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津河北梆子劇院王少華“摘梅”

前晚, 第2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在廣州揭曉, 天津河北梆子劇院的“達子派”第三代傳人王少華以代表劇碼《徐策》為天津戲劇界又添一朵梅花。

汪育殊、張建峰、張琳、蘇春梅等其他14位獲獎演員也在觀眾的熱烈期盼中撩開了面紗。 始創于1983年的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 本屆梅花獎是全國文藝評獎改革後的首次評選, 獲獎名額由原來的30名壓縮到15名, 競爭更加激烈, 含金量更高。 獲獎演員雖然只有15人, 但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涵蓋了京劇、昆劇、河北梆子、揚劇、粵劇、黃梅戲、越劇、湖南花鼓戲、閩劇、秦腔、徽劇以及話劇12個劇種。

由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報送的參演劇碼《徐策》, 改編自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王伯華代表作之一《薛剛反唐》, 表演者王少華是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也是王伯華之子, “達子派”第三代傳人。 一個“徐策”, 承載著兩代人的戲曲情結和表演精華——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面向更廣大的觀眾群體,

王少華和天津河北梆子劇院的創作團隊一起, 查閱史料, 潛心鑽研, 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 重新設計劇本, 情節更加合理、緊湊, 在保留原劇表演精華的基礎上, 設計了更適合演員發揮的舞臺情境, 在唱腔上也做了改革創新, 把《薛剛反唐》易名為《徐策》, 並於2013年首演, 這也是紀念王伯華誕辰80周年的重要劇碼。 王少華扮演的徐策唱念、身段極其繁重, 專家一致認為:“《徐策》慷慨悲歌, 忠義動人, 精緻、精煉、精彩, 為傳統劇碼傳承保護做了一個示範。 王少華基本功深厚, 比較完整地繼承了河北梆子老生唱腔, 並且體現了天津河北梆子在演唱藝術上的特點。 ”

本屆梅花獎終評階段,

在廣州進行了為期12天的競演, 最後評出15名獲獎演員。 劇院考慮到廣州的氣候和北方大不相同, 悶熱潮濕, 所以讓王少華提前到當地適應氣候。 王少華到了廣州之後幾乎是下雨、悶熱交替出現, 他每天在最熱的時候到公園跑步, 堅持了幾天之後逐漸適應了當地的氣候。 演出當天, 王少華唱、念、做、表、舞, 帽翅功、水袖功等表現精彩, 受到當地觀眾的熱情歡迎。 《徐策》這個劇碼有大段的唱腔和繁重的身段, 這本身就是對演員的一個極大考驗, 再加上氣候因素, 給演員造成了更大的困難, 用王少華自己的話說, 這是他排演《徐策》以來最辛苦的一次演出。 他還興奮地說:“這次廣州之行得到梅花獎, 離不開全院同仁的支持,
我會繼續為觀眾排演更多好戲, 為河北梆子發揚光大而努力前行。 ”(翟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