一直秉承“健康寫作,文化可以療心”這一理念。在一邊勞動生產中,一邊筆耕不輟,得到了很多老師的幫助和指點。翟建國現是南充市散文學會會員、營山作協會員、營山宕渠文化研究會會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