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以特朗普“洩密門”為例,判斷外匯市場走勢應看哪些政治信號?

上周, 美元指數的急速下跌成為市場的熱點。 當周, 美元指數下跌幅度超過2%, 創出2016年2月以來最大跌幅。 這不但回吐了自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的所有漲幅, 也擊穿了97.80中期支撐位。

(美元指數)

受美元指數急跌影響, 非美貨幣以及貴金屬價格出現明顯漲幅, 尤其是日元、瑞郎、以及貴金屬等傳統避險品種漲勢較大, 歐元也表現頗佳。 當周, 歐元兌美元上漲超過2.5%, 瑞郎兌美元匯率漲幅接近3%。

(歐元兌瑞郎)

(黃金)

形成這一走勢的原因從宏觀面來解讀可歸結為近期突發的特朗普“洩密門”事件。

特朗普“洩密門”事件回顧

5月15號, 有媒體報導稱, 特朗普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會晤時對俄方透露了高度機密資訊。 隨後白宮表示該指控不實, 稱重點是反恐。

特朗普本人也在推特上表示, 只是討論恐怖主義、飛行安全和人權事宜, 並非出現洩密。

然而, 洩密門爆出之際, 前FBI局長科米遭特朗普開除FBI局長職務, 當時他正在負責調查有關於特朗普“通俄門”問題。

先有“通俄門”, 後有“洩密門”, 這令特朗普政府的信譽受損, 也讓投資者開始擔心稅改、醫改和擴大基建等競選承諾無法兌現, 拉高了投資者避險情緒, 紛紛避險買盤湧入黃金, 導致美元急劇下跌。 外匯市場走勢一波三折。

那麼, 政治事件是如何對外匯市場形成影響的呢?

政治事件對外匯市場的影響比股票、債券等市場要大得多。 當某一件重大國際事件發生時,外匯市場的漲落幅度會經常性地超過股市和債券市場的變化。

其主要原因是:

01

眾所周知, 外匯市場的波動是市場投資者心理變化的表現。 當政治事件突發時, 投資者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規避風險並及時採取相關行動。 通常, 投資者會在第一時間逃離風險資產, 同時入駐避險資產, 而這一行為將改變市場資金的短期流向並引發市場出現短時間的劇烈波動。 但從歷史的經驗來看, 大多數政治事件對市場的影響是有限且暫時的, 它不會改變匯率的長期走勢。

02

避險商品因人而異, 黃金、日元、瑞郎依然是避險資金規避風險的首選。 固定投資等長期投資美元資產的投資者大多會利用黃金來對沖美元資產所引發的風險, 國債、企業債等短期投資的資金會完全逃離美元資產轉向日元或瑞郎,

這就形成了外匯市場的避險板塊。 就目前來看, 黃金仍然是首選, 其次是日元, 其後是瑞郎。

03

美元與歐元在外匯市場佔有絕對地位形成了互補關係, 也成為市場避險的通道。 在本次事件中, 歐元兌美元出現明顯的漲幅就是最好的驗證。 通常, 如果歐美經濟表現平穩, 差異不大時, 這種互補關係就極為明確。 從近兩個月的表現來看, 歐元對美元出現明確的反彈走勢, 當市場資金從美元流出後買入歐元, 就會加速歐美匯率上行, 最終出現急速拉升走勢。

由於政治事件發生的地點、原因及影響地區不同, 反映在各外匯幣種上的波動也不盡相同, 因此外匯投資者對政治事件影響匯率變化的重要因素也要具體分析。

政治因素對匯率走勢的影響

通常來講,影響外匯市場的政治因素一般包括:政權變更、政變、政治醜聞、戰爭因素和恐怖襲擊等。

(1)政權更替: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權更替時,新生的政府可能把以前政權的貨幣作廢,然後發行自己的貨幣,以前國家的貨幣就可能會變得一錢不值。

例如,1990年伊拉克佔領科威特後,立即宣佈科威特這個國家不復存在,成為自己的第19個省,科威特貨幣作廢,導致大多數科威特富人一夜之間變成了窮人。

(2) 政變:當一個國家發生政變時,該國貨幣的匯率就會大幅下跌,局勢的動盪永遠是打擊貨幣的重要原因。

例如,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局勢一直不太穩定,像菲律賓、泰國、印尼等國,軍人和不同的黨派經常發生政變,每一次政變都會使該國貨幣遭到沉重打擊。

(3)政治醜聞和官員下臺:一個國家的政治家、政府官員被牽扯到桃色事件、金融醜聞、選舉舞弊、引咎辭職等事件時,也會造成該國貨幣的劇烈波動。

例如:曾經有美國財長辭職,引發了許多投資者對在美國投資的不信任,致使大量的資金流出美國,令美元匯率大幅下跌。

(4)政治醜聞和官員下臺:一個國家的政治家、政府官員被牽扯到桃色事件、金融醜聞、選舉舞弊、引咎辭職等事件時,也會造成該國貨幣的劇烈波動。

例如:曾經有美國財長辭職,引發了許多投資者對在美國投資的不信任,致使大量的資金流出美國,令美元匯率大幅下跌。

(5)恐怖襲擊:恐怖襲擊也是令匯率短期內大幅下挫的主要因素。

例如,“9.11事件”中世貿大廈受到恐怖襲擊,造成了數千人死亡,這些人都是美國經濟界和金融界的精英,這對於美國經濟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當時引發了美元匯率的大幅下降,人們紛紛拋售美元,買入瑞郎、歐元等避險貨幣來逃避風險,半個小時內瑞郎的漲幅接近5%。

一般來說,政治事件的結果往往是很難預測的,因此市場對此類事件較為敏感。在外匯市場投資,投資者在把握住外匯走勢的長期趨勢時,也要十分注意它在短期的波動,只有認清它的短期波動規律,才能在外匯市場立於不敗之地。

政治因素對匯率走勢的影響

通常來講,影響外匯市場的政治因素一般包括:政權變更、政變、政治醜聞、戰爭因素和恐怖襲擊等。

(1)政權更替: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權更替時,新生的政府可能把以前政權的貨幣作廢,然後發行自己的貨幣,以前國家的貨幣就可能會變得一錢不值。

例如,1990年伊拉克佔領科威特後,立即宣佈科威特這個國家不復存在,成為自己的第19個省,科威特貨幣作廢,導致大多數科威特富人一夜之間變成了窮人。

(2) 政變:當一個國家發生政變時,該國貨幣的匯率就會大幅下跌,局勢的動盪永遠是打擊貨幣的重要原因。

例如,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局勢一直不太穩定,像菲律賓、泰國、印尼等國,軍人和不同的黨派經常發生政變,每一次政變都會使該國貨幣遭到沉重打擊。

(3)政治醜聞和官員下臺:一個國家的政治家、政府官員被牽扯到桃色事件、金融醜聞、選舉舞弊、引咎辭職等事件時,也會造成該國貨幣的劇烈波動。

例如:曾經有美國財長辭職,引發了許多投資者對在美國投資的不信任,致使大量的資金流出美國,令美元匯率大幅下跌。

(4)政治醜聞和官員下臺:一個國家的政治家、政府官員被牽扯到桃色事件、金融醜聞、選舉舞弊、引咎辭職等事件時,也會造成該國貨幣的劇烈波動。

例如:曾經有美國財長辭職,引發了許多投資者對在美國投資的不信任,致使大量的資金流出美國,令美元匯率大幅下跌。

(5)恐怖襲擊:恐怖襲擊也是令匯率短期內大幅下挫的主要因素。

例如,“9.11事件”中世貿大廈受到恐怖襲擊,造成了數千人死亡,這些人都是美國經濟界和金融界的精英,這對於美國經濟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當時引發了美元匯率的大幅下降,人們紛紛拋售美元,買入瑞郎、歐元等避險貨幣來逃避風險,半個小時內瑞郎的漲幅接近5%。

一般來說,政治事件的結果往往是很難預測的,因此市場對此類事件較為敏感。在外匯市場投資,投資者在把握住外匯走勢的長期趨勢時,也要十分注意它在短期的波動,只有認清它的短期波動規律,才能在外匯市場立於不敗之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