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鴨脖第一股之爭:周黑鴨單店收入是絕味的9倍 煌上煌掉隊

自絕味食品(603517.SH)今年3月登陸A股市場後, 鴨脖界的“三巨頭”齊聚資本市場——周黑鴨(01458.HK)、絕味食品、煌上煌(002695.SZ)隔空較勁。

證券化將“鴨脖第一股”之爭暴露於日光之下,

且在資本市場的“大浪淘沙”中, “三巨頭”之間的競爭則出現新局面:煌上煌已經掉隊, “一哥”之爭則在周黑鴨與絕味食品之間激烈展開。

周黑鴨與絕味食品在“鴨脖市值第一股”的“爭鬥”一度達到“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地步。 2016年11月11日, 周黑鴨先於絕味食品登陸資本市場。 不過, 早於絕味食品4個月奔向資本市場的周黑鴨, 其總市值曾被絕味食品趕超。 3月29日, 在絕味食品新股發行收穫9連板(含上市首日)之時, 該公司以約204億元的總市值高出同日周黑鴨約14億元, 成為“鴨脖市值第一股”。 但狂歡為持續太久, 5個交易日後, 周黑鴨重新“上位”:自4月7日起, 周黑鴨與絕味食品的總市值差值逐漸拉大。 截至5月23日收盤, 周黑鴨的總市值達173億元,

絕味食品的總市值為143億元, 兩者相差30億元。

實際上, 周黑鴨與絕味食品在市值上的“你追我趕”只不過是兩家公司經營狀況在資本市場的回饋。 在實體經營中, 周黑鴨與絕味食品的“爭鬥”同樣激烈。

2016年度的業績成果分別給周黑鴨和絕味食品貼上了“最會賺”和“最能賣”的標籤。 兩家公司去年的財務資料顯示, 2016年, 周黑鴨與絕味食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8.2億元、32.7億元, 均為煌上煌同期營收的兩倍之多。 在營收層面, 絕味食品以4億元的收入領先周黑鴨, 從而成為當年鴨脖行業“最能賣”的企業。 然而, 周黑鴨卻以同期7.2億元的歸屬淨利潤將絕味食品和煌上煌遠遠甩開。 其“最會賺”的名頭並非名不符實, 財務資料顯示, 周黑鴨去年的毛利率為62.3%,

是絕味食品的2倍、煌上煌的1.9倍;其當期淨利率為25.4%, 是絕味食品的2.2倍、煌上煌的3.3倍。

若將兩家公司去年營收分攤到單一門店的比較或許更為形象。 截至2016年底, 周黑鴨和絕味食品的線下門店數量分別為778家、7924家, 後者是前者的10倍之多。 但平均到單一門店, 周黑鴨的單店收入高達362萬元, 而絕味食品僅41萬元, 前者則接近後者的9倍。

你覺得哪家最好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