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老天爺助空調熱銷 難怪都在搞減持 格力董明珠卻不斷用小單增持

Popo||撰稿

很多時候, 順境並不一定能考驗企業的真實水準, 而在逆境下的選擇往往決定企業的成敗。 面臨“原材漲價、房產限購、消費低迷、新品缺乏創新”的家電業, 暗藏危機並不少, 目前雖然平靜, 但只是有些危機尚未爆發罷了。 在關鍵時刻, 格力的增持和美的減持, 再度成為輿論巔峰。

減持咯, 套現咯

格力增持:收穫美名定軍心

雖然有老天爺的幫忙, 但是空調有如此表現也是驚人的。 奧維雲網資料顯示, 在剛剛過去的4月, 空調推總銷量達到599萬台, 零售量增長25.5%;零售額達到213.5億台, 零售額增長28.2%。 相比冰箱、洗衣機的略有下跌的表現, 空調可謂一枝獨秀。

空調真是一枝獨秀

空調的增長, 讓格力董明珠在5月9日完成了對格力電器的第32次增持。 聯繫前一天增持3萬股格力電器股票來看, 雖然董小姐很多時候都是小單買的節奏, 但至今尚未出現大單減持的情況發生, 這麼多年也算少見。

持續加倉買入, 說明董明珠對格力電器前景很看好, 雖然她有過警告:我覺得格力股價低了, 我就買, 也不要瞎跟, 萬一我買錯了呢!要看企業實際發展情況。 但董小姐顯然已經成為其他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風向標, 每次她增持後就會有人跟進買入,

而跟隨董小姐做長期投資的機構和散戶的數量更不少。

我覺得格力股價低了, 我就買

現在看, 雖然董明珠時不時爆出現雷語, 也曾不顧中小股東反對執意想收購銀隆, 但這並不妨礙格力高增長高分紅的業績表現。 特別去年,

格力也是敢於行業先, 給空調安裝工加100元, 給員工加薪1000元, 為董明珠收穫了掌聲和美名。

主營業務相對單一的格力, 為了保持持續高速發展, 需要處處小心謹慎, 而上述種種做法確實也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 看來, 格力還希望進一步擴大單品王的優勢。

美的減持:滿腹狐疑有疑問

這幾天, 美的頻現大宗交易。 5月12日, 美的創始人何享健減持了, 套現就是11.2億元, 占總股本的0.5%。 減持發生在美的股價歷史新高的當天, 而美的在減持後兩天才發佈公告, 引發一片質疑。 隨後5月19日, 美的又現大宗交易, 雖然美的後有公告聲稱近兩個交易日的大宗交易與實控人何享健及其控股的美的控股無關。

何享健的減持, 雖然是個人行為, 但確實對美的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雖然包括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4家機構的購買暫時消化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但並沒有根除這件事帶來的影響。 有網友甚至引用董明珠罵美的是騙子和小偷的言論, 表達對創始人在高位減持美的股票的不滿。

而對於此事, 可能減持背後還有其他原因。 相對空調是格力的生命線而言, 美的集團擁有多條戰線, 除了占比過1/4的空調業務外, 還有冰箱、洗衣機和小家電業務, 這些業務對美的的收益貢獻達到30%左右, 對於美的整體營收和盈利也很重要。

業務多元,不見得就一定好

但是就目前的家電業的整體環境而言,正如奧維雲網統計的那樣,除了受“老天爺的眷顧”,空調行業出現爆發增長而言,冰箱、洗衣機和小家電的業務表現並不好:4月份冰箱零售量下降0.8%,冰櫃下降5.4%,洗衣機下降1.1%,抽油煙機也僅上漲1.6個百分點,消毒櫃減少6.8%等等。

可以想像的是,在空調業務爆發性增長的背景下,如果冰箱、洗衣機及小家電業務出現滯漲甚至倒退,那麼格力和美的的差距就會縮小,這樣的表現對半年報肯定會有影響。其實家電滯漲這是行業性現象,只是美的業務單元更多更繁雜,格力只需要考慮好空調業務,但美的顯然需要考慮的更多。

當行情好的時候,其他業務的增長會為美的帶來更好的業績,但當行情不好的時候,這些業務又可能對美的的業績產生一些影響。何享健的減持,到底是個人需要,還是鑒於對家電業前景的判斷做出的決定,只能交由時間來定論。

小結:對於未來,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在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家電業步入漫長的持久消耗戰是確定的。不管是減持還是增持,某種程度上都對未來預期做出了一個判斷。至於對錯,只能在一定週期後再做判斷了。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業務多元,不見得就一定好

但是就目前的家電業的整體環境而言,正如奧維雲網統計的那樣,除了受“老天爺的眷顧”,空調行業出現爆發增長而言,冰箱、洗衣機和小家電的業務表現並不好:4月份冰箱零售量下降0.8%,冰櫃下降5.4%,洗衣機下降1.1%,抽油煙機也僅上漲1.6個百分點,消毒櫃減少6.8%等等。

可以想像的是,在空調業務爆發性增長的背景下,如果冰箱、洗衣機及小家電業務出現滯漲甚至倒退,那麼格力和美的的差距就會縮小,這樣的表現對半年報肯定會有影響。其實家電滯漲這是行業性現象,只是美的業務單元更多更繁雜,格力只需要考慮好空調業務,但美的顯然需要考慮的更多。

當行情好的時候,其他業務的增長會為美的帶來更好的業績,但當行情不好的時候,這些業務又可能對美的的業績產生一些影響。何享健的減持,到底是個人需要,還是鑒於對家電業前景的判斷做出的決定,只能交由時間來定論。

小結:對於未來,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在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家電業步入漫長的持久消耗戰是確定的。不管是減持還是增持,某種程度上都對未來預期做出了一個判斷。至於對錯,只能在一定週期後再做判斷了。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