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誠信託董事長牛成立:信託業回歸本源才能可持續發展

2017中國信託業峰會暨第十屆“誠信託”頒獎5月23日在上海舉行。 中誠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牛成立在峰會上表示:“上證報舉辦的峰會主題是‘回歸與重構,信託業可持續發展之路’,這個選題很好,與去年年底信託業年會的主題相呼應。 近兩年,‘回歸本源’已經成為信託業非常重要的關鍵字之一,與信託業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在業內也引起了廣泛熱議。 ”在峰會上,牛成立從多個維度解讀了信託業“回歸本源”的路徑。

監管引導行業“回歸本源”

中國信託業峰會見證了行業十年跨越式的轉型發展。 2016年,信託業步入“20萬億”俱樂部,穩居金融體系中資產規模第二把交椅。

在成績的背後,更多的是業內對未來的思考。 眾所周知,信託行業的難點就在於如何在不動搖“信託”本質的前提下,辦出中國特色。

作為信託業資深人士,牛成立對信託行業的中國特色有著獨到的理解。 用他的話來講,金融機構一定要立足辦成百年老店。 中國信託業可持續發展應立足於踏踏實實幹好信託業務這個老本行,心無旁騖地用自己的誠信、專業、盡職、高效贏得客戶信任,滿足高淨值客戶的專業理財需求。

牛成立在演講中進一步指出,信託法起草之初,行業就結合了我國實際情況,採用財產權的提法,在之後的業務開展中,行業因此受益良多。 這就是中國特色在行業中最直觀的體現。

在引導行業回歸本源的過程中監管導向扮演了重要角色。 現在整個監管導向很明確地在引導信託業“回歸本源”,這也是業界一直以來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 今年以來,防範金融風險引導各個金融行業回歸本源,已經成為監管部門的重要責任。

“大家已經感受到最近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大多數在重申和強調過去的一些監管政策和規定,主要指向‘表外’,特別是理財機構;通道這一塊下一步可能會有比較大的規範動作,還有理財資金的穿透、資金池這些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講,只有真正意義上的回歸本源,信託公司才能走出中國特色之路,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牛成立指出。

行業尋找創新方向

在加強行業規範的同時,信託行業同樣亟須創新。

牛成立指出,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企業和個人財富迅速增加,對於不同類型資產配置和財富傳承的需求日益旺盛,信託業也迎來重大機遇。 然而,目前傳統的融資類信託碰到一些壁壘,業務增長空間有限,而且越來越受到嚴格的監管和政策制約。 在此背景下,信託公司尋找新業務增長點的願望就更加迫切。

“我曾在不同的場合多次提過,信託公司如果在債券市場上和銀行進行競爭,沒有任何優勢;在資本市場和券商或公募基金競爭,也沒有優勢。 我們信託公司的優勢在哪裡呢?就是在架構上。 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去嘗試這方面的創新,當然在監管上也需要相應的配合。

對於業務創新,牛成立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觀點:在“股權+債券”模式下,信託行業具備優勢。 信託公司可以在保持傳統債券融資模式基礎上,探索由傳統貸款向夾層金融、基金化模式轉變。 除了在交易結構上要推陳出新,在交易標的上也要根據各家的稟賦擴展到更多行業。 目前,一些信託公司已經作出了嘗試,從房地產基礎設施以及傳統行業,開始向新能源綠色環保、醫療衛生教育養老、旅遊文化體育消費、互聯網+與科技等領域轉型,且創新呈上升趨勢。

在新一輪的行業洗牌下,對於沒有規範化經營的機構來說整頓的過程可能產生陣痛;而對於在規範和創新方面始終走在前列的公司,這一系列的“洗牌”反而是利好。

對行業未來前景,牛成立抱有較樂觀的看法:“我們要有自信,即便是在‘泛信託’化資管格局下,在信託財產的管理和運用方式、資本實力以及人才儲備方面,信託公司仍是最具優勢的。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