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又到端午,端午節已經走向世界,韓國申遺,我們應該怎麼過

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端午節了。 2012年, 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在我國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如今, 我們的端午節已經走向世界, 韓國申遺已成事實, 重要的是, 我們自己應該怎麼過這個節日才更有意義。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 據《史記》記載,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 當時正是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度時期, 秦、楚、趙、魏、燕、韓、齊七國割據一方, 不斷進行兼併戰爭, 面對秦國的軍事壓力和楚國的政治腐敗, 屈原似乎看到這個國家的未來, 於是他主張對外聯齊抗秦, 對內變法圖強, 進而統一七國, 他的改革主張觸及了利益集團的權利, 遭到奴隸主們的強烈反對, 屈原遭免職, 被趕出都城, 流放到沅、湘流域, 最後憤而投汨羅江自盡。 但他的詩篇, “離騷”“天問”等, 在中國文學史上成為不朽篇張。

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 我國民間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天, 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 2000多年後的今天, 韓國也和我們一道過起了這個節日, 當時韓國註冊成功後, 我國網友反映甚是激烈, 有的甚至說這是文化侵略。

五個年頭過去了, 我們還過我們的端午節, 他們還過他們的“江陵端午祭”。 儘管很多專家站在各自的角度對此進行了解釋。 但是, 不管專家們怎麼解釋, 我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方面, 不能不令人深思。 這個節日, 都在農曆五月初五,
所不同的, 我們叫“端午節”, 他們叫“端午祭”, 他們祭的是誰, 大家心知肚明。 況且英雄無國界, 多一個國家過我們的節日也沒什麼不好, 只能說是我們文化影響的結果, 說明我們的端午節已經走向世界。 誰想過就讓他們過去吧, 誰想申遺就讓他們去申吧, 反正誰也阻擋不了中國老百姓過自己的端午節。

歷史就擺在那裡, 端午節是誰的已很清楚, 重要的是, 屈原的這種居安思危、雖九死而猶未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對傳統觀念的大膽質疑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今天我們紀念屈原, 在這個時代應該令一些人深思, 或許對當今社會更具現實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