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65%新船訂單被中國船廠搶了!韓國船東為何“無視”韓國船廠

圖:5月11日, 中船澄西與大韓海運簽訂了4艘81200噸散貨船建造合同。

今年韓國船東65%新船訂單竟然被中國船廠搶了!近期, 韓國航運業開始逐步復蘇,

韓國主要航運公司相繼下單訂造新船。 然而, 這些韓國航運公司卻“無視”陷入困境的韓國造船業, 而是選擇在中國船廠訂造新船, 這一現象引起了韓國行業人士的高度關注。

今年中國船廠接獲韓國船東65%訂單

克拉克森的資料顯示, 截止5月15日, 今年韓國航運公司共下單訂造了20艘新船, 然而, 這其中只有7艘新船訂單由韓國船企接獲, 剩餘13艘均由中國船企建造, 占比達到65%。

相比之下, 在此期間, 中國航運公司訂造的16艘新船訂單全部由中國船企接獲;日本航運公司訂造的6艘新船訂單中有4艘由日本船企接獲, 占比67%。

去年同期, 韓國航運公司的新船訂單共計26艘, 其中22艘均在韓國船企訂造, 占比高達84%。 而今年韓國航運公司在當地船企的訂單量則大大減少。

其中, 在中國船企訂造最多新船的是韓國最大的幹散貨航運公司泛洋海運, 泛洋海運今年在新揚子造船下單訂造了5艘63000載重噸敞口木片運輸船, 總價值約為1.46億美元。 大韓海運在今年年初以來訂造了6艘81200載重噸散貨船, 其中4艘由中船澄西接獲, 價值約為9800萬美元。 此外, 三星物產在武船重工訂造了4艘13000載重噸甲板運輸船。

圖:今年2月, 武船牽頭組建的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與韓國最大的綜合商社三星物產集團簽訂的4艘1300

價格差距20%中國船企競爭力明顯

對於韓國船東選擇中國船廠, 韓國航運業業內人士指出, 韓國船企原本就不太承接散貨船訂單, 而且中國船企的建造價格通常比韓國低10%至20%, 相比之下, 中國船企競爭力明顯, 因而韓國船東選擇在中國船廠訂船。 另外, 韓國國內船企已經專注於建造液化氣船、超大型集裝箱船等高附加值船舶, 因而船東才轉向海外船廠。

該人士稱, 對於韓國航運公司而言, 中韓船企之間約20%的價格差距很難忽視。

然而, 問題在於, 中國船企的價格競爭力不僅僅來自于人力成本, 也來自於中國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 為船企提供相當於船舶建造金額最多90%的融資等一系列金融政策。 與此同時, 韓國主要船企卻大部分處於債權人的管理之下, 不得不遵守嚴格的接單指導方針, 根本不可能承接低價訂單。

另外, 韓國國內的貨主對韓國航運公司的利用率僅為20%左右, 而日本國內貨主對本土航運公司的利用率高達60%, 中國政府更是採取拆船補貼等政策直接支援造船業。

呼籲韓國政府補貼船企允許低價接單

韓國航運業人士表示, 在價格更高的韓國船企下單訂船是不可能的。 對此, 韓國主要船企的人士稱, 在目前嚴峻的市場狀況下,

需要採取不同的對策允許船企低價接單。 對於造船廠而言, 低價接單能夠暫時維持最低限度的設備和人員開支。

該人士表示, 近幾年來, 韓國國內中小型船企基本消失, 已經沒有能夠承接韓國船東訂單的企業, 這確實是一大問題。 如果韓國主要的中小型船企破產, 獲益的顯然是中國船企, 因此希望韓國政府也能為船舶建造費用提供補貼。

另外, 與中國和日本相比, 韓國造船業與航運業之間缺乏共生策略。 對此, 韓造船業界專業人士提出, 當前船舶市場低迷形勢下, 中國、日本船企與海運企業合作共贏的做法值得韓國業界借鑒。 他們主張, 韓國政府必須率先恢復造船業與航運業崩塌的生態系統。

[國際船舶網]

[國際船舶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