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蘿蔔章重創國海證券股價 三機構深陷其中無奈死扛

記者 向婷

去年底, 國海證券的蘿蔔章事件引發了債券市場的“踩踏”, 眾多金融機構受到牽連。 近日, 證監會終於對國海證券做出了處罰決定, 宣佈暫停國海證券資管產品備案1年、暫停新開證券帳戶1年(經紀業務)、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1年, 同時處理了“蘿蔔章”事件相關責任人。

據悉, 從事發之日停牌起至今, 國海證券股價已經下跌超過26%, 而在其一季度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 中央匯金、天弘和招商基金均深陷其中, 面對已經深跌的股價, 三家機構如今也只能血戰到底了。

風控現漏洞 國海證券遭重罰

去年底由國海證券引發的蘿蔔章事件終於畫上了句號。 5月19日下午, 證監會宣佈, 暫停國海證券資管產品備案1年、暫停新開證券帳戶1年(經紀業務)、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1年, 同時處理了“蘿蔔章”事件相關責任人。

據悉, 去年12月14日, 坊間傳出消息, 國海證券一債券團隊負責人張楊失聯, 以“假公章”冒用國海證券名義進行交易, 令廊坊銀行代持的100億元債券出現虧損。 國海證券12月15日開市起停牌自查, 並先後發出澄清公告, 澄清員工是離職員工, 章是假章, 並不打算對事件負責, 此內容引得業內一片譁然。

此後, 代持機構與國海證券幾度舉行閉門會議討論擔責問題, 也幾次出現僵持, 解決方案也一再調整, 最終在國海證券願意承擔更多責任的前提下達成和解。

今年1月19日晚間, 國海證券發佈董事會決議公告及複牌公告, 已與全部涉事機構完成協商。 國海證券共承擔債券面值167.80億元, 全部按成本計入“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 即持有期間, 債券價格變動不影響當期利潤。 個別涉事機構已於2016年12月20日前對債券進行處置, 形成實際損失的, 國海證券按比例共分擔損失約0.56億元, 計入2016年當期損益。

因國海證券“蘿蔔章”而引發的約200億債券代持違約事件, 牽扯了20余家金融機構, 堪稱債券市場一隻“黑天鵝”, 給債市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一度引發債券市場暴跌。

雖然國海證券已與其交易對手達成妥協, 但由此暴露出的灰色代持業務及交易對手風險, 將繼續影響中國債券市場投資者的信心。

中金公司分析師黃潔表示, 銀行與非銀機構之間的互信已經被破壞, 非銀機構的融資成本抬升不可避免。

“後期不排除還有一些類似的問題發生, 預期更多集中在一些中小型機構上, ”國泰君安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覃漢接受媒體採訪時稱。 他也認為, 個別中小型的平臺合規意識相對來說比較薄弱, 近幾年希望通過固收業務發展創收, 但合規沒有跟上。

股價持續下跌 後續損失無法估量

從二級市場走勢看, 以2016年12月14日的收盤價6.97元計算, 到2017年5月24日5.13元止, 國海證券股價已經下跌了26%, 而同期的上證指數僅下跌2%左右。 不僅如此, 由於國海證券三大業務遭暫停一年, 後續的損失更是無法估量。

和一般券商將業務分類為傳統的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自營業務、資管業務等不同, 國海證券的分類為以上八大類:零售財富管理, 企業金融服務, 銷售交易、資產管理, 信用、網路金融、研究業務, 基金業務, 期貨業務和直投業務。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 2016年國海證券非經紀業務傭金收入占比達79.46%, 創歷史最高水準。 其中, 股權、債券融資收入占比達27.01%。 也就是說, 經紀業務在公司的收入結構中下降明顯, 而債券承銷業務暫停可能打擊巨大。 具體而言, 公司經紀業務包含在零售財富管理之中。 年報顯示, 2016年公司營業機構總數已突破百家, 其中廣西區外營業機構達到41家。 但在股票交易方面, 2016年公司市場份額在下降, A股市場份額從0.60%下降至0.55%。

而從年報來看, 債券承銷業務暫停對國海證券影響最大。 光是主承銷的債券承銷收入, 就達到9.22億元。 全年公司證券承銷收入總額為11.87億元, 成本為1.14億元, 由此估算, 債券承銷業務淨收入約為8億元左右。 2016年國海證券營業總收入為31.80億元, 債券承銷業務淨收入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約為四分之一。 而資管業務相對占比較小, 2016年公司資管業務收入占比只有不到5%。

有業內人士指出, 對國海證券而言, 債券承銷暫停影響最為直接, 影響了約三成的收入。 而暫停經紀業務開戶一年, 最大的影響則是更難維持市場份額。 因為無法新增開戶, 在受到證監會處罰的情況下, 老客戶也很可能出現流失。

此外, 對於公司本身而言, 還可能出現員工流失等風險。 如經紀業務部門員工會因不能再有增量客戶,債券承銷團隊因沒有業務而出現流失。從時間上來講,目前已經是5月,2017年的券商分類評價區間已經截止,現在受到處罰,還很可能影響到2018年的評級。

三機構深陷其中 無奈死扛

蘿蔔章事件對國海證券公司的潛在影響還未可知,但三家機構投資者卻已經實實在在的陷入其中了。從2017年一季報顯示,中央匯金、招商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天弘金鹿盛卓定增75號資產管理計畫三家機構投資者分列第7、8、9大股東,而此次國海證券股價下跌主要是從2月底開始。

資料還顯示,在今年一季度裡,中央匯金的持股沒有變動,還是6425萬股;而招商基金的持股上升到了5464萬股,較去年四季度的3838萬股,增加了1626萬股;天弘基金為5301萬股,比去年四季度下降了1399萬股。

如果結合去年的季報看,招商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分級最早是從2016年10月份以後才進入國海證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的,儘管在當時的10月與11月,國海證券股價由大約7元上漲到了8元,但此後的持續下跌絲毫不亞於之前的上漲。

資料顯示,招商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分級成立於2014年11月13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基金管理規模為197.52億元,但自成立以來,該基金的業績回報卻並不出色,一年多來淨值還下跌了39.18%。

而對中央匯金和天弘金鹿盛卓定增75號資產管理計畫的追溯則要到2016年第三季度,當時的三季報顯示,二者分別持有6700萬股和6425萬股,在2016年四季度裡,二者的持股沒有發生變化,可見,直到蘿蔔章事件發生時,兩家機構還是無動於衷。但從2016年7月1日開盤價計算,截止到5月24日收盤時,國海證券股價的跌幅已達31%。

其實,在2016年三季度時,還有新華基金、創金合信基金也都持有國海證券,但在2016年四季度時二者已經退出,由此也躲過了後來的下跌。

原標題:蘿蔔章重創國海證券股價 天弘招商匯金玩"血戰到底"

如經紀業務部門員工會因不能再有增量客戶,債券承銷團隊因沒有業務而出現流失。從時間上來講,目前已經是5月,2017年的券商分類評價區間已經截止,現在受到處罰,還很可能影響到2018年的評級。

三機構深陷其中 無奈死扛

蘿蔔章事件對國海證券公司的潛在影響還未可知,但三家機構投資者卻已經實實在在的陷入其中了。從2017年一季報顯示,中央匯金、招商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天弘金鹿盛卓定增75號資產管理計畫三家機構投資者分列第7、8、9大股東,而此次國海證券股價下跌主要是從2月底開始。

資料還顯示,在今年一季度裡,中央匯金的持股沒有變動,還是6425萬股;而招商基金的持股上升到了5464萬股,較去年四季度的3838萬股,增加了1626萬股;天弘基金為5301萬股,比去年四季度下降了1399萬股。

如果結合去年的季報看,招商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分級最早是從2016年10月份以後才進入國海證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的,儘管在當時的10月與11月,國海證券股價由大約7元上漲到了8元,但此後的持續下跌絲毫不亞於之前的上漲。

資料顯示,招商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分級成立於2014年11月13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基金管理規模為197.52億元,但自成立以來,該基金的業績回報卻並不出色,一年多來淨值還下跌了39.18%。

而對中央匯金和天弘金鹿盛卓定增75號資產管理計畫的追溯則要到2016年第三季度,當時的三季報顯示,二者分別持有6700萬股和6425萬股,在2016年四季度裡,二者的持股沒有發生變化,可見,直到蘿蔔章事件發生時,兩家機構還是無動於衷。但從2016年7月1日開盤價計算,截止到5月24日收盤時,國海證券股價的跌幅已達31%。

其實,在2016年三季度時,還有新華基金、創金合信基金也都持有國海證券,但在2016年四季度時二者已經退出,由此也躲過了後來的下跌。

原標題:蘿蔔章重創國海證券股價 天弘招商匯金玩"血戰到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