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小便利店擊敗大賣場?或為連接線上線下重要陣地

在電商、消費升級的影響下, 近年來國內實體零售受到不少衝擊, 大賣場調整、關店聲聲不斷, 但便利店業態卻異軍突起, 增長勢頭強勁。

5月11日, 《愛便利》商學院的小編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士頓諮詢公司聯合發佈的《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獲悉, 目前中國連鎖品牌便利店行業增速達13%, 已接近10萬家, 市場規模超過1300億元, 開店數量及同店銷售雙雙增長。 業界認為, 在重振與革新實體經濟的趨勢下, “新零售”模式正在崛起。

不過, 分析指出, 當前我國連鎖品牌便利店單店銷售、利潤水準與國際領先企業差距仍然較大。

而且加盟機制不完善, 加盟占比較低, 三成企業尚未開展加盟, 加盟管理較為鬆散。 此外, 雖然移動支付技術普及, 但使用率低, 便利店業態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1、市場 | 行業過半企業保持增長

日前, 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17中國便利店大會在上海舉辦,

期間,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士頓諮詢公司聯合發佈《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 《愛便利》從該份報告看到, 2016年中國連鎖品牌便利店行業開店數量及同店銷售實現了雙雙增長, 其中去年開店數量達9.8萬家, 同比上一年增長9%;單店日均銷售額為3714元, 同比上一年增長4%。

報告指出, 目前我國便利店市場空間巨大, 一、二線城市是增長熱點, 廣東、浙江、上海、江蘇等均是便利店區域集中爆發點。

在眾多便利店品牌化運作中, 來自廣東東莞的本土便利店美宜佳, 其便利店門店數量已突破10000家, 成為國內最大的便利店品牌。 不過, 報告也指出, 當前的連鎖便利店大多為區域集中型企業, 全國佈局的連鎖便利店品牌尚未出現。

報告又稱, 2016年上半年, 52.3%的企業保持增長, 同比下降的只有16.6%, 2016年的整體增速應該在15%左右, 中國連鎖品牌化便利店數接近10萬家, 市場總量達到1300億元。

上述報告還指出, 雖然我國便利店發展迅猛, 但和一些國外連鎖便利店品牌相比, 中國便利店行業盈利性依然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國內許多連鎖便利店的單店銷售、利潤水準雖歷年有所改善, 但與國際領先企業差距仍然較大。 而且, 中國便利店行業的商品結構亟待提升, 生鮮及半加工食品占比低, 自有品牌占比低;另外, 加盟機制不完善, 會員體系也有待加強。 ”

愛便利CEO陳濤表示, 中國便利店行業接下來要繼續解決多方面平衡問題, 首先是利潤增長和成本增長的平衡, 第二是快速開店與管理幅度的平衡,

第三是同行競爭與跨界競爭的平衡, 第四是擁抱變化與抵制誘惑的平衡。

《愛便利》特別留意到, 在便利店運營中, 成本呈現快速上升態勢。 與上一年相比, 去年便利店的房租成本上漲7%, 人工成本增長6.5%, 水電增長0.7%。 有專家認為, 未來便利店的這些成本上漲壓力仍將持續存在, 建議便利店企業亟待提升管理精益性以對抗成本上升壓力。

陳濤稱, 便利店是一個向精細化管理要利潤的行業, 管理的加強是任何時候都應該重視的部分。 同時, 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消費者習慣變化、消費升級等多重疊加因素之下, 我們還要積極擁抱變化, 努力創新, 與時代同行。

2、展望 | 連接線上線下重要陣地

便利店業態在國內進入爆發性增長期, 再加上其與互聯網電商關聯度高, 吸引不少欲打造“新零售、全管道”零售企業, 以及外來資本的青睞。

在實體零售領域內, 出身於便利店的7-11、全家等外資便利店企業通過區域加盟合作加快擴張;以大賣場、會員店為主的實體零售家樂福、麥德龍等亦進行業態拓展, 進入或發力便利店。

電商巨頭在實施“新零售”計畫時, 更是將“便利店”業態視為重點。 上個月, 國內電商巨頭京東就對外宣佈其“百萬便利店”計畫, 宣佈未來5年京東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 劉強東稱, 這100萬家便利店當中將有一半在農村, 要做到每個村都有。 據悉, 這也是京東一萬家家電專賣店計畫後的第三個線下合作專案。

馬雲的新零售龐大計畫裡,對線下便利店亦有“意圖”。繼入股銀泰百貨、蘇寧電器之後,去年底,阿裡巴巴又入股三江購物。今年2月,阿裡巴巴又與擁有4800家線下門店資源的百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重點拓展便利店業態。

“便利店不是新零售的風口,而是新零售的門口。”嘉禦基金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衛哲提出,為什麼便利店能夠成為互聯網打不倒的小螞蟻?“因為便利店離千家萬戶很近,已經成為一個個物流的節點。便利店給消費者配送商品,消費體驗略有提高,但行業效率降低了。他建議,便利店應成為毛細血管似的物流節點,這是現有的其他消費形態無法做到的。

波士頓諮詢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便利店業態不僅受到資本關注,而且包括政府、供應商等資源亦向這一業態傾斜,從而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愛便利》獲悉,今年早前,商務部曾發佈做好《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其中特別指出,要引導零售企業適應消費需求結構變化,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型市場主體;支援連鎖化、品牌化企業加快社區和農村網點佈局,發揮終端網點優勢,拓展便民增值服務,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引導企業逐步提高資訊化水準,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

業界解讀,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上述《意見》針對當前實體零售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面臨的突出困難,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的高度出發,對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具體任務、政策措施做出了全面部署。而商務部發佈的通知裡,所涉及的內容更多指向便利店。

有關專家建議,未來中國便利店行業發展要貼近目標客群的生活方式;緊密圍繞自有品牌和鮮食及半成品,建立商品差異性;整合複合業態和增值業務,提供一站式體驗;自建與合作提高新技術應用能力,打造全管道模式;不斷提高供應鏈精益性;建立合理的加盟模式,提高拓展效率。

3、連線 | 廣東流通商會 黃文傑

對於國內便利店業態的快速發展,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相比其它大賣場、商場、購物中心等業態,便利店業態管道最下沉,其與消費者最接近,可充分滿足消費者生活購物“便捷性”的需求。

二是近年來,很多大型實體零售賣場受到電商衝擊,但便利店恰恰相反,它是與電商、網店融合得最好,對電商不僅不存在競爭威脅,而且還能高度配合電商解決“最後一公里”物流配送問題。對電商平臺、網店可提供收和送的解決方案。

三是便利店的盈利模式多樣而豐富。除了售賣商品外,它還具有提供消費者服務的能力,比如幫乾洗店收衣服、快遞服務、羊城通充值等生活服務,盈利管道多種,不像大賣場、商超只有銷售商品一條路可走。而且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現在消費者實際需要更多生活服務。

黃文傑說,從店鋪租金成本來看,它由於店面小、選址靈活,只需開在人群聚集的社區或寫字樓區即可,成本壓力相對較小。便利店是目前及未來幾年最具生命力和抗風險力的零售業態。

黃文傑認為,便利店的發展與城市發展是同步的,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加快,這種業態未來二三年仍會獲得“補償式”高速發展,之後將會進入穩定、持續發展期。建議本土零售企業抓住機會快速發展便利店業態,豐富生活服務內容,同時適應和配合電商需求,真正實現線上線下全管道融合發展。

4、附件 | 報告全文

馬雲的新零售龐大計畫裡,對線下便利店亦有“意圖”。繼入股銀泰百貨、蘇寧電器之後,去年底,阿裡巴巴又入股三江購物。今年2月,阿裡巴巴又與擁有4800家線下門店資源的百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重點拓展便利店業態。

“便利店不是新零售的風口,而是新零售的門口。”嘉禦基金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衛哲提出,為什麼便利店能夠成為互聯網打不倒的小螞蟻?“因為便利店離千家萬戶很近,已經成為一個個物流的節點。便利店給消費者配送商品,消費體驗略有提高,但行業效率降低了。他建議,便利店應成為毛細血管似的物流節點,這是現有的其他消費形態無法做到的。

波士頓諮詢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便利店業態不僅受到資本關注,而且包括政府、供應商等資源亦向這一業態傾斜,從而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愛便利》獲悉,今年早前,商務部曾發佈做好《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其中特別指出,要引導零售企業適應消費需求結構變化,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型市場主體;支援連鎖化、品牌化企業加快社區和農村網點佈局,發揮終端網點優勢,拓展便民增值服務,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引導企業逐步提高資訊化水準,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

業界解讀,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上述《意見》針對當前實體零售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面臨的突出困難,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的高度出發,對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具體任務、政策措施做出了全面部署。而商務部發佈的通知裡,所涉及的內容更多指向便利店。

有關專家建議,未來中國便利店行業發展要貼近目標客群的生活方式;緊密圍繞自有品牌和鮮食及半成品,建立商品差異性;整合複合業態和增值業務,提供一站式體驗;自建與合作提高新技術應用能力,打造全管道模式;不斷提高供應鏈精益性;建立合理的加盟模式,提高拓展效率。

3、連線 | 廣東流通商會 黃文傑

對於國內便利店業態的快速發展,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相比其它大賣場、商場、購物中心等業態,便利店業態管道最下沉,其與消費者最接近,可充分滿足消費者生活購物“便捷性”的需求。

二是近年來,很多大型實體零售賣場受到電商衝擊,但便利店恰恰相反,它是與電商、網店融合得最好,對電商不僅不存在競爭威脅,而且還能高度配合電商解決“最後一公里”物流配送問題。對電商平臺、網店可提供收和送的解決方案。

三是便利店的盈利模式多樣而豐富。除了售賣商品外,它還具有提供消費者服務的能力,比如幫乾洗店收衣服、快遞服務、羊城通充值等生活服務,盈利管道多種,不像大賣場、商超只有銷售商品一條路可走。而且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現在消費者實際需要更多生活服務。

黃文傑說,從店鋪租金成本來看,它由於店面小、選址靈活,只需開在人群聚集的社區或寫字樓區即可,成本壓力相對較小。便利店是目前及未來幾年最具生命力和抗風險力的零售業態。

黃文傑認為,便利店的發展與城市發展是同步的,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加快,這種業態未來二三年仍會獲得“補償式”高速發展,之後將會進入穩定、持續發展期。建議本土零售企業抓住機會快速發展便利店業態,豐富生活服務內容,同時適應和配合電商需求,真正實現線上線下全管道融合發展。

4、附件 | 報告全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