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茶道與茶藝

選自寒星灼日(柳育龍)《城》

中國是文化大國, 也是茶葉的故鄉, 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葉的文明古國。 因此關於茶文化方面的專業用語也很多, 比如:品茶, 收茶, 點茶, 茶爐, 茶灶, 茶磨, 茶碾, 茶羅, 茶架, 茶匙, 茶筅, 茶甌, 茶瓶等有關的詞語。 眾多詞語的意思我也不曉得就看著挺複雜繁瑣的根據陸羽《茶經》記載, 唐代茶葉生產過程是“采之, 蒸之, 搗之, 拍之, 焙之, 穿之, 封之, 茶之千矣。 ”這樣看來茶文化還真是深奧。 而這些就牽扯到人們常說的‘茶道’與‘茶藝’。

茶道也好茶藝也好都是一種茶文化, 人們在喝茶說藝論道之時也會不經意間把茶藝和茶道聯繫在一起,

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什麼又是茶文化呢?這讓我想起中學政治課本上描寫的文化學的定義。 原話是這樣說的:“按文化學的定義, 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文化, 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也就是說, 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 都屬於文化的範疇。 狹義的文化, 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 即精神財富, 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等, 同時也包括社會制度和組織機構。 ”讀了之後我在想這個茶道或者茶藝會不會也是這樣複雜呢?

王玲女士曾在《中國茶文化》一書中主張狹義說的, 她強調指出:“研究茶文化, 不是研究茶的生長、培植、製作、化學成份、藥學原理、衛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現象, 這是自然科學家的工作。 也不是簡單地把茶葉學加上茶葉考古和茶的發展史。 我們的任務, 是研究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


按照文化學的研究, 文化可分為技術和價值兩個體系。 技術體系是指人類加工自然造成的技術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觀的東西;價值體系是指人類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過程中形成的規範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觀的東西。 這兩個體系經由語言和社會結構組成統一體, 也就是廣義的文化。 因而, 文化的價值體系狹義文化。 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 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範。

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 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 這是文化的核心。

那麼, 茶文化也應該有這樣的四個層次。 在《茶史與茶文化》一書中曾將這四個層次加以這樣描述:

物態文化——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 即有關茶葉的栽培、製造、加工、保存、化學成份及療效研究……也包括品茶時所使用的茶葉、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和建築物。

制度文化——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行為規範。 如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 歷代統治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 稱之為“茶政”, 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等。

行為文化——人們在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 通是以茶禮、茶俗以及茶藝等形式表現出來。

心態文化——人們在應用茶葉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 如人們在品飲茶湯時所追求的審美情趣,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以及由此生髮的豐富聯想;反映茶葉生產、茶區生活、飲茶情趣的文藝作品;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謂茶德、茶道等等。

王玲女士在其著作《中國茶文化》第二編“中國茶藝與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裡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裡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節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讀了她的話我們就知道強調和茶一系列有關動作的就是‘藝’,強調茶文化引發的思想與精神的就是‘道’。這樣的見解和蔡榮章先生在《現代茶思想集》裡所描述的語言完全吻合(“如要強調有形的動作部分,則使用‘茶藝’,強調茶引發的思想與美感境界,則使用‘茶道’。”“指導‘茶藝’的理念,就是‘茶道’。”)

陸羽在《茶經.一之源》中就指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他認為茶者應是注意操行具有儉樸美德之人,可見當時陸羽已經對飲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在他的心裡茶不再是簡單的飲品了。陳香白教授在其所著《中國茶文化》中描述道:“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走向完成品德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當然這個境界常人很難達到,而陸羽能提出這個見解說明唐代之時人們對茶文化已經有了很高的思想境界。唐末劉貞亮也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這個思想又更進一步表明當時文人學者已經開始關注茶文化,茶道也因此而形成。

再說茶藝吧,查閱相關資料我們知道“茶藝”一詞最早出現於七十年代的臺灣。當20世紀七十年代臺灣出現茶文化復興浪潮之後,開1978年醞釀成立有關茶文化組織的時候,接受臺灣民俗學會理事長婁子匡教授的建議,使用“茶藝”一詞,成立了“臺北市茶藝協會”、“高雄市茶藝學會”。1982年又成立“中華茶藝協會”。各種茶藝館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對‘茶藝’一詞的來源,臺灣茶文化專家范增平先生在第二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宣讀的《茶文化的傳播對現代臺灣社會的影響》論文中指出:當時為了弘揚茶文化、推廣品飲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詞。但是有人認為“茶道”雖然中國自古已有之,卻已為日本專美於前,如果現在繼續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誤會,以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臺灣來。另一個顧慮是怕提出“茶道”過於嚴肅,中國人對於“道”字特別莊重,比較高高在上的,要民眾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於是提出“茶藝”這個詞。經過一番討論,大家同意才定案。“茶藝”就這麼產生了。

那麼什麼又是‘茶藝’呢?人們通常認為茶藝就是泡茶的技藝和品茶的藝術,就字面意思來說好像也就是這樣,‘藝’就是一種技巧,一種技術。你想啊,煮茶的時候你不但要掌握茶葉鑒別、火候、水溫、沖泡時間,動作規範等等技術問題,還可以看到茶葉舒展升騰的瞬間,這無疑也是一門藝術。其中許多專家學者又對這個問題做了一個解釋。季野先生在《茶藝信箱》一書中這樣說“茶藝是以茶為主體,將藝術溶于生活以豐富生活的一種人文主張,其目的在於生活而不在於茶。”范增平先生在《臺灣茶文化論》一書中如是說:“茶藝包括兩方面,科學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藝,科學地泡好一壺茶的技術。二、藝術,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國茶藝之美是屬於心靈美,欣賞茶藝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個過程當中來觀察整體。”陝西作家丁文先生丁文在《中國茶道》一書中如是說道:“茶藝是指制茶、烹茶、飲茶的技術,技術達到爐火純青便成一門藝術。”“茶藝是茶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幸的是我在雲南某茶樓碰見一位高級茶藝師,我們聊了些關於茶文化方面的東西,他看著我才二十幾歲又這麼好奇我們又談的投機,她很高興的告訴我說:“茶藝就是泡茶的一種技巧,它是茶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專家學者這樣一說那樣一說反而變得更加複雜。”這讓我突然想起一句調侃的話“什麼叫專家學者就是把常人所能理解的範圍變成深奧精髓難懂的一個範疇”於是我也在感慨這些專家學者的學術水準是多麼的高,突然感覺寫了這麼長的一個篇幅解釋茶道和茶藝是不是完全沒有必要,我又不是什麼專家解釋那麼多幹嘛?三兩句完全可以說得清楚的事情搞得那麼繁瑣弄不好讀者又罵我。於是我重寫了一篇,原文如下:茶藝就是泡茶的一種技巧,它是茶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茶道指的是在在茶事過程中所說到的精神境界。前者‘茶藝’強調有形的動作部分,後者‘茶道’強調茶引發的思想與美感境界,指導‘茶藝’的理念,就是‘茶道’,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二者的關係。

如人們在品飲茶湯時所追求的審美情趣,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以及由此生髮的豐富聯想;反映茶葉生產、茶區生活、飲茶情趣的文藝作品;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謂茶德、茶道等等。

王玲女士在其著作《中國茶文化》第二編“中國茶藝與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裡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裡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節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讀了她的話我們就知道強調和茶一系列有關動作的就是‘藝’,強調茶文化引發的思想與精神的就是‘道’。這樣的見解和蔡榮章先生在《現代茶思想集》裡所描述的語言完全吻合(“如要強調有形的動作部分,則使用‘茶藝’,強調茶引發的思想與美感境界,則使用‘茶道’。”“指導‘茶藝’的理念,就是‘茶道’。”)

陸羽在《茶經.一之源》中就指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他認為茶者應是注意操行具有儉樸美德之人,可見當時陸羽已經對飲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在他的心裡茶不再是簡單的飲品了。陳香白教授在其所著《中國茶文化》中描述道:“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走向完成品德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當然這個境界常人很難達到,而陸羽能提出這個見解說明唐代之時人們對茶文化已經有了很高的思想境界。唐末劉貞亮也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這個思想又更進一步表明當時文人學者已經開始關注茶文化,茶道也因此而形成。

再說茶藝吧,查閱相關資料我們知道“茶藝”一詞最早出現於七十年代的臺灣。當20世紀七十年代臺灣出現茶文化復興浪潮之後,開1978年醞釀成立有關茶文化組織的時候,接受臺灣民俗學會理事長婁子匡教授的建議,使用“茶藝”一詞,成立了“臺北市茶藝協會”、“高雄市茶藝學會”。1982年又成立“中華茶藝協會”。各種茶藝館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對‘茶藝’一詞的來源,臺灣茶文化專家范增平先生在第二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宣讀的《茶文化的傳播對現代臺灣社會的影響》論文中指出:當時為了弘揚茶文化、推廣品飲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詞。但是有人認為“茶道”雖然中國自古已有之,卻已為日本專美於前,如果現在繼續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誤會,以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臺灣來。另一個顧慮是怕提出“茶道”過於嚴肅,中國人對於“道”字特別莊重,比較高高在上的,要民眾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於是提出“茶藝”這個詞。經過一番討論,大家同意才定案。“茶藝”就這麼產生了。

那麼什麼又是‘茶藝’呢?人們通常認為茶藝就是泡茶的技藝和品茶的藝術,就字面意思來說好像也就是這樣,‘藝’就是一種技巧,一種技術。你想啊,煮茶的時候你不但要掌握茶葉鑒別、火候、水溫、沖泡時間,動作規範等等技術問題,還可以看到茶葉舒展升騰的瞬間,這無疑也是一門藝術。其中許多專家學者又對這個問題做了一個解釋。季野先生在《茶藝信箱》一書中這樣說“茶藝是以茶為主體,將藝術溶于生活以豐富生活的一種人文主張,其目的在於生活而不在於茶。”范增平先生在《臺灣茶文化論》一書中如是說:“茶藝包括兩方面,科學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藝,科學地泡好一壺茶的技術。二、藝術,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國茶藝之美是屬於心靈美,欣賞茶藝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個過程當中來觀察整體。”陝西作家丁文先生丁文在《中國茶道》一書中如是說道:“茶藝是指制茶、烹茶、飲茶的技術,技術達到爐火純青便成一門藝術。”“茶藝是茶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幸的是我在雲南某茶樓碰見一位高級茶藝師,我們聊了些關於茶文化方面的東西,他看著我才二十幾歲又這麼好奇我們又談的投機,她很高興的告訴我說:“茶藝就是泡茶的一種技巧,它是茶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專家學者這樣一說那樣一說反而變得更加複雜。”這讓我突然想起一句調侃的話“什麼叫專家學者就是把常人所能理解的範圍變成深奧精髓難懂的一個範疇”於是我也在感慨這些專家學者的學術水準是多麼的高,突然感覺寫了這麼長的一個篇幅解釋茶道和茶藝是不是完全沒有必要,我又不是什麼專家解釋那麼多幹嘛?三兩句完全可以說得清楚的事情搞得那麼繁瑣弄不好讀者又罵我。於是我重寫了一篇,原文如下:茶藝就是泡茶的一種技巧,它是茶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茶道指的是在在茶事過程中所說到的精神境界。前者‘茶藝’強調有形的動作部分,後者‘茶道’強調茶引發的思想與美感境界,指導‘茶藝’的理念,就是‘茶道’,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二者的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