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白武士孫宏斌混戰賈躍亭、王石、柳傳志的神秘往事(深度內幕)

濃眉大眼的山西商人孫宏斌年輕時喜歡看武俠小說。

他嚮往四年一度的武林盟主大會, 欣賞高手過招點到為止的風度, 當然, 武功好的主人公能娶幾個老婆, 也是快意淋漓之事。

如今, 孫宏斌54歲, 活成了武俠裡的高手模樣:被逐師門、蹲監獄、十三載洗冤、自立門派, 還有幾樁黃掉的豪門親事成為江湖傳說。

今年他再娶親, 150億彩禮換回山西老鄉賈躍亭在大婚之日的羞澀一笑。 後者在江湖以極富野心的冒險家聞名, 婚時麻煩纏身。

孫宏斌接管了賈躍亭的麻煩。

精明如他, 在36天戀愛期裡就看透了機遇。

很快, 他像處理家事一樣熟練上手, 要把樂視慢慢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他顯然是位體貼的俠客。 前天賈躍亭剛剛宣佈辭去樂視網總經理職務, 昨天上午, 孫宏斌就緊接著表態:樂視網是老賈的半條命, 也是我的本條命。

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表像之下, 孫宏斌的矛, 寒光已現。

1.被逐師門的年輕人

初入江湖時, 孫宏斌手無長物。 柳傳志給了他第一把矛。

他耍得很好, “快”成為他的標籤——帶著一幫年輕人, 這位25歲的企業部經理在2個月內建起13家獨資分公司, 年底銷售額2400萬。 1990年, 他被破格提拔為聯想集團企業發展部經理, 全國18家分公司由他管理。

柳傳志評價:這是一個少見的能一眼把行業看到底的人。 當時, 柳常駐香港拓展業務, 孫宏斌被認為是他欽定培養的接班人。

圖:孫宏斌曾被認為是柳傳志的接班人

然而, 孫宏斌的聯想兩年風光日子, 在1990年春天戛然而止。

導火索是企業部辦的一份內刊《聯想企業報》, 它獨立於官方內刊《聯想報》, 如同孫宏斌本人一樣野心勃勃, 頭版赫然寫著"企業部綱領"第一條是:企業部的利益高於一切。

柳傳志看到了。 自立山頭的危險信號讓他很快趕回來調查。 十幾年後, 他承認, 那是唯一讓他覺得心裡有點發慌的時刻。

一個月的調查裡, 企業部抱團嚴重、財務不受集團控制、分公司人選全由孫宏斌一手選定等問題, 逐漸浮出水面。

但孫宏斌跟他的年輕人們還沒有察覺。

一次柳傳志在企業部訓話, 提出孫宏斌有搞幫會、小山頭的苗頭, 幾位年輕人居然站起來逐條反駁。 訓話現場變成一鍋亂粥, 柳傳志拂袖離去。

孫宏斌當時不在場。 會後, 柳傳志要求開除這幾個年輕人, 孫傲然拒絕了。

隨後的故事就是一場經典的門派清理大戲。

根據《聯想風雲》書中披露的信息, 在拒絕柳傳志做出的調離企業部經理崗位安排後,

1990年4月9日, 孫宏斌在早會上聽到了一個最新處理:停職反省。 隨後, 他被帶到東北旺聯想生產基地的一座公寓樓裡, 在至少兩個人的監視下失去自由。

驕傲與狂妄讓他跌入這處深淵。

事發前一晚, 柳傳志找他最後談過, 希望好合好散, 今後做朋友, 孫宏斌可以隨便選擇一個分公司去幹。 後者斷然拒絕:

不必了, 柳總。 我還年輕, 我才二十幾歲, 我自己走。

當時他還太年輕, 無法看清柳傳志最後關頭送來的這把盾有多重要。

5月8日, 孫宏斌被警方刑事拘留, 8月, 法院以挪用公款13萬元的罪名, 判處其有期徒刑5年。

這是他從來沒想到過的結局。 被軟禁時, 曾有企業部的年輕人跑來“劫獄”, 孫宏斌還呵斥他們離開,

自信不會有事。

然而江湖就是這麼殘酷。 曾經最器重他的柳傳志, 狠心收走了他手裡的矛。

2.複出再戰, 再敗

孫宏斌再撿起他的矛, 已經是4年之後了。

在監獄裡的時光, 是一場關乎定力與心性的修煉。 孫宏斌後來形容這段日子。

“一天一天, 在那裡面度日如年, 但是又度年如日……每一天是完全一樣的……一年過去和一天一樣, 但是過一天也跟過一年一樣。 ”

1994年3月, 他走出監獄大門。

18天后, 他跟柳傳志坐在了新世紀飯店頂層的川菜館裡。 態度平和的孫宏斌向柳傳志道歉, 並告訴對方準備去做房地產代理。 柳傳志當場表示願意以個人名義投錢入股, 孫宏斌暫時拒絕了。

飯桌上, 孫宏斌保證, 今後不會再入IT行業。

與柳傳志的這頓飯, 宣佈孫宏斌與過去達成了和解。事後有朋友質疑,他解釋,如果出來以後拎把刀子去把柳傳志給宰了,今後誰也不敢來打交道,這輩子就真完了。

他不甘心就這樣平庸。回到天津後,他開始準備創辦房地產代理公司。

這條路上依然有柳傳志的影子。柳在早期提供了50萬的資金相助,而公司的前身,是順馳、聯想、中科合作成立的天津中科聯想房產開發有限公司。1998年,聯想和中科按照合約退出,公司才更名為天津順馳投資有限公司。

矛已經不是當初的那支矛,但孫宏斌的打法,還是當年在聯想的那套快手招數。

他先花了4年時間,把順馳從房產仲介公司變成開發商,此後4年,他在天津開發近30個專案,生生把行業的開發週期從18個月壓縮到7個月。2002年,順馳在天津做到10億銷售額,次年,孫宏斌開始擴張。

從2003年到2004年,順馳的影子陸續出現在全國十幾座城市,屢屢跟“天價”、“地王”捆綁在一起。

當年那個黯然離場的持矛俠客,如今又高調了回來。

彼時他已經洗清污點。2003年,法院重審當年那樁案件,孫宏斌被判無罪。

2003年莽山會議,孫宏斌懟了王石,一戰成名。當著上百家地產商的面,他口出狂言:“順馳地產的銷售額將來要超過在座的席位,包括王總。”

一石驚起千層浪。

圖:叫板王石讓孫宏斌一戰成名

王石當場回應“我認為這是吹牛”。

孫宏斌說幹就幹,很快啟動黑馬計畫,在全國瘋狂拿地。到年底,順馳銷售額為45億,萬科是63億。頭年,萬科銷售收入44億的時候,順馳才14億。

現在看來,當年的孫宏斌其實跟後來的賈躍亭有相似之處:狂飆之中,埋下資金鏈脆弱的風險。在次年8月的博鼇論壇上,王石發出警告:順馳擴張貪大求快,很容易導致資金鏈崩潰。

一語成讖。

2006年.順馳陷入嚴重缺錢又尋求上市無果的困境,9月,孫宏斌以12.8億的低價,把順馳55%的股份賣給了路勁基建。

消息宣佈後,孫巨集斌又消失在江湖。有媒體報導,那段低潮期,孫宏斌經常唱一首歌《一無所有》。

“我想不明白他為什麼這麼著急”,對於孫宏斌的這段失敗,柳傳志曾感慨:“我提醒過他,在擴張時一定要注意資金鏈,二是,有些話不要說得太滿”。

在這位身經百戰的老江湖眼裡,此時的孫宏斌,還是有點嫩。

3.江湖混戰

這次,孫宏斌在順馳丟下的矛,在融創拾了起來。

這家公司創辦於2003年,一度也陷入脫韁野馬的困境。2005年到2006年,孫宏斌開始整治,以虧損數百萬的代價退出長三角,大幅出售與回購股權——幾貼猛藥之下,融創逐漸復蘇。

融創成為孫宏斌第二次重出江湖的發力點。他定下兩個標準:第一管好現金流,第二盯准一線城市。此前遍地開花的野蠻模式被放棄了。

矛還在,但打法已經不一樣了。他少了些狂妄之氣,多了穩健和低調,現金流成為他在公開場合提及最多的話題之一。

他不再懟人。即使在2008年這樣的低谷期拿下西北旺地王項目,他也保持著低調。

三天后,孫宏斌客客氣氣地回應,解釋自己看法,末了加上一句:

“感謝王總的提醒。我們會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態度對待風險”。

謹慎謙虛,如同這個圈子裡的大多地產商人。

此時的孫宏斌手裡除了矛,還多了一把盾。

“全天下都知道我只會使矛。其實矛和盾都必要,不同場合不同時間,有時候要一手執矛一手握盾,有時候要雙手執矛,有時候要雙手握盾”。

不過,在江湖之中,矛與盾的配合並非時時完美。比如從2014年開始,融創三年內發起的三場並購,均以失敗告終。

其中,融創中國與綠城的收購案,已經成為MBA案例。

這場收購的前戲時間很長。從2011年孫宏斌網上聲援陷入危機的綠城,到11月初買房以示支持,再到12月,孫宏斌購入綠城51%股權。

次年,融創又以33.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綠城在上海、無錫、蘇州等9個專案的50%股權,其中多為綠城此前拿下的地王。這些項目後來被裝進了雙方合資公司:上海融綠。

那段時間,孫宏斌與宋衛平頻頻公開秀恩愛。比如宋衛平曾表示,融綠合作由融創主導,才能達到1加1大於4的效果。

圖:秀恩愛死得快?這似乎是一句真理

故事的高潮發生在2014年5月,宋衛平要退休,把股權轉讓給融創,“天下本一家,有德者掌之”,他解釋。

但這場價值60多億的股權轉讓沒能成功,香港證監會插了一腿,質疑孫宏斌與宋衛平是一致行為人,這意味著融創需要拿出200億完成全面收購。而當時融創市值不過100多億。

尷尬的是,融創的60億收購款已經付給綠城,宋衛平也把管理權交給了融創。後者已經派出團隊進駐綠城,一切只差官方流程。

事情最後變得棘手起來。

宋衛平也開始變主意。在收到一些業主、供應商的投訴後,他擔心綠城房子品質不保品牌受損,決定回歸。雙方開始多輪談判。車輪戰持續到當年12月,最後,綠城同意返還融創此前支付的收購款,並支付約10%的利息。

協定達成前,宋衛平在公開檢討中稱,“將綠城賣給了一個不應該賣的人”。雙方協調期間,警方甚至一度出動。臨了,宋衛平又感慨:融創還是兄弟,但兄弟靠不住。

相比之下,孫宏斌倒是很安靜。

生意場上沒有四年一度的武林盟主大會,但廝殺卻無處不在。手起刀落之間,孫宏斌越發低調。

“過去兩年融創中國將大量的管理人員投入到綠城、佳兆業、雨潤等項目的並購上,可以說是幫別人幹活,有點原地踏步的感覺”,孫宏斌曾這樣反思。綠城之後,融創對佳兆業、雨潤的兩場收購都以失敗收場。

好在2016年9月,融創終於完成一筆漂亮的收購:138億元收購聯想控股旗下的融科智地。對於孫宏斌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意義非凡的關鍵時刻。

很長一段時間裡,孫宏斌似乎還憋著聯想的那股氣。

有熟悉孫的人表示,孫宏斌在2004年提出順馳要做到1000億銷售目標時,其實對標企業是聯想。當時,萬科銷售額不過100多億。

而在順馳瘋狂擴張時,他大量啟用年輕人,團隊裡鮮有40歲以上的。代表順馳拍下天價地塊的年輕人,甚至不用向孫巨集斌電話請命就能決定。這在業內是很少見的。

這是孫宏斌為追求高效的用人之道,其實也是在向柳傳志喊話:自己跟那幫年輕人當年是值得信任的。

4.白武士的心機

孫宏斌很精明。每一場出擊,每一次亮出矛或盾,他都明白自己要什麼。

生活中如此,江湖行走時更是如此。

雖然與綠城、佳兆業、雨潤的幾門親事都沒成,借助這些並購案,孫宏斌迅速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比如並購綠城幫助融創擴大了華東區域版圖。而在結束對佳兆業的收購後,融創一年內在珠三角拿下10個項目——這正是佳兆業的地盤。

今年1月牽手樂視,孫宏斌再得新歡,以150億資金成為樂視二股東,一度被稱為是拯救賈躍亭的白武士。

圖:賈躍亭在發佈會上一度笑得很羞澀

這筆投資只用了36天就敲定,依然是孫巨集斌式的瘋狂速度——他也有底氣,根據公開資料,融創在2016年的銷售金額為1506億,同比增長121%。

江湖之事說到底其實很簡單:利益。

孫宏斌看得很清楚:這是一樁買賣。經歷與宋衛平的風波後,孫宏斌曾經明確表示:別扯情懷,很Low。宋被稱為地產界的情懷主義者。

在這樁新婚事中,被賈躍亭打爛的一手牌,對於孫宏斌來說卻暗藏機遇。比如樂視強大的拿地能力——在浙江莫干山,當地政府給賈躍亭批了一萬多畝地,而融創費大勁才通過收購拿到幾千畝。

拿到樂視的資源後,融創今後的拿地故事就有得說了。

但問題是,孫宏斌式的樂視改造,賈躍亭是否能接受?在融創對綠城的收購案中,宋衛平復出的重要理由,就是來自業主和供應商關於品質下降的投訴。

卸下樂視網總經理職務的賈躍亭,會成為第二個宋衛平嗎?

答案尚不可知。

“樂視姓賈還是姓孫?”前天,樂視關於賈躍亭卸任等人事變動的媒體溝通會上,有記者也拋出了這樣的問題。賈躍亭回應,融創扮演的是支持者角色,兩者不存在控制權之爭。

圖:昨日現身的賈躍亭穿得很厚,似乎與旁人不在一個季節

而今天上午,在融創中國的股東大會上,孫宏斌也再次強調:“樂視上市體系,這是老賈的半條命,也是我的半條命。”

至於梁軍出任CEO,那只是執行合同裡的約定,也是體系走向成熟的標誌。

“我要控制權幹嘛,累不累?”他表示,從來不幹別人的活,只做自己的事情。

但事實勝於雄辯。

考慮到融創此前幾筆收購的失敗過往,加上最近樂視更換財務總監等諸多動靜,一切似乎都在指向:這樁婚事並不簡單。賈躍亭或許會為這150億彩禮,付出更多代價。

不過,眼下孫巨集斌還需要更多時間,把樂視的故事變成自己的故事。

看,他的矛又要出手了。

宣佈孫宏斌與過去達成了和解。事後有朋友質疑,他解釋,如果出來以後拎把刀子去把柳傳志給宰了,今後誰也不敢來打交道,這輩子就真完了。

他不甘心就這樣平庸。回到天津後,他開始準備創辦房地產代理公司。

這條路上依然有柳傳志的影子。柳在早期提供了50萬的資金相助,而公司的前身,是順馳、聯想、中科合作成立的天津中科聯想房產開發有限公司。1998年,聯想和中科按照合約退出,公司才更名為天津順馳投資有限公司。

矛已經不是當初的那支矛,但孫宏斌的打法,還是當年在聯想的那套快手招數。

他先花了4年時間,把順馳從房產仲介公司變成開發商,此後4年,他在天津開發近30個專案,生生把行業的開發週期從18個月壓縮到7個月。2002年,順馳在天津做到10億銷售額,次年,孫宏斌開始擴張。

從2003年到2004年,順馳的影子陸續出現在全國十幾座城市,屢屢跟“天價”、“地王”捆綁在一起。

當年那個黯然離場的持矛俠客,如今又高調了回來。

彼時他已經洗清污點。2003年,法院重審當年那樁案件,孫宏斌被判無罪。

2003年莽山會議,孫宏斌懟了王石,一戰成名。當著上百家地產商的面,他口出狂言:“順馳地產的銷售額將來要超過在座的席位,包括王總。”

一石驚起千層浪。

圖:叫板王石讓孫宏斌一戰成名

王石當場回應“我認為這是吹牛”。

孫宏斌說幹就幹,很快啟動黑馬計畫,在全國瘋狂拿地。到年底,順馳銷售額為45億,萬科是63億。頭年,萬科銷售收入44億的時候,順馳才14億。

現在看來,當年的孫宏斌其實跟後來的賈躍亭有相似之處:狂飆之中,埋下資金鏈脆弱的風險。在次年8月的博鼇論壇上,王石發出警告:順馳擴張貪大求快,很容易導致資金鏈崩潰。

一語成讖。

2006年.順馳陷入嚴重缺錢又尋求上市無果的困境,9月,孫宏斌以12.8億的低價,把順馳55%的股份賣給了路勁基建。

消息宣佈後,孫巨集斌又消失在江湖。有媒體報導,那段低潮期,孫宏斌經常唱一首歌《一無所有》。

“我想不明白他為什麼這麼著急”,對於孫宏斌的這段失敗,柳傳志曾感慨:“我提醒過他,在擴張時一定要注意資金鏈,二是,有些話不要說得太滿”。

在這位身經百戰的老江湖眼裡,此時的孫宏斌,還是有點嫩。

3.江湖混戰

這次,孫宏斌在順馳丟下的矛,在融創拾了起來。

這家公司創辦於2003年,一度也陷入脫韁野馬的困境。2005年到2006年,孫宏斌開始整治,以虧損數百萬的代價退出長三角,大幅出售與回購股權——幾貼猛藥之下,融創逐漸復蘇。

融創成為孫宏斌第二次重出江湖的發力點。他定下兩個標準:第一管好現金流,第二盯准一線城市。此前遍地開花的野蠻模式被放棄了。

矛還在,但打法已經不一樣了。他少了些狂妄之氣,多了穩健和低調,現金流成為他在公開場合提及最多的話題之一。

他不再懟人。即使在2008年這樣的低谷期拿下西北旺地王項目,他也保持著低調。

三天后,孫宏斌客客氣氣地回應,解釋自己看法,末了加上一句:

“感謝王總的提醒。我們會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態度對待風險”。

謹慎謙虛,如同這個圈子裡的大多地產商人。

此時的孫宏斌手裡除了矛,還多了一把盾。

“全天下都知道我只會使矛。其實矛和盾都必要,不同場合不同時間,有時候要一手執矛一手握盾,有時候要雙手執矛,有時候要雙手握盾”。

不過,在江湖之中,矛與盾的配合並非時時完美。比如從2014年開始,融創三年內發起的三場並購,均以失敗告終。

其中,融創中國與綠城的收購案,已經成為MBA案例。

這場收購的前戲時間很長。從2011年孫宏斌網上聲援陷入危機的綠城,到11月初買房以示支持,再到12月,孫宏斌購入綠城51%股權。

次年,融創又以33.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綠城在上海、無錫、蘇州等9個專案的50%股權,其中多為綠城此前拿下的地王。這些項目後來被裝進了雙方合資公司:上海融綠。

那段時間,孫宏斌與宋衛平頻頻公開秀恩愛。比如宋衛平曾表示,融綠合作由融創主導,才能達到1加1大於4的效果。

圖:秀恩愛死得快?這似乎是一句真理

故事的高潮發生在2014年5月,宋衛平要退休,把股權轉讓給融創,“天下本一家,有德者掌之”,他解釋。

但這場價值60多億的股權轉讓沒能成功,香港證監會插了一腿,質疑孫宏斌與宋衛平是一致行為人,這意味著融創需要拿出200億完成全面收購。而當時融創市值不過100多億。

尷尬的是,融創的60億收購款已經付給綠城,宋衛平也把管理權交給了融創。後者已經派出團隊進駐綠城,一切只差官方流程。

事情最後變得棘手起來。

宋衛平也開始變主意。在收到一些業主、供應商的投訴後,他擔心綠城房子品質不保品牌受損,決定回歸。雙方開始多輪談判。車輪戰持續到當年12月,最後,綠城同意返還融創此前支付的收購款,並支付約10%的利息。

協定達成前,宋衛平在公開檢討中稱,“將綠城賣給了一個不應該賣的人”。雙方協調期間,警方甚至一度出動。臨了,宋衛平又感慨:融創還是兄弟,但兄弟靠不住。

相比之下,孫宏斌倒是很安靜。

生意場上沒有四年一度的武林盟主大會,但廝殺卻無處不在。手起刀落之間,孫宏斌越發低調。

“過去兩年融創中國將大量的管理人員投入到綠城、佳兆業、雨潤等項目的並購上,可以說是幫別人幹活,有點原地踏步的感覺”,孫宏斌曾這樣反思。綠城之後,融創對佳兆業、雨潤的兩場收購都以失敗收場。

好在2016年9月,融創終於完成一筆漂亮的收購:138億元收購聯想控股旗下的融科智地。對於孫宏斌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意義非凡的關鍵時刻。

很長一段時間裡,孫宏斌似乎還憋著聯想的那股氣。

有熟悉孫的人表示,孫宏斌在2004年提出順馳要做到1000億銷售目標時,其實對標企業是聯想。當時,萬科銷售額不過100多億。

而在順馳瘋狂擴張時,他大量啟用年輕人,團隊裡鮮有40歲以上的。代表順馳拍下天價地塊的年輕人,甚至不用向孫巨集斌電話請命就能決定。這在業內是很少見的。

這是孫宏斌為追求高效的用人之道,其實也是在向柳傳志喊話:自己跟那幫年輕人當年是值得信任的。

4.白武士的心機

孫宏斌很精明。每一場出擊,每一次亮出矛或盾,他都明白自己要什麼。

生活中如此,江湖行走時更是如此。

雖然與綠城、佳兆業、雨潤的幾門親事都沒成,借助這些並購案,孫宏斌迅速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比如並購綠城幫助融創擴大了華東區域版圖。而在結束對佳兆業的收購後,融創一年內在珠三角拿下10個項目——這正是佳兆業的地盤。

今年1月牽手樂視,孫宏斌再得新歡,以150億資金成為樂視二股東,一度被稱為是拯救賈躍亭的白武士。

圖:賈躍亭在發佈會上一度笑得很羞澀

這筆投資只用了36天就敲定,依然是孫巨集斌式的瘋狂速度——他也有底氣,根據公開資料,融創在2016年的銷售金額為1506億,同比增長121%。

江湖之事說到底其實很簡單:利益。

孫宏斌看得很清楚:這是一樁買賣。經歷與宋衛平的風波後,孫宏斌曾經明確表示:別扯情懷,很Low。宋被稱為地產界的情懷主義者。

在這樁新婚事中,被賈躍亭打爛的一手牌,對於孫宏斌來說卻暗藏機遇。比如樂視強大的拿地能力——在浙江莫干山,當地政府給賈躍亭批了一萬多畝地,而融創費大勁才通過收購拿到幾千畝。

拿到樂視的資源後,融創今後的拿地故事就有得說了。

但問題是,孫宏斌式的樂視改造,賈躍亭是否能接受?在融創對綠城的收購案中,宋衛平復出的重要理由,就是來自業主和供應商關於品質下降的投訴。

卸下樂視網總經理職務的賈躍亭,會成為第二個宋衛平嗎?

答案尚不可知。

“樂視姓賈還是姓孫?”前天,樂視關於賈躍亭卸任等人事變動的媒體溝通會上,有記者也拋出了這樣的問題。賈躍亭回應,融創扮演的是支持者角色,兩者不存在控制權之爭。

圖:昨日現身的賈躍亭穿得很厚,似乎與旁人不在一個季節

而今天上午,在融創中國的股東大會上,孫宏斌也再次強調:“樂視上市體系,這是老賈的半條命,也是我的半條命。”

至於梁軍出任CEO,那只是執行合同裡的約定,也是體系走向成熟的標誌。

“我要控制權幹嘛,累不累?”他表示,從來不幹別人的活,只做自己的事情。

但事實勝於雄辯。

考慮到融創此前幾筆收購的失敗過往,加上最近樂視更換財務總監等諸多動靜,一切似乎都在指向:這樁婚事並不簡單。賈躍亭或許會為這150億彩禮,付出更多代價。

不過,眼下孫巨集斌還需要更多時間,把樂視的故事變成自己的故事。

看,他的矛又要出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