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相互保險近8000 億“蛋糕”待分 首批已有兩家開業

每經記者 袁 園

每經編輯 姚茂敦

隨著一年籌建期的臨近和首批兩家相互保險社獲批開業, 相互保險社日漸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

5月24日, 在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 其在披露的發展戰略中表示, 將聚焦于養老健康需求, 專注於發展養老和健康等領域的長期保障型產品。

雖然各家定位各有不同, 並且都專注于發起方熟悉的領域, 但作為新生事物, 業內人士認為相互保險社的發展前景仍充滿諸多困難。

有機構預計, 預計10年後中國相互保險市場份額有望達到10%, 市場空間達到7600億元左右。

專注細分領域求發展

2015年1月, 保監會出臺了《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 隨後在6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提出要發展相互保險等新業務;2016年6月22日, 保監會批准籌建信美相互、眾惠相互和匯友建工財產相互保險社統計資料, 截至2014年, 全球相互保險收入1.3萬億美元,

占全球保險市場總份額的27.1%, 覆蓋9.2億人。 在發達國家, 相互保險的市場份額明顯高於發展中國家, 其中在法國占比高達46%、日本占比45%、德國占比43%。

由於相互保險組織在我國尚屬新生事物, 在所有制形式、治理方式、組織體系、面臨風險等方面均與股份制公司存在較大區別, 所以在發展方面, 也面臨這很多挑戰。

“相互保險社的模式主要面臨四大方面的挑戰。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燕曾表示, 第一個挑戰, 國內目前不管是公司法還是股份制, 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 相互保險跟國內的傳統文化不一樣, 是另類的, 需要市場和消費者接受;第二, 價格相對合理、服務相對較好的相互模式, 對投保人是十分有利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 相互保險所建立的服務理念對中國的保險業是非常珍貴的火種,

但現有的環境和法律框架還需要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第三, 資本市場對保險業的看法主要停留在能給企業提供資金鏈, 還沒有改變原來的認知;第四, 互聯網的發展讓向公眾募集資金行為變得越來越容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對保險業的發展是一個好事,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過猶不及, 這會影響行業的發展。

保監會資料顯示, 截至3月底, 在2月份開業的眾惠相互的保費收入為84.65萬元。 “現在大概有百萬元的規模了, 但是很多業務仍還處於初期, 很多合作都需要溝通。 ”眾惠相互董事長李靜表示。

雖然面臨種種困難, 但相互保險的發展前景卻依然被業內看好。

“政策的明確支持、政府的大力推進、社會的快速轉型、洶湧澎湃的‘互聯網+’等多重利好因素使相互保險的未來充滿了更多的可能性。 ”李靜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