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江湖中依然流傳著他們的名號:徐克電影中“角色名稱”特點揭秘

袁和平與徐克, 兩位武俠宗師聯手打造的《奇門遁甲》, 大概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之一。 不為別的, 徐克與袁和平好久不見的聯手, 昔日經典重新演繹, 有望啟動如今疲憊的武俠片市場, 作為徐克的粉絲, 我會亂說嗎?

關於這部《奇門遁甲》, 除了一款先導海報之外依舊“猶抱琵琶半遮面”, 只有一個簡單的劇情簡介, 讓人望眼欲穿:

在一個妖孽橫行、亂象頻生的時代, 世間即將面臨驚天浩劫。 為了世間安危, 江湖上的神秘組織“霧隱門”挺身而出, 其成員諸葛青雲、鐵蜻蜓等個個身懷絕技。 新晉捕快刀宜長和身世不明的少女小圓也被意外地捲入這個組織, 一行人的奇幻冒險旅程就此展開。 殊不知, 前所未見的危機正等著他們…

作為電影的編劇, 徐克為《奇門遁甲》打造了一個充滿大隱於市且充滿豪情的江湖, 單單從簡介中透露的幾位角色就能看出,

諸葛青雲、鐵蜻蜓、刀宜長以及花想容等等, 從這些奇妙而飄逸出塵的“武俠風格”名字上, 能夠看出在徐克的電影世界中, 虛構的是江湖恩仇, 洞察的則是世情人性。

從《黃飛鴻》中的鬼腳七、《蜀山傳》中的丹辰子、赤屍、乃至《通天帝國》中的裴東來、沙陀忠, 徐克電影中的有許多屬於他獨創的虛構角色一一成為經典, 這些極具個性化的人名取得簡直有如神來之筆。 本文則甄選出幾位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 從角色定位到人名, 來回憶一下徐克電影中不滅的江湖情懷。

徐克電影原創“人名”風格:古龍+金庸

作為新派武俠片的奠基人, 徐克的武俠世界不由得讓人與金庸、古龍兩位元武俠大師的作品聯繫起來。 在對人物的取名上, 金庸古龍二者風格差異極大。

比如金庸, 身上承載的更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澱, 在取名上更中正持平一些, 人名大多樸實敦厚, 四平八穩朗朗上口, 如韋小寶、楊過、張無忌、令狐沖, 帶有很強的質感和模擬性。

而古龍就不同了, 新武俠風格之下, 加之本人的浪子情懷,

所以他筆下的人名往往飄逸出塵, 極具詩意美感, 如楚留香、西門吹雪、花滿樓、葉孤城、花無缺、陸小鳳等等, 這些名字跟金庸筆下的比較, 就顯得虛幻了許多……

而二位的共同點, 就是不忘“掉書袋”, 各個都引用了許多古詩詞等傳統文化典故作為人名↓

如金庸取“靖康之變”的含義有了郭靖、楊康, 來自“語笑嫣然”的王語嫣、來自《漢書》“衡蘭芷若”的周芷若等等;古龍也有崔郊詩句“侯門一入深如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的蕭十一郎、以及來自王之渙《涼州詞》“一片孤城萬仞山”的葉孤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作為與金、古二位同期的武俠片導演, 徐克為自己作品取名字的風格, 或多或少地參考了兩位武俠大師風格, 且根據不同階段, 徐克的江湖快意恩仇, 縹緲多變, 到了後期追求務實、借物喻情, 徐克電影的“原創”人名, 集二者之大長, 或而模擬務實、或而飄逸出塵。 從某種觀點來說, 徐克武俠電影中的原創角色之名, 前期多數偏向于古龍的飄逸, 後期更多偏向于金庸的務實。

但更重要是,徐克電影這些“角色名稱”,都有來源,各自考據,絕非信手拈來。

且每一個名字,代表著一個角色的性格和定位。一個個朗朗上口的名字,留下的也是深入肌理的角色特徵,讓一個個角色,通過鮮明的人物形象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一下子被觀眾銘記。

不信?咱們一一列舉。

徐克電影“人名”小百科

知秋一葉

還記得小時候看《倩女幽魂2》中,一直以為張學友的角色是日本人,因為其名字很怪,“知秋一葉”。

對這個角色印象極為深刻,不僅僅因為奇怪的名字,而且在於其活潑開朗的性格,以及充滿悲劇性的結局。

“知秋一葉”的名字,來自《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代詩人唐庚的《文錄》也曾引唐人詩所言:“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知秋一葉,說的是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用在這個角色身上格外貼切。

張學友這個角色,身處於行屍走肉的亂世之中,自身保持一份江湖俠士的天真本色,是多麼的不易。就連迂腐的書生甯采臣都浸染到這個亂世的大染缸中,而知秋一葉只是憑藉著自身的鬼馬本色,讓自己成為趣致、無憂無慮的歡樂之人。

這樣的角色,其實是不存在的。沒有人可以在這個淤泥般的世界裡,保持著自身的清澈,那麼唯一的結局,就是遁出五行之外了。。。。結局知秋一葉元氣隨風而去,大概是這個天真的角色最好的歸宿了。

知秋一葉,這個亂世之中,與世隔絕的活寶,從出場就註定了他的結局。

猿飛日月&服部千軍

這二位可是真正的日本人,在徐克的《東方不敗》中出場,依舊是徐克原創,兩位來自扶桑的忍術高手。

“猿飛”與“服部”,兩位的姓氏,都是來自日本鼎鼎大名的忍者家族。

★猿飛佐助,忍者真田十勇士之首,看過《火影忍者》的都會瞭解。一位最富有傳奇性的忍者。同他的名字一樣,他有象猿猴一樣在樹上攀援飛躍的本領,來去無蹤。

★服部半藏,德川氏麾下的武士一族,“半藏”一名是服部家用來代代相傳的名號,又名“鬼半藏”。

而到了《東方不敗》中,兩位武士家族的後人“來到”中國,姓氏之後,卻又配以非常中國化的名字,這樣的搭配在日本是不會出現的,反倒被徐克“洋為中用”。

猿飛日月,其極富標籤化的姓氏之後,用“日月”代表乾坤,錢嘉樂飾演的這個角色,身形飄忽、性格詭辯、招法怪異,在長草間如風般掠過,如古龍小說中的高漸飛,這個名字很有畫面感。

而李子雄飾演的服部千軍,保留了姓氏,卻取消了服部家族代代相傳的名號,取了一個“千軍”的名字,代表了千軍萬馬。電影中他與東方不敗合作,換取讓東方不敗幫他複國,很有可能由於服部家族與豐臣秀吉之間出現極大的矛盾,從而避禍中原,但“千軍”的名字,卻象徵著他打算逐鹿中原的野心。

鬼腳七

《黃飛鴻》系列中,戾氣頗重卻又呆傻憨厚的鬼腳七,腿法無敵,卻又落得個瘸腿形,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鬼腳七”這個名字,是徐克創作該角色一個小噱頭。“鬼腳七”來源於“高腳七”,這個字眼是昔日粵語比較常見的人名外號、帶有貶義,“高腳七、大頭六”指的是一個傻大個,一個大頭笨,都是形容人呆傻,相當於我們如今的“傻缺、呆瓜”這類罵人的代號。

在上世紀60年代紅極一時的粵語口水歌——鄭君綿的《賭仔自歎》中就有“高腳七、一隻大頭六。二三更瓜老襯 輸到我木”的歌詞,這首歌後來被多人翻唱,包括《家有喜事》中的周星馳。

徐克在《黃飛鴻3》中借用這個諢號,篡改了第一個字,變成了“鬼腳七”,這個角色本身就是趙天霸手下的一個奴才,相貌醜陋,憑藉著腿法無敵成為後者的金牌打手,而腿斷之後更是被趙天霸如狗一般拋棄,落得個險些慘死街頭。就是這樣一個誰見了都能踩兩腳的角色,用一句罵人的代號為其命名,一方面表明了其低下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撈偏門的“鬼腳”無敵,對比黃飛鴻的“無影腳”。

當然,這個角色被黃飛鴻收留,顯示出其淳樸憨厚以及鐵血得意一面,這樣一個改邪歸正的角色,仍然保留著一個“下等人”的諢號,這個名字與其自身性格完全相反,而舉止卻又那樣的符合該名字特點,怎能不讓人印象深刻呢?

玄天宗&丹辰子

《蜀山傳》是徐克在《奇門遁甲》之前,最具東方奇幻色彩的一部寫意武俠大作。

比起改編自還珠樓主《新蜀山劍俠傳》的前作,《蜀山傳》幾乎完全來自于徐克的原創,其角色名字也是頗有意境之感。就拿兩位主角玄天宗與丹辰子來說,在《百家姓》裡絕對找不到這些姓氏,卻與如今的仙神小說中的命名方式類似,追求縹緲之感。

玄天宗,玄者,奧也,“玄天”,泛指上天,“玄天宗”三個字,代表了這位就是天上的神仙,而是還是一個首領。所以在與孤月大師的情感糾葛中,最終能夠度過情關,在天上孤獨一生。

丹辰子,名字就有意思了。“丹辰”是靈丹妙藥的意思,丹辰集天地之靈氣煉製而成,一顆靈丹便可使人長生不老,這樣的命名內核,說明丹辰子還是一名凡人,追求的還是諸如“長生不老”這樣的意境,所以他才會被“赤屍神君”這具行屍走肉用虛情假意迷惑。

幽泉血魔,是電影中虛構的邪靈,綜合了《蜀山劍俠傳》中諸多邪惡反派的特性,如綠袍老祖的乖戾殘暴,萬載寒蜁的幻術神通,當然還有血神子鄭隱的邪魅等等。

PS,這位人形是洪金寶客串的,這位在片中一人分飾兩角,白眉和幽泉血魔,“自己打自己”。

裴東來&沙陀忠

進入新世紀之後,除去《蜀山傳》,徐克的電影角色之名,更加偏于務實和考究,就拿《狄仁傑》系列的兩部作品來說,裴東來與沙陀忠,名字少了一分昔日的江湖寫意,多了一種現實的駁雜。

《狄仁傑通天帝國》中,鄧超飾演的裴東來,名字非常大氣,其名字取自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的典故“紫氣東來”,角色之名似登高台,胸藏溝壑,東風漸至,我自巋然。

而鄧超的形象,無論是獨特的造型和生猛淩厲的個性,手持短鉞,身背暗器數把,殺氣外露。他借助周身上下的武器耀武揚威,與劉德華的飾演的狄仁傑形成鮮明的對比。裴東來以動襯托狄仁傑的靜,自己莽撞冒失突出後者的沉著冷靜。這個名字代表了角色的形象,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理寺少卿。

而沙陀忠的又是另一個極端,“沙陀”這個名字,代表了其來自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沙陀族,作為少數民族,當時漢人對沙陀政權和契丹政權採取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對於契丹的打壓和消極,對於沙陀卻是積極的扶持,這就導致沙陀人當時跟唐人的關係很近,已經融合為唐朝的一部分。

所以才會有了該角色對唐朝“忠義”的形象,也就是《神都龍王》裡林更新飾演的沙陀忠,是狄仁傑最信任的夥伴。

但在《通天帝國》中,這個角色為什麼反水了呢?很簡單,因為武則天取代了李唐,沙陀人效忠的可是唐朝哦!如果明白沙陀人與唐朝的歷史關係,對於沙陀忠這個角色的定位,自然一目了然。

尉遲真金&銀睿姬

《神都龍王》中馮紹峰飾演的尉遲真金與裴東來很像,同為大理寺少卿,“尉遲”這個名字,代表了其鮮卑族的血統,因此他在片中以紅發碧眼造型示人;“真金”言簡意賅,“真金不怕火煉”嘛。

其實這個名字帶有一定的諷刺意味,這個角色太自命清高了,自以為是閱人無數,沒想到在一個花魁銀睿姬面前,卻顯示出其性格弱點,用徐克的話來形容:“這是一個大處男”。

他不擅長跟女性打交道,反而用很鋒芒很銳氣的神態,以掩蓋內心的忐忑,不是一個冷血孤傲的大官,他也有弱點,會對女孩有愛慕。從這一點,這位“真金”先生,卻被“銀睿”降服。

寫意江湖還是務實考究?《奇門遁甲》“人名”猜想

徐克為自己的作品,所原創的各個名字,都是那樣的令人印象深刻,而且絕非信手拈來,每一個名字,都是與角色的個性和定位息息相關。

那麼到了《奇門遁甲》之中,雖然電影的故事不顯山不露水,但從角色名稱上,依稀可以從徐克對角色取名字的方式上,探究角色的個性與特點,簡單預測一下這些角色在電影中的定位。

諸葛青雲

大鵬飾演的諸葛青雲,實際上是徐克致敬了昔日武俠小說泰斗張建新,他寫武俠小說的筆名就是“諸葛青雲”,與古龍、司馬翎、臥龍生並稱臺灣武俠四大家。

諸葛青雲的特點,他雖不寫飛劍俠客、神魔鬥法,卻另有奇妙,更具魔幻、奇異的色彩。寫景狀物、人物塑造、奇禽怪獸與玄功秘藝等等頗得還珠樓主的神韻,另一個風格就是“擅寫情事”,“情”到了諸葛青雲手中,更顯恣肆浪幔,更顯風流多元。而其小說筆下多數事件,都是由情而來,猙獰恐怖也是因“情”而生,所謂荼毒生靈者也是“由情生孽”。

那麼《奇門遁甲》中這位諸葛青雲,我們可以大致推斷一番:霧隱門的諸葛青雲,在武俠江湖中攪動風雲,並不代表著武藝高強,其實更像說文解字者,更有可能是一個智囊類的角色,卻難過“情關”,電影故事或由情而起。

作為一個重要的角色,諸葛青雲這個名字,是否代表了該片的風格呢?結合《奇門遁甲》的片名,如武俠名家諸葛青雲那樣,追求玄功秘藝與連環神機,奇幻多彩,亦幻亦真,展現的是一幅奇思妙想的江湖畫卷

鐵蜻蜓

倪妮飾演的鐵蜻蜓,這個名字很有意思。

作為一名女性角色,鐵蜻蜓這個外號,可能代表了其賴以成名的暗器,就像“血滴子”、“鐵蒺藜”那樣。而“蜻蜓”作為女子的名稱,也有著“清水明鏡、亭亭玉立”之感。或者借用“蜻蜓點水”也代表了其輕功蓋世。

這個謎一般的角色,選擇了一個清新中帶有江湖氣息的名字,或許可以從唐代劉禹錫《春詞》中“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的詩句中,推測角色的特點。這首詩描寫一位宮女扮好新妝卻無人賞識,只能百無聊賴地獨自數花朵解悶,引得蜻蜓飛上頭來的別致情景。

輕盈的蜻蜓,之前卻有“鐵”字,不勝幽怨,就像《春詞》中的那位少女,難道這是一個悲劇性的角色嗎?

花想容

“花想容”的名字,出處非常明顯,來自於李白的《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這首詩是形容楊貴妃,以牡丹花比楊貴妃的美豔,見雲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豔,見花之豔麗想人之容貌照人。

好吧“花想容”這個名字,代表一個豔麗芬芳的女子,扮演者就是柳岩。不過以徐克的想像力也許並不止于美麗妖豔而已,至於還會發展成什麼路數,就要到時候才知道了。

霧隱門老大

為霧隱門頭領,由伍佰飾演,這也是徐克自《順流逆流》之後與伍佰的二度合作。這個角色很有意思,名字就叫做“霧隱門老大”。

不要以為這就是徐克對一個角色,乃至角色名稱的敷衍。縱觀《奇門遁甲》,徐克編寫的這個故事很有當年新武俠時期的感覺,而且角色定位也與臺灣“武俠四大家”的風格很像。飄逸奇妙,光怪陸離。

越是高深莫測的角色,其名字就越普通,比如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裡百曉生兵器譜排行第一的,叫做“孫老頭”。溫里安《群龍之首》中武功最高的,叫做“關七”。事實上,作為配角,越是這種看似很普通的名字,越能體現出該角色不出於世的功力。

作為《奇門遁甲》的什麼門派,霧隱門高手如雲,而他們的首領,簡單被稱為“霧隱門老大”,神秘而莫測

刀宜長與小圓

刀宜長與小圓,是兩位作為外來人士而進入霧隱門,他們的名字與霧隱門幾大高手有著明顯的區別。

李治廷飾演的刀宜長是一名年輕的捕快,這個名字言簡意賅。

捕快用刀,刀越長越能殺敵,“刀宜長”就像當年的猿飛日月、鬼腳七那樣,很有畫面感的角色,也代表了其血氣方剛的性格特徵。

周冬雨飾演的小圓,名字好似古龍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動感、活潑、甜美……

小圓這個名字一看就是可愛的鄰家女生,來自于江湖之外。聯繫起來周冬雨的形象,小圓這個名字一定是徐克笑著給其命名的,唯恐其不美不雅,更為隨意。讓人聯想起古龍筆下那些多彩的紅顏之色:蘇櫻、丁靈琳、紅袖、朱七七、鐵心蘭、林仙兒、田思思……

結語

說了這麼多,全都是憑空猜測,只是根據徐克在自己的作品中,為角色命名的特點,對角色定位的推測,究竟能有多少“命中目標”的猜測,還要等待電影公映之後,再來回頭審視。

但是作為一部奇幻武俠,《奇門遁甲》不僅僅限於這些頗有意境和指代作用的人名,徐克與袁和平的再度聯手,一個編劇並監製,一個導演並動作指導,二者上一回如此合作,還要追溯到《黃飛鴻之鐵馬騮》。當年袁和平在1982年憑藉老版《奇門遁甲》創立武俠電影中的“天師門”,以玄幻+武俠這類配置,配合腦洞大開的“神機術”,民俗玄學風味濃厚,再加上神話元素的引入,才是這部電影的最大看點。

如今徐克與袁和平再度合作,一個個別致而又風格熟悉的角色名稱建立,定義不一樣的奇幻武俠片,果真玄妙。

但更重要是,徐克電影這些“角色名稱”,都有來源,各自考據,絕非信手拈來。

且每一個名字,代表著一個角色的性格和定位。一個個朗朗上口的名字,留下的也是深入肌理的角色特徵,讓一個個角色,通過鮮明的人物形象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一下子被觀眾銘記。

不信?咱們一一列舉。

徐克電影“人名”小百科

知秋一葉

還記得小時候看《倩女幽魂2》中,一直以為張學友的角色是日本人,因為其名字很怪,“知秋一葉”。

對這個角色印象極為深刻,不僅僅因為奇怪的名字,而且在於其活潑開朗的性格,以及充滿悲劇性的結局。

“知秋一葉”的名字,來自《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代詩人唐庚的《文錄》也曾引唐人詩所言:“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知秋一葉,說的是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用在這個角色身上格外貼切。

張學友這個角色,身處於行屍走肉的亂世之中,自身保持一份江湖俠士的天真本色,是多麼的不易。就連迂腐的書生甯采臣都浸染到這個亂世的大染缸中,而知秋一葉只是憑藉著自身的鬼馬本色,讓自己成為趣致、無憂無慮的歡樂之人。

這樣的角色,其實是不存在的。沒有人可以在這個淤泥般的世界裡,保持著自身的清澈,那麼唯一的結局,就是遁出五行之外了。。。。結局知秋一葉元氣隨風而去,大概是這個天真的角色最好的歸宿了。

知秋一葉,這個亂世之中,與世隔絕的活寶,從出場就註定了他的結局。

猿飛日月&服部千軍

這二位可是真正的日本人,在徐克的《東方不敗》中出場,依舊是徐克原創,兩位來自扶桑的忍術高手。

“猿飛”與“服部”,兩位的姓氏,都是來自日本鼎鼎大名的忍者家族。

★猿飛佐助,忍者真田十勇士之首,看過《火影忍者》的都會瞭解。一位最富有傳奇性的忍者。同他的名字一樣,他有象猿猴一樣在樹上攀援飛躍的本領,來去無蹤。

★服部半藏,德川氏麾下的武士一族,“半藏”一名是服部家用來代代相傳的名號,又名“鬼半藏”。

而到了《東方不敗》中,兩位武士家族的後人“來到”中國,姓氏之後,卻又配以非常中國化的名字,這樣的搭配在日本是不會出現的,反倒被徐克“洋為中用”。

猿飛日月,其極富標籤化的姓氏之後,用“日月”代表乾坤,錢嘉樂飾演的這個角色,身形飄忽、性格詭辯、招法怪異,在長草間如風般掠過,如古龍小說中的高漸飛,這個名字很有畫面感。

而李子雄飾演的服部千軍,保留了姓氏,卻取消了服部家族代代相傳的名號,取了一個“千軍”的名字,代表了千軍萬馬。電影中他與東方不敗合作,換取讓東方不敗幫他複國,很有可能由於服部家族與豐臣秀吉之間出現極大的矛盾,從而避禍中原,但“千軍”的名字,卻象徵著他打算逐鹿中原的野心。

鬼腳七

《黃飛鴻》系列中,戾氣頗重卻又呆傻憨厚的鬼腳七,腿法無敵,卻又落得個瘸腿形,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鬼腳七”這個名字,是徐克創作該角色一個小噱頭。“鬼腳七”來源於“高腳七”,這個字眼是昔日粵語比較常見的人名外號、帶有貶義,“高腳七、大頭六”指的是一個傻大個,一個大頭笨,都是形容人呆傻,相當於我們如今的“傻缺、呆瓜”這類罵人的代號。

在上世紀60年代紅極一時的粵語口水歌——鄭君綿的《賭仔自歎》中就有“高腳七、一隻大頭六。二三更瓜老襯 輸到我木”的歌詞,這首歌後來被多人翻唱,包括《家有喜事》中的周星馳。

徐克在《黃飛鴻3》中借用這個諢號,篡改了第一個字,變成了“鬼腳七”,這個角色本身就是趙天霸手下的一個奴才,相貌醜陋,憑藉著腿法無敵成為後者的金牌打手,而腿斷之後更是被趙天霸如狗一般拋棄,落得個險些慘死街頭。就是這樣一個誰見了都能踩兩腳的角色,用一句罵人的代號為其命名,一方面表明了其低下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撈偏門的“鬼腳”無敵,對比黃飛鴻的“無影腳”。

當然,這個角色被黃飛鴻收留,顯示出其淳樸憨厚以及鐵血得意一面,這樣一個改邪歸正的角色,仍然保留著一個“下等人”的諢號,這個名字與其自身性格完全相反,而舉止卻又那樣的符合該名字特點,怎能不讓人印象深刻呢?

玄天宗&丹辰子

《蜀山傳》是徐克在《奇門遁甲》之前,最具東方奇幻色彩的一部寫意武俠大作。

比起改編自還珠樓主《新蜀山劍俠傳》的前作,《蜀山傳》幾乎完全來自于徐克的原創,其角色名字也是頗有意境之感。就拿兩位主角玄天宗與丹辰子來說,在《百家姓》裡絕對找不到這些姓氏,卻與如今的仙神小說中的命名方式類似,追求縹緲之感。

玄天宗,玄者,奧也,“玄天”,泛指上天,“玄天宗”三個字,代表了這位就是天上的神仙,而是還是一個首領。所以在與孤月大師的情感糾葛中,最終能夠度過情關,在天上孤獨一生。

丹辰子,名字就有意思了。“丹辰”是靈丹妙藥的意思,丹辰集天地之靈氣煉製而成,一顆靈丹便可使人長生不老,這樣的命名內核,說明丹辰子還是一名凡人,追求的還是諸如“長生不老”這樣的意境,所以他才會被“赤屍神君”這具行屍走肉用虛情假意迷惑。

幽泉血魔,是電影中虛構的邪靈,綜合了《蜀山劍俠傳》中諸多邪惡反派的特性,如綠袍老祖的乖戾殘暴,萬載寒蜁的幻術神通,當然還有血神子鄭隱的邪魅等等。

PS,這位人形是洪金寶客串的,這位在片中一人分飾兩角,白眉和幽泉血魔,“自己打自己”。

裴東來&沙陀忠

進入新世紀之後,除去《蜀山傳》,徐克的電影角色之名,更加偏于務實和考究,就拿《狄仁傑》系列的兩部作品來說,裴東來與沙陀忠,名字少了一分昔日的江湖寫意,多了一種現實的駁雜。

《狄仁傑通天帝國》中,鄧超飾演的裴東來,名字非常大氣,其名字取自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的典故“紫氣東來”,角色之名似登高台,胸藏溝壑,東風漸至,我自巋然。

而鄧超的形象,無論是獨特的造型和生猛淩厲的個性,手持短鉞,身背暗器數把,殺氣外露。他借助周身上下的武器耀武揚威,與劉德華的飾演的狄仁傑形成鮮明的對比。裴東來以動襯托狄仁傑的靜,自己莽撞冒失突出後者的沉著冷靜。這個名字代表了角色的形象,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理寺少卿。

而沙陀忠的又是另一個極端,“沙陀”這個名字,代表了其來自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沙陀族,作為少數民族,當時漢人對沙陀政權和契丹政權採取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對於契丹的打壓和消極,對於沙陀卻是積極的扶持,這就導致沙陀人當時跟唐人的關係很近,已經融合為唐朝的一部分。

所以才會有了該角色對唐朝“忠義”的形象,也就是《神都龍王》裡林更新飾演的沙陀忠,是狄仁傑最信任的夥伴。

但在《通天帝國》中,這個角色為什麼反水了呢?很簡單,因為武則天取代了李唐,沙陀人效忠的可是唐朝哦!如果明白沙陀人與唐朝的歷史關係,對於沙陀忠這個角色的定位,自然一目了然。

尉遲真金&銀睿姬

《神都龍王》中馮紹峰飾演的尉遲真金與裴東來很像,同為大理寺少卿,“尉遲”這個名字,代表了其鮮卑族的血統,因此他在片中以紅發碧眼造型示人;“真金”言簡意賅,“真金不怕火煉”嘛。

其實這個名字帶有一定的諷刺意味,這個角色太自命清高了,自以為是閱人無數,沒想到在一個花魁銀睿姬面前,卻顯示出其性格弱點,用徐克的話來形容:“這是一個大處男”。

他不擅長跟女性打交道,反而用很鋒芒很銳氣的神態,以掩蓋內心的忐忑,不是一個冷血孤傲的大官,他也有弱點,會對女孩有愛慕。從這一點,這位“真金”先生,卻被“銀睿”降服。

寫意江湖還是務實考究?《奇門遁甲》“人名”猜想

徐克為自己的作品,所原創的各個名字,都是那樣的令人印象深刻,而且絕非信手拈來,每一個名字,都是與角色的個性和定位息息相關。

那麼到了《奇門遁甲》之中,雖然電影的故事不顯山不露水,但從角色名稱上,依稀可以從徐克對角色取名字的方式上,探究角色的個性與特點,簡單預測一下這些角色在電影中的定位。

諸葛青雲

大鵬飾演的諸葛青雲,實際上是徐克致敬了昔日武俠小說泰斗張建新,他寫武俠小說的筆名就是“諸葛青雲”,與古龍、司馬翎、臥龍生並稱臺灣武俠四大家。

諸葛青雲的特點,他雖不寫飛劍俠客、神魔鬥法,卻另有奇妙,更具魔幻、奇異的色彩。寫景狀物、人物塑造、奇禽怪獸與玄功秘藝等等頗得還珠樓主的神韻,另一個風格就是“擅寫情事”,“情”到了諸葛青雲手中,更顯恣肆浪幔,更顯風流多元。而其小說筆下多數事件,都是由情而來,猙獰恐怖也是因“情”而生,所謂荼毒生靈者也是“由情生孽”。

那麼《奇門遁甲》中這位諸葛青雲,我們可以大致推斷一番:霧隱門的諸葛青雲,在武俠江湖中攪動風雲,並不代表著武藝高強,其實更像說文解字者,更有可能是一個智囊類的角色,卻難過“情關”,電影故事或由情而起。

作為一個重要的角色,諸葛青雲這個名字,是否代表了該片的風格呢?結合《奇門遁甲》的片名,如武俠名家諸葛青雲那樣,追求玄功秘藝與連環神機,奇幻多彩,亦幻亦真,展現的是一幅奇思妙想的江湖畫卷

鐵蜻蜓

倪妮飾演的鐵蜻蜓,這個名字很有意思。

作為一名女性角色,鐵蜻蜓這個外號,可能代表了其賴以成名的暗器,就像“血滴子”、“鐵蒺藜”那樣。而“蜻蜓”作為女子的名稱,也有著“清水明鏡、亭亭玉立”之感。或者借用“蜻蜓點水”也代表了其輕功蓋世。

這個謎一般的角色,選擇了一個清新中帶有江湖氣息的名字,或許可以從唐代劉禹錫《春詞》中“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的詩句中,推測角色的特點。這首詩描寫一位宮女扮好新妝卻無人賞識,只能百無聊賴地獨自數花朵解悶,引得蜻蜓飛上頭來的別致情景。

輕盈的蜻蜓,之前卻有“鐵”字,不勝幽怨,就像《春詞》中的那位少女,難道這是一個悲劇性的角色嗎?

花想容

“花想容”的名字,出處非常明顯,來自於李白的《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這首詩是形容楊貴妃,以牡丹花比楊貴妃的美豔,見雲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豔,見花之豔麗想人之容貌照人。

好吧“花想容”這個名字,代表一個豔麗芬芳的女子,扮演者就是柳岩。不過以徐克的想像力也許並不止于美麗妖豔而已,至於還會發展成什麼路數,就要到時候才知道了。

霧隱門老大

為霧隱門頭領,由伍佰飾演,這也是徐克自《順流逆流》之後與伍佰的二度合作。這個角色很有意思,名字就叫做“霧隱門老大”。

不要以為這就是徐克對一個角色,乃至角色名稱的敷衍。縱觀《奇門遁甲》,徐克編寫的這個故事很有當年新武俠時期的感覺,而且角色定位也與臺灣“武俠四大家”的風格很像。飄逸奇妙,光怪陸離。

越是高深莫測的角色,其名字就越普通,比如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裡百曉生兵器譜排行第一的,叫做“孫老頭”。溫里安《群龍之首》中武功最高的,叫做“關七”。事實上,作為配角,越是這種看似很普通的名字,越能體現出該角色不出於世的功力。

作為《奇門遁甲》的什麼門派,霧隱門高手如雲,而他們的首領,簡單被稱為“霧隱門老大”,神秘而莫測

刀宜長與小圓

刀宜長與小圓,是兩位作為外來人士而進入霧隱門,他們的名字與霧隱門幾大高手有著明顯的區別。

李治廷飾演的刀宜長是一名年輕的捕快,這個名字言簡意賅。

捕快用刀,刀越長越能殺敵,“刀宜長”就像當年的猿飛日月、鬼腳七那樣,很有畫面感的角色,也代表了其血氣方剛的性格特徵。

周冬雨飾演的小圓,名字好似古龍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動感、活潑、甜美……

小圓這個名字一看就是可愛的鄰家女生,來自于江湖之外。聯繫起來周冬雨的形象,小圓這個名字一定是徐克笑著給其命名的,唯恐其不美不雅,更為隨意。讓人聯想起古龍筆下那些多彩的紅顏之色:蘇櫻、丁靈琳、紅袖、朱七七、鐵心蘭、林仙兒、田思思……

結語

說了這麼多,全都是憑空猜測,只是根據徐克在自己的作品中,為角色命名的特點,對角色定位的推測,究竟能有多少“命中目標”的猜測,還要等待電影公映之後,再來回頭審視。

但是作為一部奇幻武俠,《奇門遁甲》不僅僅限於這些頗有意境和指代作用的人名,徐克與袁和平的再度聯手,一個編劇並監製,一個導演並動作指導,二者上一回如此合作,還要追溯到《黃飛鴻之鐵馬騮》。當年袁和平在1982年憑藉老版《奇門遁甲》創立武俠電影中的“天師門”,以玄幻+武俠這類配置,配合腦洞大開的“神機術”,民俗玄學風味濃厚,再加上神話元素的引入,才是這部電影的最大看點。

如今徐克與袁和平再度合作,一個個別致而又風格熟悉的角色名稱建立,定義不一樣的奇幻武俠片,果真玄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