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走進杜甫草堂,感受“詩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情懷

杜甫(西元712年-西元770年), 字子美, 自號少陵野老。 漢族, 祖籍襄陽, 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與李白合稱“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 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 被後人稱為“詩聖”, 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乾元二年(759)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 幾經輾轉, 最後到了成都, 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 在城西浣花溪畔, 建成了一座草堂, 世稱“杜甫草堂”, 也稱“浣花草堂”。

他棄官入川, 雖然躲避了戰亂, 生活相對安定, 但仍然心系蒼生, 胸懷國事。

詩人憂國憂民、忠君、念家、懷才不遇等思想情感, 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 寫出了“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這一千古名句。

杜甫離開成都後, 草堂便傾毀不存。 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 重結茅屋, 使之得以保存, 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最後草堂已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 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

工部祠東側是"少陵草堂"碑亭, 象徵著杜甫的茅屋, 已成為杜甫草堂的標誌性景點和成都的著名景觀。

清朝雍正年間果親王,清代康熙皇帝的十七子, 著名書法家, 成都杜甫草堂後門“草堂”和草堂內石碑“少陵草堂”書跡即其題寫。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

時間-夏季開放時間:8:00--18:30;冬季開放時間8:00--18:00

交通-19路、35路、58路、82路、151路、165路、170路、309路、319路。

旅遊專線,分別是杜甫草堂-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杜甫草堂-永陵。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

時間-夏季開放時間:8:00--18:30;冬季開放時間8:00--18:00

交通-19路、35路、58路、82路、151路、165路、170路、309路、319路。

旅遊專線,分別是杜甫草堂-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杜甫草堂-永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