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周敦頤誕辰千年專家訪談第一場(上):探討《愛蓮說》

紅網長沙5月25日訊5月30日, 中國傳統端午佳節, 也正是湖湘大地上走出的第一位聖人周敦頤誕辰的日子。 為了讓觀眾和讀者走近周敦頤, 弘揚周敦頤思想, 由湖南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學會、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會、湖南省濂溪學研究會四家聯合主辦的“探中華文脈, 賞冊府珍藏——紀念周敦頤誕辰1000周年文獻精品展覽暨專家訪談首播”, 於5月25日在湖南圖書館四樓舉行, 並授權紅網獨家播出專家訪談第一場(上集)。

“文獻精品展”採用圖文並茂的編排形式, 輔之以湖南圖書館和湖南省濂溪學研究會所珍藏的多種版本的周敦頤著述、周氏族譜、拓片,

以及有關周敦頤的方志、研究著述等實物, 對周敦頤思想進行了多維度的揭示。 縱向梳理周敦頤的生平事蹟, 以流傳甚廣的事例勾勒出了周敦頤清正廉潔、不避權勢、勤政愛民的為官風格;從哲學以及文學等學術的角度解讀了周敦頤的主要著作《太極圖說》、《通書》、《愛蓮說》, 揭示了其深邃的思想內涵;溯源道南文獻, 厘清了宋元明清以來濂洛關閩浙蜀等理學各派的傳承脈絡;從二程師從周敦頤的時間、所學內容以及周敦頤對二程的影響幾個方面辨明瞭二程與周敦頤的師承關係;簡要整理了後來者對周敦頤的歷史評價, 以及周敦頤思想對後世與東亞同文同倫數國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與展覽同時展開的專家訪談于5月25日和5月30日分兩場推出, 每場分上下兩集。 訪談由岳麓書院院長肖永明帶領觀眾穿越回到850年前那場震鑠古今的朱張會講, 重溫中華文化史上影響空前絕後的那個大事件;湖南師範大學王澤應教授則將中德哲學家朱熹和康得進行比較研究, 到底自周敦頤一脈相傳的理學鉅子朱熹和他之後四百年的德國哲學家康得, 他們的哲學思想又有什麼交匯共通之處?湖南圖書館研究館員尋霖引導大家賞冊府珍藏, 對海內外現存周敦頤著述的版本進行比較和展示;湖南科技大學王友勝教授從文學家的角度對周敦頤進行讀到的解讀, 周敦頤除了《愛蓮說》以外, 還存詩31首、文5篇、賦1篇、書簡6通,

日本人土田健次郎在《道學之形成》甚至認為周敦頤的歷史定位應該是北宋的古文家, 英國人葛瑞漢更持“十一世紀時周敦頤並不以哲學家著稱”的觀點;湖南科技學院國學院副院長周建剛教授則從哲學的角度對聖人周敦頤思想的形成、《太極圖說》和《通書》的思想內涵和深遠影響、周敦頤與湖湘文化及東亞理學的源流關係, 以及周敦頤思想給當代社會的啟示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專業的剖析;善卷書院山長黃守愚則另闢蹊徑, 解說《愛蓮說》有著怎樣的佛教因緣, 佛教對周敦頤到底有多大有多少影響。

今日開始, 活動主辦方授權紅網, 獨家播出專家訪談第一場(上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