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最年輕的狀元費宏

明朝最年輕的狀元叫費宏, 江西鉛山人, 13歲中信州府童子試“文元”, 16歲中江西鄉試“解元”, 20歲中殿試“狀元”。 他自小就有“神童”的美譽, 但第一次進京考試卻名落孫山。 又經過一年的瘋狂苦讀, 他終於摘得狀元, 成為明朝最年輕的狀元郎。 隨即被任命為翰林院修撰。 要知道, 此時的費宏, 虛歲也才二十歲。 進入翰林之後, 費宏雖然很年輕, 但是在幾年的時間裡, 他的能力慢慢得以施展, 不僅僅只是一個會寫文章的書呆子, 更擅長政務, 處事幹練, 得到了很多人的信任, 這其中就包括當時的閣臣、禮部尚書徐溥和汪宗伯。

比如孝宗弘治三年(西元1490年)的禮部考試, 主考官便是這兩人, 因為對費宏充分信任, 考試試卷的評定、上奏的文章都讓這個才二十二歲的小夥子來草擬。 當然, 費宏也沒有讓他們失望, 通過自己公正的評定, 這次考試選拔了不少的人才, 讓一些心有疑惑的人,

都心服口服。

到了弘治末年, 經過吏部考核, 費宏為官九年已升為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講, 之後更是一路高長, 剛步入不惑之年, 費宏已為王者師, 官階為正三品。

誠然, 狀元郎出身, 又入翰林, 這些都是費宏仕途一帆風順的有利條件, 但這也離不開他敢於直言、處事公正的性格。

比如當時, 以劉瑾為首的“八虎”占權亂政, 公卿百官在奸宦的淫威之下, 噤若寒蟬, 不敢吐氣, 而費宏並不把這些一時得勢的歹徒放在眼裡, 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 劉瑾敗亡被誅後, 也是由費宏主持修正被劉瑾等破壞的各種規章制度, 自然受到廷臣的敬重和信任。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正是由於費宏在官場上累積的名望, 內閣缺人時, 內閣大臣楊廷和便首推費宏, 這一建議也立即得到朝廷的贊同和皇帝的批准, 武宗正德六年, 費宏四十四歲, 以文淵閣大學士入閣, 與李東陽、楊廷和、梁儲, 同心輔政, 共治天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