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重讀《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中的雎鳩是什麼動物?

作為《詩經》當中的開篇第一首,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可謂是耳熟能詳, 人盡皆知。

從現在的研究來看, 普遍認為, “關關”指的是雎鳩的叫聲, 也是《關雎》這首詩的作者用來比興抒發感情的現實借體。

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

在很多的研究文獻當中也是有這樣的研究的:

比如在《毛傳》當中, 就記載說:“關關, 和聲也。 ”

在朱熹的《詩集傳》當中, 對此進行了闡發, 有這樣的記載:“關關, 雌雄相應之和聲也。 ”

在學者周振甫《詩經選譯》當中, 作者認為:“關關, 雌雄兩鳥的和鳴聲。 ”

而在程俊英的《詩經注析》當中, 作者認為“關關, 形容水鳥雌雄和鳴的象聲詞。 ”

所以, 關於這一點是沒有爭議的, 也都是指的是雌雄兩隻鳥在河邊的叫聲, 若說的深刻一點, 就是指的是兩隻小鳥的“夫唱婦隨”。

但是, 這個叫“雎鳩”的水鳥是什麼動物?

對於這個問題, 很多學者也進行了考證和研究, 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在《毛傳》當中, 研究者直接寫明:“雎鳩 , 王雎也, 鳥摯而有別。 ”

在《鄭箋》當中, 記載說:“王雎之鳥, 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別。 ”

在朱熹的《詩集傳》, 這樣認為:“雎鳩, 水鳥, 一名王雎, 狀類鳥翳, 今江淮間有之 , 生有定偶而不相亂, 偶常並遊而不相狎。 ”

在高亨《詩經今注》當中, 作者昇華了主題思想::“雎鳩 , 一種水鳥名, 即魚鷹, 雌雄有固定的配偶 , 古人稱為貞鳥。 ”這一點也和後世當中的儒家思想宣傳一致。

但是這些研究, 都沒有說明這種鳥究竟是什麼鳥。

不過, 從當前的一些研究來看, 很多學者認為, 古代的雎鳩其實就是今天的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 髮型很是殺馬特

上圖就是中華秋沙鴨。

這個觀點很多人都表示認同, 因為其歷史久遠, 而且時常會有叫聲, 雖然不見得就是“關關”的聲音, 但是其與配偶的固定性, 與《詩經》所闡發的意義是一致的。

所以很多人選擇接受。

但是, 這一觀點在學術界很有爭議, 因為在地域分佈上, 中華秋沙鴨很有可能不會生活在產生《詩經》中《關雎》的地方。

因為中華秋沙鴨主要分佈在東北以及內蒙地區,

和《關雎》當中的中原地區(河南陝西等地)有比較大的差異。

所以, 又有學者認為, 這種雎鳩指的是白腹秧雞。

白腹秧雞

首先從分佈區域來說, 白腹秧雞在全國普遍分佈, 中原地區幾乎每個省份都有, 自然也包括西周的“二南”,

也就是今日的河南、陝西等地。 而且其生活習性, 也都在河邊等, 並且這種動物膽子比較大, 經常出現在人的視野當中, 而且叫聲都是“苦啊苦啊”的聲音, 與“關關”有很強的相似性。

所以, 就上文的分析來看, 我們認為, 《詩經》當中的雎鳩, 就是指的今天的白腹秧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