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你家鄉過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現在快到清明節了, 大家一起談談家鄉的習俗吧, 讓我們永記清明節的最初含義。 大家多知道,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 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 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 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受漢族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 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 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 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2006年5月20日, 經國務院批准, 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方不同過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過清明節不同的地方會做不一樣的吃, 你家鄉有什麼好吃的值得懷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