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5年磨一劍的梁博挑戰《歌手》,請別叫他選秀冠軍,他是靈魂歌手

聽到梁博要去湖南衛視《歌手》節目上參加比賽的時候, 我腦子裡第一個印象, 就是2012年參加《中國好聲音》的梁博。

那個滿身酷勁, 眼神中渴望著成功、渴望被認可、渴望得到自由, 渾身上下透露著執拗的梁博。

在今天《歌手》節目上, 梁博帶著自己合作已久的樂隊, 並以原創作品《靈魂歌手》向節目上的“老鳥”們發起挑戰。

從選歌的角度來說, “靈魂歌手”最後一個開唱, 難免有點挑釁的意思,

但從梁博的表演沒有半點挑釁的感覺。

演出在主持人于莎莎的介紹下直接開場, 前面沒有想其他歌手那樣拍一點自己的故事作為鋪墊。

一開嗓, 渾宏大氣的聲音震住了全場觀眾, 連李健都忍不住說了一句:“厲害。 ”

接著在電吉他悠揚的旋律下, 梁博緩緩的唱著,

仿佛這場比賽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對他來說, 這不是比賽, 這是一場感動自己、也感動全場樂迷的萬人演唱會, 而且這是一場不加任何修飾的純粹演出。

雖然最後的競演名次沒有達到預期, 但梁博已經達到了上《歌手》的目的:檢驗自己“歌手”的水準。

我記得“一刻”演講中, 梁博說自己挺不屑於比賽的。

“其實我挺不屑於比賽的”

但是他參加每一次比賽都目標明確。

《中國好聲音》上, 他希望獲得四位元優秀音樂人的指點, 告訴他哪行哪不行, 然後回去繼續做音樂。

而此次上《歌手》也是,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展示, 並得到觀眾的檢驗。

現在看來, 他對《歌手》的舞臺也是不屑的, 執拗的梁博一點都沒有變, 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 追求著更好的自己。

這種執拗,甚至快趕上偏執的性子,可能和他“不幸”的童年有關。梁博說他的童年並不開心。

上學的時候,每個班裡都有一些學校好、受人歡迎的好學生,也沒有愛打架、愛惹事的壞學生,還有一兩個不愛講話、坐在角落裡毫無存在感的學生。

而梁博就屬於這種存在感低的。初中時,他就坐在最後一排,不受女生歡迎,也不和男生一起瞎混。

因為迷上了音樂,他開始學習吉他。當吉他老師第一次在他面前彈了首《真的愛你》時,他覺得自己應該走音樂這條路。梁博學吉他的時候,最喜歡的樂隊就是Beyond。

因為吉他,梁博結識很多能夠一起玩音樂,有共同語言的朋友。

初中畢業梁博上了藝術中專,他每天都在搞自己的音樂、組著自己的樂隊,但這一切在那些老師眼中都是壞學生“不學無術”的專利。

所以在梁博從中專畢業去考上大學的時候,竟然有中專老師給大學招生的老師打小報告:“一定不要收這個學生,他是個問題生。”

但那位大學老師說:“收不收他不是你我說算,他是這塊料。”進入大學,成了梁博音樂路上的第一個轉折。

遇上這類極具“中國特色”的教師,我深有感觸。當藝術院校都變得一板一眼的時候,可能更多孩子的創造力都被扼殺在搖籃之中了。

但可能就是因為學校的原因,才造就了這個叛逆,但執拗的梁博。

第二個轉捩點就是《中國好聲音》,21歲的梁博因為獲得選秀比賽的冠軍,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明星生活。

但真正成為明星之後,他才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光環下的生活充滿著無聊與世俗。

“這就是你原來想要的生活

你為什麼不喜歡呢

那都是假的”

或許在梁博眼中,明星的生活是假的,只有音樂才是真的,才有了他第三個轉捩點:放棄成功,重新開始!

所以他選擇銷聲匿跡,出國學音樂、做專輯。用他的話說,當時的作品連自己都打動不了,完全沒達到自己的標準。

如今登上《歌手》的舞臺,相信他將是他第四個轉折,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一個新的標準等待自己去完成。

我覺得在梁博心中,音樂是純粹的,像“靈魂歌手開唱瞬間,能擊碎萬顆心”這樣純粹。往往對一件事物純粹的執著,才能有感動感動萬千、擊碎萬顆心的力量。

梁博的執拗,在我看來就是“靈魂歌手”對更好自我的追求。

我有次無意間翻豆瓣的時候,發現了梁博在2011年豆瓣日記上寫的話,那時候的他就是一個“手無寸鐵的窮孩子”。

如今再回頭看看這段話,再看看《歌手》舞臺上的梁博,他還是一個讓自己活在夢中的孩子,因為他依然堅持!

這種執拗,甚至快趕上偏執的性子,可能和他“不幸”的童年有關。梁博說他的童年並不開心。

上學的時候,每個班裡都有一些學校好、受人歡迎的好學生,也沒有愛打架、愛惹事的壞學生,還有一兩個不愛講話、坐在角落裡毫無存在感的學生。

而梁博就屬於這種存在感低的。初中時,他就坐在最後一排,不受女生歡迎,也不和男生一起瞎混。

因為迷上了音樂,他開始學習吉他。當吉他老師第一次在他面前彈了首《真的愛你》時,他覺得自己應該走音樂這條路。梁博學吉他的時候,最喜歡的樂隊就是Beyond。

因為吉他,梁博結識很多能夠一起玩音樂,有共同語言的朋友。

初中畢業梁博上了藝術中專,他每天都在搞自己的音樂、組著自己的樂隊,但這一切在那些老師眼中都是壞學生“不學無術”的專利。

所以在梁博從中專畢業去考上大學的時候,竟然有中專老師給大學招生的老師打小報告:“一定不要收這個學生,他是個問題生。”

但那位大學老師說:“收不收他不是你我說算,他是這塊料。”進入大學,成了梁博音樂路上的第一個轉折。

遇上這類極具“中國特色”的教師,我深有感觸。當藝術院校都變得一板一眼的時候,可能更多孩子的創造力都被扼殺在搖籃之中了。

但可能就是因為學校的原因,才造就了這個叛逆,但執拗的梁博。

第二個轉捩點就是《中國好聲音》,21歲的梁博因為獲得選秀比賽的冠軍,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明星生活。

但真正成為明星之後,他才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光環下的生活充滿著無聊與世俗。

“這就是你原來想要的生活

你為什麼不喜歡呢

那都是假的”

或許在梁博眼中,明星的生活是假的,只有音樂才是真的,才有了他第三個轉捩點:放棄成功,重新開始!

所以他選擇銷聲匿跡,出國學音樂、做專輯。用他的話說,當時的作品連自己都打動不了,完全沒達到自己的標準。

如今登上《歌手》的舞臺,相信他將是他第四個轉折,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一個新的標準等待自己去完成。

我覺得在梁博心中,音樂是純粹的,像“靈魂歌手開唱瞬間,能擊碎萬顆心”這樣純粹。往往對一件事物純粹的執著,才能有感動感動萬千、擊碎萬顆心的力量。

梁博的執拗,在我看來就是“靈魂歌手”對更好自我的追求。

我有次無意間翻豆瓣的時候,發現了梁博在2011年豆瓣日記上寫的話,那時候的他就是一個“手無寸鐵的窮孩子”。

如今再回頭看看這段話,再看看《歌手》舞臺上的梁博,他還是一個讓自己活在夢中的孩子,因為他依然堅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