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摔跤吧!爸爸》破8億 《李娜傳》仍遙遙無期

撰文/王怡薇

截止5月23日, 電影《摔跤吧!爸爸》上映19天, 累計票房達8.14億元, 成功突破8億大關, 超越同期上映的《銀河護衛隊2》, 後者上映同為19天, 累積票房為6.62億元。

一部體育類電影不僅收穫“炸裂”的口碑, 更在票房上碾壓漫威大電影, 這在當今的中國電影市場上並不多見。 《摔跤吧!爸爸》獲得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同時, 有不少球迷不僅在問, 當初吊足我們胃口的大電影《李娜傳》怎麼還沒動靜呢?

《李娜傳》依舊遙遙無期

5月的法國總是很熱鬧, 南部的坎城電影節、巴黎的羅蘭加洛斯紅土場上的法網…….

法網臨近, 又因為一部在國內口碑、票房皆“炸裂”的《摔跤吧!爸爸》,

讓同為體育類電影的國產電影《李娜傳》再次拉入人們的視線。

三年前, 同樣是在坎城電影節, 香港知名導演陳可辛對外宣佈將拍攝《李娜傳》, 引發大家對誰來扮演李娜的猜測, 彼時, 趙薇、湯唯等一眾一線女星都被傳是主角人選;去年5月在北京參加體育論壇時, 陳可辛也曾信心十足的表示, 劇本已經基本成熟, 電影將於2017年正式拍攝。

2011年, 李娜在法網奪冠, 成為亞洲第一位獲得大滿貫的球員, 她的名氣與勵志故事、圍繞在她身上的種種爭議、戲劇化的矛盾衝突…..《李娜傳》似乎具備了一部體育類電影該有的全部因素, 又由名導陳可辛牽頭, 這讓外界備受期待。

然而2017年5月, 又到一年坎城電影節和法網,

《李娜傳》開拍依舊杳無音信。 而相比于2014年, 李娜無論是在人氣和影響力上都有所下滑, 如今能否像當初一樣獲得空前關注仍是未知數。

體育類電影排片遭嚴重擠壓

拖了三年, 《李娜傳》官方透露的問題從選角到劇本, 然而近日陳可辛在擔任監製的電影《喜歡你》發佈會現場的一席話, 似乎道出了《李娜傳》至今“難產”的原因, “如今院線影片競爭殘酷, 電影院因為自身的一些束縛都跟著大資料排片, 沒個(票房)10個億的戲基本排不上。 ”陳可辛無奈的說道。

儘管《摔跤吧!爸爸》在國內票房取得空前成功, 但不可否認的是, 體育類電影在中、外票房上都難於與傳統的商業電影抗衡。

去年年初, 由“金剛狼”休·傑克曼以及《王牌特工》男主角塔·倫埃格主演的體育類勵志電影《飛鷹艾迪》在國內上映,

影片同樣以奧運會做背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同樣是小人物逆襲的勵志故事, “豆瓣”得分高達8.8, 該片在年底時更被“豆瓣”評為2016年度必看的10部電影之一……。 然而, 影片上映三天, 排片率為7%, 票房只有慘澹的300萬;而同期上映的由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荒野獵人》3天票房就達到2億。

近年來, 華語電影中也不乏體育類電影的影子, 《翻滾吧!阿信》、《破風》都口碑不錯。 但彙集了彭于晏、崔始源、竇驍等一線明星的《破風》的最終票房也只有1.5億左右。

這樣的大資料也造成了院線經理在面對體育類電影時, “本能”的將排片率降低。 在遭遇“炸裂”好評後, 《摔跤吧!爸爸》在上映近20天時,

排片率高達43%, 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在一部影片上映後本該排片最高的三天裡, 《摔跤吧!爸爸》排片僅為13.3%。 影片上映時, 由於正面遭遇好萊塢超級大片《銀河護衛隊2》, 排片也因此慘遭擠壓, 而《銀河護衛隊2》的排片率則高達44%。 在一系列刷爆朋友圈的好評後, 《摔跤吧!爸爸》才有了如今的高排片率。

純體育類電影票房無保障難找投資

在《摔跤吧!爸爸》火爆後, 曾拍攝過《畫皮2》的著名導演烏爾善在接受採訪時就曾坦言, 中國體育有太多好題材可拍, 中國女排、姚明、劉翔等等, 但在中國, 體育電影找投資又是特別難的一件事。 的確, 作為投資方, 劇本、陣容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但最為真金白銀的回報就是票房。

騰訊體育與圈內一位製片人交流中發現,

圈內人普遍認為, 體育電影存在票房“天花板”, 也就是說, 這類電影受眾比較局限。 比如青春電影, 這類型就很有可能被大部分中年人“排除”掉, 具有受眾人群的明顯標籤性;而體育類型的電影如是, 對於對體育完全不感興趣的人來說, 這類用戶的票房就自動流失了。 而像《捉妖記》、《西遊降魔》這類“闔家歡”題材, 則適合全家老少一起進電影院, 這類電影也最受院線經理喜歡, 排片率也非常高。

儘管《摔跤吧!爸爸》被貼上“體育類”電影的標籤, 但無論是從阿米爾·汗此前《三傻大鬧寶萊塢》人氣積累, 還是影片反應的社會問題以及勵志情節, 都更趨向於社會大眾題材電影;而影片又以家庭故事為藍本, 以家庭教育的角度引發全家觀影熱潮, 這部影片早已跳出了傳統體育類電影的範疇。據圈內人透露,相比於其他電影上映前動輒上億的宣傳經費相比,負責《摔跤吧!爸爸》國內宣傳的公司並未大手筆在硬廣和軟廣上投入過多的宣傳經費,多靠口碑傳播,這或許也給中國體育類電影的拍攝不少啟發。

這部影片早已跳出了傳統體育類電影的範疇。據圈內人透露,相比於其他電影上映前動輒上億的宣傳經費相比,負責《摔跤吧!爸爸》國內宣傳的公司並未大手筆在硬廣和軟廣上投入過多的宣傳經費,多靠口碑傳播,這或許也給中國體育類電影的拍攝不少啟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