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新版《美女與野獸》大概只有一件事做得很對

那就是影片仍然沿用了動畫版《美女與野獸》的歌舞片形式, 並且讓那一版中的很多經典歌曲再現。

尤其是這一首

當大銀幕再響起這首歌的時候, 有點讓人起雞皮疙瘩, 好聽、熟悉, 也太讓人難忘了。 都說音樂是能帶來回憶的, 這樣的歌曲, 想必也能讓很多人想起不少往事。

真人版的《美女與野獸》你們都去看了吧, 感覺如何呢?

因為週五有事所以耽誤了一天, 週六才跑去刷掉。 當然, 沒有及時刷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這樣的電影對我的吸引力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所以也沒特別著急要去看。

《美女與野獸》的故事實在太過經典,

是人人都知道的童話故事, 尤其當年的迪士尼動畫版, 也影響了太多人。

就好像我剛剛分享的那首歌, 絕對是無數人童年的音樂回憶。 當時很多人都買過種奧斯卡金曲經典或者之類的磁帶, 其中一定少不了《美女與野獸》的主題歌。

而熟悉的旋律, 自然會帶來好感。

也是因為這樣的故事太經典, 大家也太熟悉, 反而失去新鮮感。 就像我, 昨天才發現從來沒在豆瓣上添加過動畫版的《美女與野獸》, 這就是那種經典作品, 你以為自己曾看過, 或斷斷續續看過多次, 卻沒有真正完整看過一遍。

於是半夜起來重刷了一遍, 還是好看。

無論幾百年前的傳說是什麼樣的, 或者讓·考克多的版本如何

最被大家熟悉, 以及為讓這個童話故事真正形成影響的, 其實還是1991年的動畫版。 如今這次真人版, 同樣是重現了當年動畫版的故事。

大概就是把動畫的故事以真人和特效的方式原樣複製, 真人搬演。 這屬於比較保險的方法, 雖然難免會被批為平庸, 或缺乏革新精神, 是起碼還能討好一批動畫原作粉, 總比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強。

影片需要做的就是記憶重現, 用最新的電影特效以及服化美術的全新包裝這個故事。 讓觀眾再重演的故事當中, 尋得回憶就好。 而最終影片獲得的評價, 也基本與預期一致, 6、7分的樣子,

你不要指望這種電影會多優秀, 但也一定不會特別差。 中庸穩定, 迪士尼再撈一筆。

漂漂亮亮, 熱熱鬧鬧, 這就是真人版《美女與野獸》給我的第一感覺。

該有的都有, 但也不會給你太多驚喜。 就像標題說的, 這部電影最聰明的地方, 還是繼續使用了動畫版歌舞片的形式,

並且沿用了原版的音樂。 反正也是找回憶, 音樂加舞蹈, 應該也能讓當初看過這個動畫的人找到不少回憶。

尤其是, 當你用歌舞片的形式包裝之後。 就可以更加盡情地展示那些漂亮的服裝與出色的美術設計。

毫無疑問, 本片必拿明年奧斯卡服裝與美術設計的提名, 至於能不能拿獎,就要看接下來幾個月有沒有更強大的競爭對手了。

起碼在美術和服裝這一部分,本片確實很強。影片的美術以及服裝都是英國導演喬·賴特的御用,跟他一起合作過《傲慢與偏見》《贖罪》與《安娜·卡列尼娜》等,你要回憶下喬·賴特之前電影的服裝和美術風格,相信也能找到點共通之處的。做復古設定,他們都很擅長,

艾瑪·沃森這套最重要的黃色裙子,也是從定妝照時期就亮相得不行。網上有些專門介紹本片服裝的文章,你們也可以看看,非常厲害。各種服裝細節,應該能拿奧斯卡提名。

感受下動畫版。

還是很還原吧。

不過,好像除了服裝、美術、音樂以及那些出眾的視覺效果

真人版《美女與野獸》確實就沒什麼值得說的了。

劇情套用了動畫版的情節。比較安全嘛,省得做太多革新和變化。就好像蕾雅賽杜與文森·卡塞爾那版《美女與野獸》,變化倒是很多,不過也沒太多人喜歡。

所以,照搬動畫情節不是壞事,省得惹麻煩。另外,還是要明確下,雖然劇情照搬,但是情節還是有些細節變化的,就好像原版動畫片長只有90分鐘,而這一版則有130分鐘。可是足足多出了40分鐘呢!

雖然,我寧願沒有這多出的40分鐘,感覺也沒什麼大用,浪費大家時間,加了些可有可無的東西。

多出的部分大多是些細節或者是所謂豐滿人物性格的東西,其實主線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就是強化了女巫的角色,也給野獸王子更多背景(包括講了他為何會如此冷血無情,提到了他的父母等等),起碼我的感覺是有些囉嗦。

《美女與野獸》的故事在迪當年士尼作品中還是很多不同的。因為這部是非常強調女性意識的一部電影。女主角是一個不遵從世俗規則,講求獨立自主,自由選擇的獨立女性。

無論是動畫版,還是真人版,也都在一開始就以一首《Belle》介紹了這個與眾不同的小女孩。

就像她們唱的,這是個有點奇怪的女孩。每天愛讀讀書,搞搞小發明,完全不聽從男人那一套。

尤其是動畫版,反派加斯頓絕對是個驕傲自大男權形象的代表,認為女孩沒必要讀書,也沒必要有雞毛愛好,每天在家給我洗衣服做飯帶帶孩子就夠了。

這樣的劇情,在這幾年,可能觀眾會更有感觸吧。

所以,選擇艾瑪·沃森出演這樣一個女性意識很強、要自由和自我選擇的角色貝兒。其實還是很恰當的。這也剛好與她這幾年一直努力展示的公眾形象相符合。

雖然,最近圍繞著她有很多聲音,支持或是反對的都有,懶得去糾結這些東西。起碼從這些現象可以證明,她這幾年的發聲,確實讓她成為一個代表人物,才會成為風口浪尖。

雖然搞不懂這裡到底有多大的恩怨,可以讓兩夥人這麼旗幟鮮明、這麼義憤填膺、這麼你死我活。但是,能到這個程度還是挺匪夷所思的。

大概,還是跟《愛樂之城》選角有關吧,原定的艾瑪·沃森去演了《美女與野獸》,隨之加盟的艾瑪·斯通則拿到了影后這一來二去,就有了對比。其實,在前陣子的採訪,艾瑪·沃森還專門解釋了下這個事。

“現在很令人不快的事,就是在電影剛立項的時候就會列出很多名人陣容,好像是這樣才能讓人翹首以盼,但其實這時候一切都還未談妥,還有很大變數。

“《美女與野獸》也不是那種我可以輕鬆接下的片子,我知道自己必須先練騎馬,練舞蹈,我清楚接下來三個月我都得唱歌,也清楚必須呆在倫敦才能做到上述幾點。這部電影不是我說演就能演的。我必須事先練習,呆在特定的地方。所以由於檔期衝突,就沒法兩全了。”

反正,就是這個事被越炒越熱。或者是,倆人都有黑粉吧,然後就是各自踩。

其實一直搞不太懂這種事,因為能黑到這個程度,用各種惡毒的語言去詛咒人家,如幾世家仇一樣,還是很難理解。好或者不好,自己喜歡就好了,每天黑別人多浪費生命啊。

就好像我們直播圈總喜歡說的那樣,玩個直播都快玩出幻覺了……很好奇這其中能帶來何種快感。

有些扯遠了。雖然只看了幾個小時,再回頭去想這部真人版的《美女與野獸》,大體的感覺還是華麗且平庸吧。大概就是用很漂亮的方式來包裝一個大家過於熟悉的故事,好看是好看,但是也真很難讓人記住。尤其是,片長延長了幾十分鐘之後,整個過程也越發無趣。

相比來講,我還是寧願重看一遍91年的動畫,起碼簡單乾脆有趣。而這個電影,真的是看一遍就想算了。

不過,對於熱衷於美麗童話的觀眾,這樣的電影還是有看點的,起碼夠美,也確實夠童話。

包括那個突破一切束縛,追求自己想要的……也會喚起很多共鳴。以及突破所有外在的限制,選擇自己真愛的野獸等等吧,,,這也是原劇情都有的話題。

尤其是女性觀眾,顯然會更喜歡這樣的電影。畢竟這就是為女性觀眾準備的,感受下IMDb的評分構成

男性7分,女性8.6分,差距相當大

相信,你們也應該知道誰更適合這個電影了。配角陣容很強大,你們也都很熟悉,我就不介紹了

最後,大表哥確實白瞎了,難得這麼瘦,還要躲在怪獸形象之後。據說還要踩著高蹺,穿著肌肉服,委實辛苦。而在結尾,當他變化人形,相比動畫版是有個變化的。動畫版是女主摸著面前帥哥的臉,輕聲問,是你嗎?然後才確認是男主的。真人版是看了下眼睛,就直接吻上了。

無論外表如何,最終,他還是會變回帥哥的,野獸只是小小的磨難。而醜鬼如我等,也基本就一路屌絲,就別做這種撿便宜被美女愛上的美夢了。

除非,你也是個王子,有個大城堡。

明白麼???

至於能不能拿獎,就要看接下來幾個月有沒有更強大的競爭對手了。

起碼在美術和服裝這一部分,本片確實很強。影片的美術以及服裝都是英國導演喬·賴特的御用,跟他一起合作過《傲慢與偏見》《贖罪》與《安娜·卡列尼娜》等,你要回憶下喬·賴特之前電影的服裝和美術風格,相信也能找到點共通之處的。做復古設定,他們都很擅長,

艾瑪·沃森這套最重要的黃色裙子,也是從定妝照時期就亮相得不行。網上有些專門介紹本片服裝的文章,你們也可以看看,非常厲害。各種服裝細節,應該能拿奧斯卡提名。

感受下動畫版。

還是很還原吧。

不過,好像除了服裝、美術、音樂以及那些出眾的視覺效果

真人版《美女與野獸》確實就沒什麼值得說的了。

劇情套用了動畫版的情節。比較安全嘛,省得做太多革新和變化。就好像蕾雅賽杜與文森·卡塞爾那版《美女與野獸》,變化倒是很多,不過也沒太多人喜歡。

所以,照搬動畫情節不是壞事,省得惹麻煩。另外,還是要明確下,雖然劇情照搬,但是情節還是有些細節變化的,就好像原版動畫片長只有90分鐘,而這一版則有130分鐘。可是足足多出了40分鐘呢!

雖然,我寧願沒有這多出的40分鐘,感覺也沒什麼大用,浪費大家時間,加了些可有可無的東西。

多出的部分大多是些細節或者是所謂豐滿人物性格的東西,其實主線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就是強化了女巫的角色,也給野獸王子更多背景(包括講了他為何會如此冷血無情,提到了他的父母等等),起碼我的感覺是有些囉嗦。

《美女與野獸》的故事在迪當年士尼作品中還是很多不同的。因為這部是非常強調女性意識的一部電影。女主角是一個不遵從世俗規則,講求獨立自主,自由選擇的獨立女性。

無論是動畫版,還是真人版,也都在一開始就以一首《Belle》介紹了這個與眾不同的小女孩。

就像她們唱的,這是個有點奇怪的女孩。每天愛讀讀書,搞搞小發明,完全不聽從男人那一套。

尤其是動畫版,反派加斯頓絕對是個驕傲自大男權形象的代表,認為女孩沒必要讀書,也沒必要有雞毛愛好,每天在家給我洗衣服做飯帶帶孩子就夠了。

這樣的劇情,在這幾年,可能觀眾會更有感觸吧。

所以,選擇艾瑪·沃森出演這樣一個女性意識很強、要自由和自我選擇的角色貝兒。其實還是很恰當的。這也剛好與她這幾年一直努力展示的公眾形象相符合。

雖然,最近圍繞著她有很多聲音,支持或是反對的都有,懶得去糾結這些東西。起碼從這些現象可以證明,她這幾年的發聲,確實讓她成為一個代表人物,才會成為風口浪尖。

雖然搞不懂這裡到底有多大的恩怨,可以讓兩夥人這麼旗幟鮮明、這麼義憤填膺、這麼你死我活。但是,能到這個程度還是挺匪夷所思的。

大概,還是跟《愛樂之城》選角有關吧,原定的艾瑪·沃森去演了《美女與野獸》,隨之加盟的艾瑪·斯通則拿到了影后這一來二去,就有了對比。其實,在前陣子的採訪,艾瑪·沃森還專門解釋了下這個事。

“現在很令人不快的事,就是在電影剛立項的時候就會列出很多名人陣容,好像是這樣才能讓人翹首以盼,但其實這時候一切都還未談妥,還有很大變數。

“《美女與野獸》也不是那種我可以輕鬆接下的片子,我知道自己必須先練騎馬,練舞蹈,我清楚接下來三個月我都得唱歌,也清楚必須呆在倫敦才能做到上述幾點。這部電影不是我說演就能演的。我必須事先練習,呆在特定的地方。所以由於檔期衝突,就沒法兩全了。”

反正,就是這個事被越炒越熱。或者是,倆人都有黑粉吧,然後就是各自踩。

其實一直搞不太懂這種事,因為能黑到這個程度,用各種惡毒的語言去詛咒人家,如幾世家仇一樣,還是很難理解。好或者不好,自己喜歡就好了,每天黑別人多浪費生命啊。

就好像我們直播圈總喜歡說的那樣,玩個直播都快玩出幻覺了……很好奇這其中能帶來何種快感。

有些扯遠了。雖然只看了幾個小時,再回頭去想這部真人版的《美女與野獸》,大體的感覺還是華麗且平庸吧。大概就是用很漂亮的方式來包裝一個大家過於熟悉的故事,好看是好看,但是也真很難讓人記住。尤其是,片長延長了幾十分鐘之後,整個過程也越發無趣。

相比來講,我還是寧願重看一遍91年的動畫,起碼簡單乾脆有趣。而這個電影,真的是看一遍就想算了。

不過,對於熱衷於美麗童話的觀眾,這樣的電影還是有看點的,起碼夠美,也確實夠童話。

包括那個突破一切束縛,追求自己想要的……也會喚起很多共鳴。以及突破所有外在的限制,選擇自己真愛的野獸等等吧,,,這也是原劇情都有的話題。

尤其是女性觀眾,顯然會更喜歡這樣的電影。畢竟這就是為女性觀眾準備的,感受下IMDb的評分構成

男性7分,女性8.6分,差距相當大

相信,你們也應該知道誰更適合這個電影了。配角陣容很強大,你們也都很熟悉,我就不介紹了

最後,大表哥確實白瞎了,難得這麼瘦,還要躲在怪獸形象之後。據說還要踩著高蹺,穿著肌肉服,委實辛苦。而在結尾,當他變化人形,相比動畫版是有個變化的。動畫版是女主摸著面前帥哥的臉,輕聲問,是你嗎?然後才確認是男主的。真人版是看了下眼睛,就直接吻上了。

無論外表如何,最終,他還是會變回帥哥的,野獸只是小小的磨難。而醜鬼如我等,也基本就一路屌絲,就別做這種撿便宜被美女愛上的美夢了。

除非,你也是個王子,有個大城堡。

明白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