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脫掉一層皮,就有新希望——來自永安煤業的去產能樣本調查

永安煤業嚴把煤礦安全操作規程管理。 圖為礦工規範操作運煤車。

“去年, 集團又關閉5對礦井。 未來, 煤炭產能還將繼續壓縮。 ”福能集團董事長林金本在煤炭行業摸爬滾打30多年,

對煤炭產業面臨的複雜形勢, 有著清醒的認識。

要說去產能壓力最大的產業, 煤炭肯定是其中之一。

截至去年底, 福能集團共關閉7對礦井, 關停落後產能174萬噸/年, 煤炭板塊的經營規模占集團總規模的比重, 已由“十二五”初期的77.9%下降至去年的7.13%。 在去產能的背後, 煤炭產業如何降本增益、轉型升級?如何妥善安置大量富餘人員?這都是亟待解答的問題。

記者走進永安煤業公司, 試圖探尋一個煤炭去產能樣本的點點滴滴。

“哪怕脫層皮, 都要去產能”

煤炭“黃金十年”過去了。

自2013年以來, 煤炭價格一路下跌。 特別是去年, 煤炭價格出現斷崖式下滑, 與高峰時期相比, 當前煤價已下跌一半。

今年一季度, 形勢更為嚴峻, 噸煤價格同比又降93元。

福建並非產煤大省, 市場傳導而至的去產能壓力, 究竟如何?

“非常大。 ”永安煤業總經理黃金平沒有絲毫猶豫。 “根本原因就在於, 福建煤礦規模小, 資源條件差。 這就導致生產工藝沒辦法實現大突破。 北方大型煤礦早已採用機械式作業, 但咱們的主要採煤方式, 還是簡單、原始、落後的炮采法, 勞動力密集, 生產成本高, 市場競爭力不足。 ”

同時, 福建煤炭產業遭遇“南北夾擊”之困。 北方大礦的低成本煤自不必說, 還有澳大利亞進口煤的衝擊。 黃金平說, 到廈門港的澳大利亞煤炭, 運費已從每噸40多美元跌到7美元。

永安煤業沒有坐等外部環境與形勢的改變。 2014年下半年, 公司果斷提出“做實減法”的應對之策。

這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提出“做減法”的時間, 早了半年。

“哪怕脫層皮, 都要去產能。 ”黃金平說。

2014年, 公司關閉加福煤礦, 其餘礦井關閉和減少采區9個、採掘作業點58個。 去年, 在關停元沙煤礦的同時, 關閉7個低效能采區, 控制或停止灰分高、單價高、效率低的工作面生產26個。 據統計, 過去兩年, 關閉礦井去產能達39萬噸, 別的礦井減少產量逾20萬噸。

今年, 東坑仔礦井的20萬噸年產能亦將關閉, 整個永安煤業將只保留下9對礦井。

對當前核定產能201萬噸的一家煤業公司而言, 這部分產能已是相當之大。

“降成本不單單是數字問題”

去年, 永安煤業產出噸煤的礦井責任製成本同比下降27.11元, 降幅10%以上。 作為國企, 這一成本已與民營小煤礦基本持平。

還要降!

3月30日, 永安煤業召開職代會, 確定今年新的責任製成本下降目標。 最高74元, 平均三四十元。

“這不是憑空算出來的, 而是根據市場壓力倒算回去, 倒逼每個工藝細節最大限度挖掘降成本的潛力。 ”黃金平說。

“狹路相逢勇者勝, 市場不相信眼淚。 ”這是黃金平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永安煤業如何闖出一條降成本的路子?

2014年底, 按集團要求, 公司靠前指揮, 用不足一月, 就完成永安煤業公司、上京分公司和廣元礦區管委會三個機關的重組, 並將機關辦公從永安城區搬至上京。 僅此一項, 每年就可節省管理費用300萬元。 同時, 自加壓力, 生活物資供應總站、土建辦撤銷, 物業公司、運銷公司、物供公司、供電所等機構整合,

目標就一個字, “省”!

生產環節能做的文章更大。

“以前效益好, 生產上講究的是‘點多面廣戰線長’。 ”黃金平說, 現在要優化生產佈局, 算投入產出比, 適度集中到可控範圍內進行佈局作業。

歸結起來就一句話——優質煤多采, 劣質煤少采, 無效益煤不采。

仙亭礦, 是永安煤業控本的排頭兵。 但最新的職代會, 仍給其下達降低9元成本的指標。 “降成本不單單是數字問題, 更關係到理念和意識。 ”礦長蘇金尾說, “公司定的是9塊錢, 但隨著礦井拓展, 排水、通風等成本增加, 實際內部要消化20塊錢以上才能實現目標。 ”

可蘇金尾的辦法還真不少——

分倉分儲。 通過現有的皮帶運輸系統, 對不同品質的產品分類倉儲, 降低售煤時的篩選、配比成本。

減人提效。 除生產一線外的崗位儘量推行一人多崗。去年初,水泵房、空壓機房兩套無人值守系統就減員8人。

節約耗材。去年,噸煤節約生產材料消耗3.8元,今年要達5元。

控制萬噸掘進率。去年,公司定的計畫是掘進476米,結果只用了447米,今年仍要比計畫減少20米以上。

提高工效。一個採煤隊每月平均單產3000噸,在省內已是先進水準。但還不夠,今年將再提高幾十噸。

蘇金尾說,這些辦法,都將通過層層分解落實、績效工資改革等來推動落實。

仙亭礦並非個例。去年,池坪礦減虧1000多萬元,東坑仔礦減虧500多萬元……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成本管理“吃幹榨盡”,是“摳”出來的。去年,永安煤業的煤炭主業不僅沒有出現虧損,還略有微利。

“去產能,關鍵的是要解決人的問題”

在永安煤業黨委書記吳清煙看來,“去產能,關鍵的是要解決人的問題”。

一來,產能一壓縮,勢必出現大量富餘人員;二來,永安煤業的成本構成中,人工成本高達55%,降本就要減員。

過去兩年,永安煤業累計減員超1300人,將在崗職工壓至5800多人。按公司“十三五”關井壓產的計畫,僅今年還要再減員1000人以上。

做人的減法,是件難事。

永安煤業定下兩條減員原則:一方面,一線儘量不動,二線、三線為減員重點;另一方面,區別對待,讓年輕的員工“走出去”,把年紀大的員工養起來,讓留下來的員工活得好一些。

公司出臺一項舉措,年齡在35歲以下的員工,合同到期的將不再續簽,除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外,另發放創業激勵金,封頂2萬元;對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員工,發放創業激勵金的封頂數額,則提升至3萬元。

同時,鼓勵員工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參加福能集團權屬企業和社會單位的招聘,實現再就業。

去年10月,小華礦機電技術員蘇永洪成功應聘到集團權屬的石獅熱電公司;11月,水井坑礦採礦技術員陳楠通過三明國能投資有限公司的面試,成為負責安全監察工作的管理人員。如今,像這樣的轉型,在永安煤業已有數十例。

“走出去”是雙贏。去年,公司在崗人員減少612人,噸煤工資成本同比下降6.34元。

讓留下來的更好,永安煤業從最基礎、最根本的安全抓起。

“過去,安全培訓都是請外人講,效果不理想。”吳清煙說,現在,請班組長互動式上課,講的就是身邊的案例,生動鮮活。

按規定,每個班組長每年要講12個課題,還要接受台下員工的互動提問。這就要求班組長會學習、會總結,而且聽眾物件從自己班組的員工,擴大到礦上所有的員工,“這樣的安全,實實在在”。

“無力改變市場,唯有改變自己”

“無力改變市場,唯有改變自己。”黃金平說。

量身定制的差異化策略,成為主攻方向之一。

燃料煤、原料煤,二者一字之差,卻可能面臨迥異的市場待遇。仙亭礦的煤質獨特,尤其適宜用作化工原料煤。而在永安,就有一位元大客戶——智勝化工,對仙亭礦的煤情有獨鍾。

“盯住智勝化工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生產和行銷,就能鎖住市場。”蘇金尾說。

事實證明,智勝化工生產的原料煤中,若來自仙亭礦的煤配比占到70%,就可實現效率最高、效益最好。

粗略計算,仙亭礦產出的粉煤,80%到90%銷往智勝化工,且噸煤售價還比普通煤高出20多元。

市場的摔打,歷練出敏銳的嗅覺。蘇金尾還發現,塊煤比粉煤的價格要好。於是,去年礦上開採的塊煤比2014年多出6000噸,達6萬噸,比賣粉煤多賺回百來萬元的附加值。

正因如此,去年仙亭礦逆勢實現盈利1000多萬元,豎起增效的標杆。

定制,賦予產品更強的拓展力。永安煤業向華潤爭取建福水泥配煤試燒,並獲成功,穩定水泥煤市場;新開發福建金沙等用戶,恢復福建三農的煤炭調運,實現增量5萬多噸……聚沙成塔,量亦可觀。

“黃金十年”雖已過去,但彼時的積累是可貴的財富。在壓縮煤炭產銷時,永安煤業投資裝機容量近6000千瓦的小水電,並參股泉州南浦電廠,使公司去年實現盈利1.2億元。黃金平認為,是這些及時投資的新產業,才讓公司實現多元經營,在煤炭一路下行的情況下,迎來新增長點。

未來,投資新項目仍將是永安煤業轉型增效的重要議程之一。“比如,永安正考慮發展石墨開採、加工等產業鏈,我們在礦產開採、前段加工環節有絕對優勢,能無縫對接,這或許可成為轉型的新路徑。”黃金平說。

除生產一線外的崗位儘量推行一人多崗。去年初,水泵房、空壓機房兩套無人值守系統就減員8人。

節約耗材。去年,噸煤節約生產材料消耗3.8元,今年要達5元。

控制萬噸掘進率。去年,公司定的計畫是掘進476米,結果只用了447米,今年仍要比計畫減少20米以上。

提高工效。一個採煤隊每月平均單產3000噸,在省內已是先進水準。但還不夠,今年將再提高幾十噸。

蘇金尾說,這些辦法,都將通過層層分解落實、績效工資改革等來推動落實。

仙亭礦並非個例。去年,池坪礦減虧1000多萬元,東坑仔礦減虧500多萬元……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成本管理“吃幹榨盡”,是“摳”出來的。去年,永安煤業的煤炭主業不僅沒有出現虧損,還略有微利。

“去產能,關鍵的是要解決人的問題”

在永安煤業黨委書記吳清煙看來,“去產能,關鍵的是要解決人的問題”。

一來,產能一壓縮,勢必出現大量富餘人員;二來,永安煤業的成本構成中,人工成本高達55%,降本就要減員。

過去兩年,永安煤業累計減員超1300人,將在崗職工壓至5800多人。按公司“十三五”關井壓產的計畫,僅今年還要再減員1000人以上。

做人的減法,是件難事。

永安煤業定下兩條減員原則:一方面,一線儘量不動,二線、三線為減員重點;另一方面,區別對待,讓年輕的員工“走出去”,把年紀大的員工養起來,讓留下來的員工活得好一些。

公司出臺一項舉措,年齡在35歲以下的員工,合同到期的將不再續簽,除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外,另發放創業激勵金,封頂2萬元;對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員工,發放創業激勵金的封頂數額,則提升至3萬元。

同時,鼓勵員工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參加福能集團權屬企業和社會單位的招聘,實現再就業。

去年10月,小華礦機電技術員蘇永洪成功應聘到集團權屬的石獅熱電公司;11月,水井坑礦採礦技術員陳楠通過三明國能投資有限公司的面試,成為負責安全監察工作的管理人員。如今,像這樣的轉型,在永安煤業已有數十例。

“走出去”是雙贏。去年,公司在崗人員減少612人,噸煤工資成本同比下降6.34元。

讓留下來的更好,永安煤業從最基礎、最根本的安全抓起。

“過去,安全培訓都是請外人講,效果不理想。”吳清煙說,現在,請班組長互動式上課,講的就是身邊的案例,生動鮮活。

按規定,每個班組長每年要講12個課題,還要接受台下員工的互動提問。這就要求班組長會學習、會總結,而且聽眾物件從自己班組的員工,擴大到礦上所有的員工,“這樣的安全,實實在在”。

“無力改變市場,唯有改變自己”

“無力改變市場,唯有改變自己。”黃金平說。

量身定制的差異化策略,成為主攻方向之一。

燃料煤、原料煤,二者一字之差,卻可能面臨迥異的市場待遇。仙亭礦的煤質獨特,尤其適宜用作化工原料煤。而在永安,就有一位元大客戶——智勝化工,對仙亭礦的煤情有獨鍾。

“盯住智勝化工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生產和行銷,就能鎖住市場。”蘇金尾說。

事實證明,智勝化工生產的原料煤中,若來自仙亭礦的煤配比占到70%,就可實現效率最高、效益最好。

粗略計算,仙亭礦產出的粉煤,80%到90%銷往智勝化工,且噸煤售價還比普通煤高出20多元。

市場的摔打,歷練出敏銳的嗅覺。蘇金尾還發現,塊煤比粉煤的價格要好。於是,去年礦上開採的塊煤比2014年多出6000噸,達6萬噸,比賣粉煤多賺回百來萬元的附加值。

正因如此,去年仙亭礦逆勢實現盈利1000多萬元,豎起增效的標杆。

定制,賦予產品更強的拓展力。永安煤業向華潤爭取建福水泥配煤試燒,並獲成功,穩定水泥煤市場;新開發福建金沙等用戶,恢復福建三農的煤炭調運,實現增量5萬多噸……聚沙成塔,量亦可觀。

“黃金十年”雖已過去,但彼時的積累是可貴的財富。在壓縮煤炭產銷時,永安煤業投資裝機容量近6000千瓦的小水電,並參股泉州南浦電廠,使公司去年實現盈利1.2億元。黃金平認為,是這些及時投資的新產業,才讓公司實現多元經營,在煤炭一路下行的情況下,迎來新增長點。

未來,投資新項目仍將是永安煤業轉型增效的重要議程之一。“比如,永安正考慮發展石墨開採、加工等產業鏈,我們在礦產開採、前段加工環節有絕對優勢,能無縫對接,這或許可成為轉型的新路徑。”黃金平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