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人性最大的欲望大概是渴望被愛

在看明星版話劇《榆樹下的欲望》之前, 我對史可的印象完全被拘禁在諸如《血色殘陽》裡那種市儈封建的姨太太角色上。

她仿佛特別適合苦情戲裡那種受封建禮教毒害的太太角色, 在強權的丈夫面前膽小懦弱, 一轉身卻又對比她弱小的丫鬟下人兇狠冷酷。 兩片厚嘴唇如同刀子一樣, 狠狠捅下去——在一部我已經忘了叫什麼名字的年代劇裡, 史可扮演的男主媽媽百般拆散兒子青梅竹馬的愛人, 看得那個叫人胃疼。 有一瞬間她真的成功地惹怒了我, 活脫脫地讓我覺得, 這就是她角色的宿命。

於是當我得知她要出演尤金·奧尼爾老爺子的作品,

還是美國戲劇史上第一部“偉大的悲劇”《榆樹下的欲望》時, 內心完全不抱任何期望。 你知道1958年電影版的女主角是誰嗎?在熙熙攘攘的杭州大劇院過道裡, 碰到做過功課的同行狡黠地說, 是索菲亞·羅蘭這個超級大美妞。 趕緊去翻了老電影劇照, 真是美豔芳華。 且不說年紀上要一個年過五旬的女演員扮演一個35歲的嬌俏少婦有多難, 就拿之前話劇版本還有另一個美豔少婦翁虹在前, 史可應該也是很有壓力的。

可這畢竟是她等待了30年的角色。 大家等著在舞臺上看到另一個劉曉慶式女人的出現——那種伶俐地能從18歲少女演到60歲老嫗的老戲骨。 然而史可的表演不是那種侵略性很強的爆發,

相反, 她是溫柔入侵——一個年輕貌美卻為了滿足物質欲望而嫁給行將就木的田莊老莊主的少婦艾碧, 在獲得愛情前, 她的處心積慮和機關算盡讓她顯得老謀深算, 可是在與老莊主兒子“亂倫”下產生愛情後, 她卻如同深陷愛情的少女一般, 飛蛾撲火, 只為留住那“比天堂還要美好的愛情”。

“她的臺詞功底真好, 吐字是那樣舒服。 ”身邊的閨蜜也忍不住誇讚史可。 尤其是在她為了祈求愛人回心轉意毅然決然地掐死自己剛出生的兒子時, 某個刹那我覺得我能體會到艾碧的哀傷與無奈。 這也難怪為了這個角色史可會等30年——一個被欲望驅使的女人, 沒有經歷過多年生活的磨礪, 是萬萬體會不出這樣的感悟的。

7個演員, 卻演出了一部史詩大劇。 故事的情節一點也不難猜——有著戀母情節的男主埃本, 希望從無情的父親手裡奪回母親的莊園。 為了讓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放棄繼承權, 他偷走了父親藏在榆樹下的金幣給他們作為淘金的路費。 沒想到父親卻又娶了第三任妻子與他爭搶莊園。 在金錢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裡, 人們對財產的欲望使父子、母子、夫妻與兄弟之間爾虞我詐, 虎視眈眈。 這個發生在1850年美國大淘金時代背景下的悲劇, 會讓你聯想到中國的另一部同樣處在時代變革的作品《雷雨》。 母親和繁漪一樣軟弱致命, 父親卻比周樸園更加冷酷, 不是俄狄浦斯式的弑父娶母, 而是鬼魂狀態下的阿喀琉斯, 對人生只有不息的欲火和一聲悲歎。

只是, 最後奧尼爾老爺子還是留了溫柔的一筆, 儘管大錯早已鑄成, 但是男女主一同認罪的結局, 還是會讓你相信——人性最大的欲望大概還有渴望被愛。 我笑著跟閨蜜說, 千萬不要讓從小缺愛的女人去幹什麼陰謀的事, 你看兇狠的中情局女特工最後還不是愛上卡斯楚。 這個世界最無法估算的, 大概就是愛情了。

□時報記者 張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