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觀人:救贖在肖申克!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電影院線推薦的, 大概是初中的時候。 印象中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目瞪口呆, 覺得太震撼了。 20年的時間呐,

當我以為安迪就此安逸于肖申克生活的時候, 他越獄了, 用一把不起眼的小錘頭, 鑿出了一條通往自由的通道。

影片中安迪爬過五百碼的臭水溝, 張開雙臂迎接漫天大雨的那個鏡頭最讓我動容。 那種魅力, 是對自由的渴望, 是對20年前錯判的最好回答, 是20年來日積月累用一小錘一小錘換來的重生。 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問自己, 換作是我, 不知道能不能爬過那五百碼的臭水溝, 雖然臭水溝的盡頭是自由, 但我可能沒有那份勇氣, 可能是我無法感受到安迪對自由的那種渴望。

就像瑞德說的:到今天我還不知道那兩個義大利娘們在唱些什麼, 其實, 我也不想知道, 有些東西還是不說為妙。 我猜她們是在歌唱一些非常動人的故事,

那聲音仿佛直插雲霄, 讓人心痛又難以用言語來表達。 安迪多麼渴望一些美麗的鳥兒撲扇著翅膀來到身邊的褐色牢籠, 讓監獄的牆壁消失的無影無蹤, 每一個人都能重獲自由。

20年的時光裡, 安迪在肖申克做了許多離經叛道的事:他要求獄警給他的幾個夥計喝啤酒, 他在典獄長辦公室用廣播放音樂, 他在肖申克建起了最好的監獄圖書館, 他讓一些沒文化的慣犯通過了高中甚至大學的入學考試。 我恍惚覺得那個冰冷的肖申克並沒有那麼可怕, 那裡有書, 有談笑般的生活。 是的, 有生活, 至少在海伍頭戴耳機用力嘶吼那首帶著哭腔的歌曲之時, 畫面是那麼得和諧美好。

電影中還有個白髮蒼蒼的老者布魯克斯, 他在假釋前, 意圖通過謀殺再次入獄而拒絕新生。 他是一個與安迪截然相反的人物, 代表著人性中的悲哀。 人對自由的渴望和需求可以因為長時間的囚禁而消失殆盡, 當自由來臨時, 悲哀的人會因為不習慣出獄後的生活而放棄唾手可得的自由。

布魯克斯一定忘記了他五十年前第一天來肖申克時的樣子, 那種驚慌, 那種恐懼, 像和安迪一起入獄當晚就被打死的胖子一樣的不知所措, 他一定忘記了。 可能不只是布魯克斯忘記了, 在肖申克的每一個人都忘記了。 瑞德在監獄裡做著生意, 他可以搞來任何監獄裡沒有的東西。 在新人入監的時候, 他們用煙打賭, 消磨歲月;他們用粗鄙的語言互相調侃;他們在洗衣房勞動, 去食堂吃有蟲子的飯菜, 晚上回到自己的小隔間裡睡覺。 我以為安迪的一生就此沉淪了, 特別是典獄長坑殺唯一知道安迪殺妻案真相的湯姆時, 我覺得安迪會一蹶不振得接受典獄長給他安排的生活, 經營監獄圖書館, 幫典獄長做賬洗錢,

幫監獄裡的其它人逃稅。 但是, 就在此時, 安迪逃出牢籠, 用讓所有人震驚的方式重獲自由, 開著敞篷車, 飛駛在環海公路上。

這部電影中有些意想不到的場景, 充滿了魅力。 比如說, 影片中屢次出現的聖經, 是藏錘子的最佳地點。 我清楚地記得典獄長熟讀聖經時那種不可一世的嘴臉, 和突然發現書中錘子時的錯愕。

影片宣揚的自由精神, 將全片推向高潮。 肖申克到底要救贖什麼?救贖的是人們面對苟且生活時的妥協?救贖的是慣性帶來的逆來順受?還是每天的渾渾噩噩?而“不要讓生活過的像一潭死水, 每個人都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 這是我看到的“救贖”, 你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