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郵入股速遞易,快遞櫃行業能迎來春天嗎?

5月23日, 久經寒冬的成都三泰控股終於湧來一股暖流:中郵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郵全資子公司)與亞東北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複星全資子公司)決定“接盤”速遞易部分股權。 被眾人“看衰”的速遞易搖身一變, 成為“國家隊”的一員, 是否預示著快遞櫃行業將迎來了新的春天?

2012年, 電商、物流發展勢頭迅猛, 三泰控股已看中了“最後一公里”的末端配送問題, 集中火力全力開展速遞易快遞櫃業務。 從2013年-2015年, 三泰控股陸續通過定增、配售等各種資本運作手段, 籌備了大約72億元, 大部分都投入了速遞易。

然而, 僅僅利用快遞櫃螢幕推送廣告, 以及向快遞員收取存件費用等單調的盈利模式, 難以抵消快遞櫃的運維成本(物業、電費等各項支出), 更甭提收回數萬元一個智慧快遞櫃的製作成本。 據三泰控股2016年財報顯示, 速遞易運營主體成都我來啦網格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營收2.29億元,

淨利潤虧損5.03億元。

無獨有偶, 據順豐控股公佈的2016年財報顯示, 旗下豐巢快遞櫃營收2174萬元, 淨利潤虧損2.36億元, 快遞櫃市場佔有率第一、第二的兩大企業均陷入虧損的泥潭。

“國家隊”中郵加入後, 能為速遞易快遞櫃帶來什麼呢?

首先,

中郵擁有全國最廣泛的快遞配送網路, 為中國居民提供從報紙征訂、圖書、信件、快遞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快遞服務。 因而, 中郵為速遞易解決了上游快件來源的難題, 藉由智慧快遞櫃的資料也可以為中郵快遞精細化運營提供助力, 雙方的合作將形成“1+1>2”的效果。

其次, 中郵還負擔著居民信件投遞、資訊徵集以及智慧城市、智慧鄉村的重任, 而速遞易佈局的“小黃筒”——外表酷似郵政的郵筒, 內置滿滿的黑科技:太陽能充電、GPS跟蹤定位、GPRS資料傳輸, 可以滿足用戶“隨時取, 隨時寄”的服務, 發力逆向快件終端設備。 成為“國家隊”一員後, 速遞易與中郵合作推廣“小黃筒”的進程將加快。

同時, 快遞櫃的螢幕已不僅僅局限於廣告宣傳, 並且能與當地社區、居委會、物業等機構聯合, 進行選舉投票、繳納水電費等活動及服務, 與中郵合作後, 這些業務將不斷發展壯大, 從而提升速遞易的有效利用率。

早在2015年, 菜鳥也好、順豐也罷, 都有入股速遞易的打算, 但最終因為雙方沒有談攏而作罷。 如今, 聯合已成為商業發展的大勢所向,

選擇與中郵合作, 不僅可以暫時延緩資本短缺帶來的困難, 更可以利用“國家隊”的相關資源, 共同做好“最初一公里”與“最後一公里”的終端設備覆蓋。

(物流資訊化為首席媒體官旗下媒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