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長生不老”會幸福麼?《銀河護衛隊2》告訴你!

(“銀河護衛隊”的核心人物“星爵”有著神秘的身世。 )

在第一部電影上映3年之後, 《銀河護衛隊2》在今年初夏與中國觀眾見面。 如果說第一部電影中刻畫的那些外星種族,

特別是樹人格魯特, 已經讓觀眾們大開眼界, 那麼《銀河護衛隊2》則呈現了一個更富想像力的宇宙。

對主角“星爵”獨特身世的刻畫, 讓人們思考“行星本身即是生命”這種稱得上匪夷所思的可能性, 也引出了一個更為深刻的“終極問題”:“長生不老”真的會帶來幸福嗎?

“星爵”那個來自星星的野心老爸

(《銀河護衛隊2》電影海報。 )

自認是冒險家實為太空流氓的“星爵”、被稱為“宇宙中最危險女人”的卡魔拉、復仇心切的壯漢“毀滅者”德拉克斯, 以及經過基因混合與改造的“火箭浣熊”和他的侍從樹人格魯特, 這一群原本不相干的“烏合之眾”, 因為機緣巧合, 組成了拯救銀河系免於危機的“銀河護衛隊”。

(“星爵”父親的“本體”其實是一顆星球。 )

在一次得罪雇主之後的逃亡途中, “星爵”意外邂逅了自己的生父。 他逐漸明白, 這個看上去只是外星“人”的生命, 其“本體”竟然是一顆星球。 或者說, “星爵”的父親是以星球形態存在的生命, 可以從星際間攫取資源不斷成長。

他還製作了大量的“分身”, 前往各個有智慧生命存在的星球, 栽下自己的“種子”;同時, 他以分身與不同智慧生命留下混血後代, 只求得到一個繼承其“永生”特質的混血子女, 以加倍為“種子”補充能量的能力, 實現稱霸宇宙的目標。

(“星爵”從父親那裡逐漸瞭解到“撒種子”的歷史。 )

“星爵”恰好是唯一一個可以永生的後代。 於是, 擺在他面前的選擇, 要麼是與生父合作或者充當“電池”, 與生父共同稱霸宇宙;要麼消滅自己曾經苦苦尋覓的生父, 以自己同時失去永生的能力為代價, 換取宇宙間許許多多智慧生物的生存。

幸運的是, “星爵”與他的團隊選擇了後者。

科幻奇觀, 星球形式的智慧生命

(《索拉裡斯星》中索拉裡斯星上的“智慧海洋”。 )

將一顆星球想像為一種獨特的智慧生命, 這樣的科幻設定儘管少見, 但也不乏先例。 其中最為著名的, 或許是波蘭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的《索拉裡斯星》。

在這部作品中,人類宇航員前往宇宙深處被海洋覆蓋的索拉裡斯星進行科學考察,卻發現這顆行星的海洋很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在考察過程中,人類的各種檢測和研究手段完全沒有效果,索拉裡斯星卻不斷複製出宇航員們的親友,最終令整支考察隊陷於恐懼和迷茫之中。

中國科幻作家楊鵬也寫過一個類似設定的短篇《呼喚生命》。在這篇小說裡,地球上搜尋外星文明無線電波信號的系統發現了一個外星文明,但前去考察的一對宇航員夫婦卻發現目的地一片荒涼。他們誤以為外星文明隱藏在行星地下,就決定以核導彈炸開行星地殼,以便與“穴居的外星人”對話。

但他們不知道,這顆行星本身就是發出信號的生命體,而他們發射的核彈恰好摧毀了這個“行星生命”的“大腦”。於是,他們親手殺死了這個苦苦尋找多時的外星“智慧生命”。

“永生”會帶來幸福嗎?

(勇度,“星爵”的養父。)

相比於已經享譽世界的《索拉裡斯星》,同樣將星球本身設定為智慧生命的《銀河護衛隊2》,選擇了一個有些冷門的角度,那就是探討“永生”的特質,帶給智慧生命心態的改變。

(擅長讀心術的外星姑娘“螳螂妹”,可以在必要時對“星爵”的父親進行催眠。)

在《銀河護衛隊2》的結尾,我們可以看到,“星爵”的生父將自己的大腦安全地藏在星球核心位置;或者說,整顆星球就是他圍繞自己碩大的大腦建立起來的。

在星球結構的重重保護之下,進攻者很難威脅到這顆大腦。極為漫長近乎永生的壽命和同樣漫長的獨處時間,導致了他心態的改變,再加上近乎絕對安全的環境,最終使他萌生出稱霸宇宙的野心。

(“星爵”一直找尋的家人,或許就是銀河護衛隊的那些夥伴吧。)

此時,“星爵”身上人類的那一部分開始發揮作用。儘管終結生父的計畫就意味著自己也會失去永生的能力,但宇宙中許許多多的智慧生命的生存權利,更應該得到尊重。更何況,生母的經歷已經讓他明白,永生的代價其實太過沉重。

(對於“星爵”的父親來說,永生的代價也相當高昂。)

按照《銀河護衛隊2》的設定,“星爵”的生父雖然擁有永生的能力,但可以自由思維的分身或者說“靈魂”,不能長時間離開“母星”,也就是大腦本體所在地,否則母星就會逐漸枯萎。

因此,“星爵”的生父不得不親手殺死自己曾經深愛的地球女人(“星爵”的生母),並且是以製造癌症的方式,將殺人偽裝成正常的生命節律。

(在《銀河護衛隊》第一部中犧牲的樹人格魯特,在第二部電影中以幼苗形態現身。)

事實上,類似的現象在許許多多關於永生、時間旅行、長距離宇宙航行(星際殖民)和冬眠等題材的科幻作品中並不鮮見。

曾經深愛的人們,最終不得不被時間所分離,成為一個個悲劇的主角。有幸得以擺脫時間桎梏的一方,雖然能暫時倖存,卻將會面對長久的孤獨。

(在父親“本體”的那顆星球上,“星爵”與卡魔拉起舞,這對於曾經冷酷的卡魔拉尤為難得。許許多多智慧生命深知一生短促,並致力於活出各自的精彩。)

或許,數十年的星際歷險已經讓“星爵”明白,“永生”不過是一道沉重的枷鎖。相反,正因為知道了生命的短暫和可貴,宇宙中的各個智慧種族,方才會盡力活出自己的精彩。生命與文明一代代的傳承,正是宇宙的活力所在。

“或許我們窮盡一生去追逐的東西,其實一直在我們身邊。”

編輯:胡小雨

在這部作品中,人類宇航員前往宇宙深處被海洋覆蓋的索拉裡斯星進行科學考察,卻發現這顆行星的海洋很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在考察過程中,人類的各種檢測和研究手段完全沒有效果,索拉裡斯星卻不斷複製出宇航員們的親友,最終令整支考察隊陷於恐懼和迷茫之中。

中國科幻作家楊鵬也寫過一個類似設定的短篇《呼喚生命》。在這篇小說裡,地球上搜尋外星文明無線電波信號的系統發現了一個外星文明,但前去考察的一對宇航員夫婦卻發現目的地一片荒涼。他們誤以為外星文明隱藏在行星地下,就決定以核導彈炸開行星地殼,以便與“穴居的外星人”對話。

但他們不知道,這顆行星本身就是發出信號的生命體,而他們發射的核彈恰好摧毀了這個“行星生命”的“大腦”。於是,他們親手殺死了這個苦苦尋找多時的外星“智慧生命”。

“永生”會帶來幸福嗎?

(勇度,“星爵”的養父。)

相比於已經享譽世界的《索拉裡斯星》,同樣將星球本身設定為智慧生命的《銀河護衛隊2》,選擇了一個有些冷門的角度,那就是探討“永生”的特質,帶給智慧生命心態的改變。

(擅長讀心術的外星姑娘“螳螂妹”,可以在必要時對“星爵”的父親進行催眠。)

在《銀河護衛隊2》的結尾,我們可以看到,“星爵”的生父將自己的大腦安全地藏在星球核心位置;或者說,整顆星球就是他圍繞自己碩大的大腦建立起來的。

在星球結構的重重保護之下,進攻者很難威脅到這顆大腦。極為漫長近乎永生的壽命和同樣漫長的獨處時間,導致了他心態的改變,再加上近乎絕對安全的環境,最終使他萌生出稱霸宇宙的野心。

(“星爵”一直找尋的家人,或許就是銀河護衛隊的那些夥伴吧。)

此時,“星爵”身上人類的那一部分開始發揮作用。儘管終結生父的計畫就意味著自己也會失去永生的能力,但宇宙中許許多多的智慧生命的生存權利,更應該得到尊重。更何況,生母的經歷已經讓他明白,永生的代價其實太過沉重。

(對於“星爵”的父親來說,永生的代價也相當高昂。)

按照《銀河護衛隊2》的設定,“星爵”的生父雖然擁有永生的能力,但可以自由思維的分身或者說“靈魂”,不能長時間離開“母星”,也就是大腦本體所在地,否則母星就會逐漸枯萎。

因此,“星爵”的生父不得不親手殺死自己曾經深愛的地球女人(“星爵”的生母),並且是以製造癌症的方式,將殺人偽裝成正常的生命節律。

(在《銀河護衛隊》第一部中犧牲的樹人格魯特,在第二部電影中以幼苗形態現身。)

事實上,類似的現象在許許多多關於永生、時間旅行、長距離宇宙航行(星際殖民)和冬眠等題材的科幻作品中並不鮮見。

曾經深愛的人們,最終不得不被時間所分離,成為一個個悲劇的主角。有幸得以擺脫時間桎梏的一方,雖然能暫時倖存,卻將會面對長久的孤獨。

(在父親“本體”的那顆星球上,“星爵”與卡魔拉起舞,這對於曾經冷酷的卡魔拉尤為難得。許許多多智慧生命深知一生短促,並致力於活出各自的精彩。)

或許,數十年的星際歷險已經讓“星爵”明白,“永生”不過是一道沉重的枷鎖。相反,正因為知道了生命的短暫和可貴,宇宙中的各個智慧種族,方才會盡力活出自己的精彩。生命與文明一代代的傳承,正是宇宙的活力所在。

“或許我們窮盡一生去追逐的東西,其實一直在我們身邊。”

編輯:胡小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