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歡樂頌2》的劇評看觀眾的心理變化

我們都知道心理落差產生的原因很大是因為心態, 自認為事情應該怎麼怎麼樣, 理所當然的當成應該要發生的。 當事情由於某種自己不知道的原因, 或者某種自己不能認可的原因, 而未朝自己預期的狀況發生時, 形成心裡落差。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觀眾看《歡樂頌2》後的一些心理變化吧。

有觀眾認為安迪這個人設太崩了。

她舉手投足都跟海歸金融高管沒有一絲貼邊的地方。 這個其實不是個別現象:中國偶像劇在塑造商界精英的時候, 總是把那個人弄成poker face+ 永遠屌屌的樣子+ 內心善良溫暖--- 實際上這跟真正的人精難道不是正好顛倒了麼~

毫無疑問, 慘這件事兒也是分階級的。

第一集播的時候, 小包總就向安迪介紹了自己悲慘的童年。 我以為又是某種辛苦的“創業故事”, 或者說樊勝美那種我們理解的童年, 不過顯然出乎了我的意料。 第7集, 小包總再次強調了自己的苦出身……

這部劇第一季奠定的高級階層基調就此崩塌

曲家才欠一個億, 曲筱綃就說什麼也沒了, 蔡成功那民營企業家還欠了好幾個億呢。 這部劇相當於從“穿普拉達的女王”變成了“裹貂的老娘們”。

你有產生過類似的心理落差嗎?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