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金棕櫚=電影票房?電影節電影≠電影院電影

5月17日, 第7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開幕, 這是坎城電影節走過的第70個年頭, 在過去的七十年裡有無數的文藝佳片被評委團選中, 冠以“金棕櫚獎”榮譽頭銜,

影片的導演、製片、主創登上坎城的領獎臺, 或激動或緊張或痛哭或語無倫次地拿下了獎盃, 然後呢?他們開開心心地回去, 在電影海報上印上棕櫚葉子, 有些甚至把“榮獲第XX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的字眼放在海報最顯眼的位置, 再然後呢?獲獎是否給影片帶來了實質性的高票房成績呢?未必見得, 只能說有些金棕櫚獎確實成為了影片的助推器、而有些只不過是幫助影片誇大了知名度罷了。

電影節電影≠電影院電影

盜版DVD橫行中國那些年, 重度迷影朋友們曾經都像一個個經驗豐富的菜市場大媽, 在逼仄的碟商小房間裡, 坐著一把塑膠椅, 鼓圓雙眼, 以銀行出納員般的點鈔熟練速度, 翻撿著心儀好貨。

其中, 那些封面上印著左右兩片棕櫚葉, 中間以英文或法文寫著“masterpiece, astonishing”的塑膠套, 就似水淋淋的新到鮮菜, 被迅速拎了出來。

我們知道, 金棕櫚是坎城給予參賽影片的某種榮譽標誌, 還不像奧組委只給馬拉松頒獎臺上的前三名戴上橄欖枝, 每一部參與電影都能在其海報上打上棕櫚葉,

也或許除了設計師Lucienne Lazon初創的金棕櫚獎盃, 棕櫚葉子從來都不是獨屬坎城的專利, 其他影展、媒體評論乃至碟商, 都能往一堆簡單直接的讚美形容詞上加上兩片棕櫚葉, 讓資訊不對等的影迷們相信這是電影藝術品質的保證。 至少, 在盜版碟時代, 印上兩片棕櫚葉, 確實有助於碟商的生意。

我們也知道, 電影節電影從來都不是電影院電影, 藝術電影一票難求的盛況往往只存在於短暫的電影節期間。 換在常規檔期, 就算再有24K金棕櫚加持, 院線經理覺得對票房無助, 也不會給你多排甚至乾脆不排, 觀眾也從電影節的狂熱中醒來, 重新變得追逐爆米花電影。 那麼, 歷史上, 那些追求藝術品味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業考量的坎城影展電影,

尤其是大獎電影, 究竟在影院市場上的表現如何呢?

有些電影要感謝金棕櫚

我們最為熟悉的《花樣年華》, 在2000年坎城電影節上榮獲最佳男主角和最佳藝術成就兩項大獎, 借著那個年代黑超墨鏡王在華語藝術電影領域的絕對統治力以及大獎加持, 此片在法國取得了303萬美元的超高票房成績(全球總票房1300萬美元), 有超109萬人次的法國影迷觀看了此片, 成為這個藝術電影大國的上映時間最長的華語片及華語票房冠軍, 遠超作為商業大片的第二名《滿城盡帶黃金甲》(72萬人次)。 可謂是一次大獎藝術電影對超級商業製作的成功逆襲。

更加藝術到了消弭故事只剩畫面意境的泰倫斯.馬利克作品《生命之樹》, 拿下了2011年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 大獎消息傳來, 片方連忙在紐約和洛杉磯的四家影院排片, 收穫了相當不錯的近494萬美元的首週末票房, 每塊銀幕12萬3千美元票房, 也成為出品方福斯探照燈影業在當時創造的一個記錄, 超過由其出品的另一部藝術片《黑天鵝》(8萬美元/每塊銀幕)。負責發行業務的公司副總Sheila DeLoach表示,“獲得金棕櫚大獎絕對有票房推動作用。”這次藝術和商業的雙豐收,很大程度上得感謝導演,影片出品人Bill Pohlad原本打算在2009年末就開映《生命之樹》,非被追求完美主義的泰倫斯.馬利克拖到了兩年後的坎城。

有些電影自帶話題光芒

亞馬遜旗下的票房資料統計網Mojo,列出了從1976年到2015年歷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作品公映之後的北美票房成績(2016年金棕櫚作品《我是布萊克》還在全球各地公映中)。排名第一的乍聽起來很意外,是邁克爾.摩爾2004年的反布希總統紀錄片《華氏911》,它在北美取得近1億2千萬美元的驚人票房,在全球更拿下2億2千萬美元,不但在“金棕櫚俱樂部”的票房排名中超過第二名的《低俗小說》(1億零8百萬美元),也在紀錄片影史上成為了票房冠軍,遠高於同期第二名的《帝企鵝日記》(7千7百萬美元)。獲金棕櫚後票房最高影片——《華氏911》

首映時,不知是不是同仇敵愾的反美情緒所致,電影曾引來長達20分鐘的站立掌聲,這也是迄今坎城影展的掌聲時長紀錄。

不過,《華氏911》在美國上映後,一方面在右翼的謾駡譴責聲中,引來更多好奇並隨之產生票房,另一方面也讓不少清醒的分析家開始重新審視紀錄片關於真實的界限。邁克爾.摩爾在沒有確鑿證據情況下,揭露了布希家族與本·拉丹家族之間不同尋常的政治和金融關係,讓影片看上去更像一部潑婦駡街的“控訴片”。或為生意考量,電影業界在為這種特別的紀錄片尋找合理性說辭,“能回收高票房的紀錄片都有一個共性,它們都將——紀錄片要絕對真實——這條古老的定律拋到了窗外”,索尼電影公司的總裁麥克爾·巴克爾說。“有必要討論電影的真實和虛假性嗎?我比較傾向於:沒必要。電影就是電影”,以《戰爭迷霧》講述越戰時期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故事的導演埃羅爾·莫里斯支持著備受爭議的同行邁克爾.摩爾,而他自己這部電影,也在同樣的2004年,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小金人。

有些電影摘得金棕櫚也無濟于票房

金棕櫚票房榜排第二名的《低俗小說》(2004),是更具代表性的藝術大獎博票房案例。昆汀.塔倫蒂諾僅花了8百萬成本拍攝此片,卻在北美和全球分別收穫了1億零8百萬美元和2億1千400萬美元的數倍成就。第三名的《現代啟示錄》(1979)卻說不上是個票房好榜樣,雖然它在全球拿到了還不錯的1億5千萬美元票房,但高昂的拍攝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他自己公司西洋鏡貼錢補上的,所以于導演個人或可算是叫好不叫座的生意。

而從第四名的《鋼琴課》(1993)開始,就再沒哪部金棕櫚作品能在北美票房中超過5000萬美元。非英語金棕櫚影片中在北美票房最高的,是邁克爾.哈內克的《愛》(2012),排名第14,資料直降到百萬級的670萬美元。這一榜單裡,在2000年後影片中,票房最低的,是阿彼察邦的《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2010),排名32位,當然實驗性頗強的這部泰國電影在北美僅被排了6家影院,收穫18萬美元票房。而榜上36部影片中的最後一名,是庫斯圖裡卡的《爸爸出差時》(1985),淒慘到只被排了一家影院拿到區區1萬6千美元票房。顯而易見,40年來,在抵觸外語片的北美市場上,即便是被金棕櫚加持,也很難獲得院線和觀眾的青睞。

超過由其出品的另一部藝術片《黑天鵝》(8萬美元/每塊銀幕)。負責發行業務的公司副總Sheila DeLoach表示,“獲得金棕櫚大獎絕對有票房推動作用。”這次藝術和商業的雙豐收,很大程度上得感謝導演,影片出品人Bill Pohlad原本打算在2009年末就開映《生命之樹》,非被追求完美主義的泰倫斯.馬利克拖到了兩年後的坎城。

有些電影自帶話題光芒

亞馬遜旗下的票房資料統計網Mojo,列出了從1976年到2015年歷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作品公映之後的北美票房成績(2016年金棕櫚作品《我是布萊克》還在全球各地公映中)。排名第一的乍聽起來很意外,是邁克爾.摩爾2004年的反布希總統紀錄片《華氏911》,它在北美取得近1億2千萬美元的驚人票房,在全球更拿下2億2千萬美元,不但在“金棕櫚俱樂部”的票房排名中超過第二名的《低俗小說》(1億零8百萬美元),也在紀錄片影史上成為了票房冠軍,遠高於同期第二名的《帝企鵝日記》(7千7百萬美元)。獲金棕櫚後票房最高影片——《華氏911》

首映時,不知是不是同仇敵愾的反美情緒所致,電影曾引來長達20分鐘的站立掌聲,這也是迄今坎城影展的掌聲時長紀錄。

不過,《華氏911》在美國上映後,一方面在右翼的謾駡譴責聲中,引來更多好奇並隨之產生票房,另一方面也讓不少清醒的分析家開始重新審視紀錄片關於真實的界限。邁克爾.摩爾在沒有確鑿證據情況下,揭露了布希家族與本·拉丹家族之間不同尋常的政治和金融關係,讓影片看上去更像一部潑婦駡街的“控訴片”。或為生意考量,電影業界在為這種特別的紀錄片尋找合理性說辭,“能回收高票房的紀錄片都有一個共性,它們都將——紀錄片要絕對真實——這條古老的定律拋到了窗外”,索尼電影公司的總裁麥克爾·巴克爾說。“有必要討論電影的真實和虛假性嗎?我比較傾向於:沒必要。電影就是電影”,以《戰爭迷霧》講述越戰時期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故事的導演埃羅爾·莫里斯支持著備受爭議的同行邁克爾.摩爾,而他自己這部電影,也在同樣的2004年,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小金人。

有些電影摘得金棕櫚也無濟于票房

金棕櫚票房榜排第二名的《低俗小說》(2004),是更具代表性的藝術大獎博票房案例。昆汀.塔倫蒂諾僅花了8百萬成本拍攝此片,卻在北美和全球分別收穫了1億零8百萬美元和2億1千400萬美元的數倍成就。第三名的《現代啟示錄》(1979)卻說不上是個票房好榜樣,雖然它在全球拿到了還不錯的1億5千萬美元票房,但高昂的拍攝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他自己公司西洋鏡貼錢補上的,所以于導演個人或可算是叫好不叫座的生意。

而從第四名的《鋼琴課》(1993)開始,就再沒哪部金棕櫚作品能在北美票房中超過5000萬美元。非英語金棕櫚影片中在北美票房最高的,是邁克爾.哈內克的《愛》(2012),排名第14,資料直降到百萬級的670萬美元。這一榜單裡,在2000年後影片中,票房最低的,是阿彼察邦的《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2010),排名32位,當然實驗性頗強的這部泰國電影在北美僅被排了6家影院,收穫18萬美元票房。而榜上36部影片中的最後一名,是庫斯圖裡卡的《爸爸出差時》(1985),淒慘到只被排了一家影院拿到區區1萬6千美元票房。顯而易見,40年來,在抵觸外語片的北美市場上,即便是被金棕櫚加持,也很難獲得院線和觀眾的青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