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邵健輝煌已成追憶 嘉實增長基金同類排名幾近墊底

紅刊財經 張桔

作為京城老牌的基金公司之一, 嘉實基金一直頗為引人關注, 而權益類基金曾是嘉實基金的一張名片, 資歷稍老的基民首先就會提到邵健時代的嘉實增長, 它在業內享有和華夏大盤精選一樣的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 邵健曾掌舵過嘉實旗下的五檔基金, 其中操盤時間最長的基金就是嘉實增長。 好買的資料表明, 他操盤嘉實增長時間長達11年零92天, 任職總回報達到了760.51%, 嘉實增長在40只同類基金中排在了首位。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邵健於2015年7月8日從嘉實增長的基金經理崗位上離任,

正式結束了嘉實增長的“邵健時代”。

自邵健之後, 嘉實增長這檔基金身上的光環逐漸褪色, 迅速走下了神壇!

後邵健時代的尷尬

來自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表明, 截至2017年5月23日, 在納入排名統計的35檔股票上限為8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 嘉實增長今年以來的淨值增長率為-10.03%,

排在了倒數第二位。

Wind資料的統計表明, 嘉實增長自成立以來先後經歷過五任基金經理, 在邵健掌舵之前, 首任基金經理劉欣曾經掌舵該基金約一年的時間, 任職的總回報為20.59%。 而邵健從2004年4月6日正式接手嘉實增長, 於2015年7月8日卸任基金經理, 在其長達11年的操盤生涯中, 只有大約一年的時間是與另一位基金經理共同掌舵, 換句話說, 嘉實增長歷史上的輝煌業績基本上是拜邵健一人所賜。

在邵健之後, 新一任基金經理董理于2015年7月8日上任, 但他操盤嘉實增長的時間僅約一年, 而其任職總回報約為14.05%;2015年的最後一天, 嘉實增長新增了一位基金經理劉美玲, 在兩位基金經理共同掌舵約半年後,

董理卸任基金經理一職, 但女將劉美玲並未能撐起嘉實增長的一片天。 資料顯示, 上任迄今劉美玲的任職總回報為-16.44%, 該基金在480只同類基金中僅僅排在了第256位。

問題來了, 劉美玲是初出茅廬的新人嗎?緣何嘉實將明星基金嘉實增長的擔子壓在了她一人的肩上呢?來自好買的資料顯示, 劉美玲是嘉實一手培養出來的基金經理, 其在2004年6月就加入嘉實基金, 先後在嘉實研究部和投資部工作;但直到2013年底, 她才在嘉實“登”上基金經理之位。 迄今, 她已在嘉實掌舵過四隻公募基金, 但在2016年年初已經卸任了嘉實策略增長和嘉實企業變革股票的基金經理職務, 目前其名下只管轄另兩檔基金—嘉實增長和嘉實優勢, 且她管理兩檔基金的任期回報均為負數,

前者為-15.50%, 後者為-9.30%。

就嘉實增長而言, 該基金的業績也“恰好”從此前的全面飄紅轉向了階段落後。 統計表明, 嘉實增長自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052.79%, 該基金在2012年到2015年的年度淨值增長率分別為5.55%、14.12%、14.88%、67.43%, 但2016年和2017年迄今的淨值增長率則轉為負值, 2016年全年的淨值增長率為-7.80%, 排在了480檔基金的第130位;2017年尚不到5個月的時間, 該基金的淨值增長率達到了-8.35%, 排在了504只同類基金中的第453位。

排名墊底深層原因剖析

追憶歷史, 邵健時代的嘉實增長曾經寫下了無數的輝煌:嘉實增長的淨值從1元升至13元。 自王亞偉操盤的華夏大盤之後, 嘉實增長成為內地第二隻複權淨值突破10元的基金。

當年, 在加入嘉實基金之前,

邵健只是在國泰君安證券做了五年行業研究的工作, 而嘉實的經歷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操盤嘉實增長期間, 邵健憑藉對生物醫藥板塊的成功挖掘而在業內聞名, 特別是成功挖掘出雲南白藥成為他的代表作。

輝煌轉眼已成雲煙, 如今嘉實增長的操盤手劉美玲似乎難以扛起這副沉甸甸的重擔, 記者注意到, 在去年四季度的幾次公開採訪中, 劉美玲多次對市場做出了樂觀的判斷。 四季度時她曾表示, 2017年的A股市場會比較樂觀, 新興成長行業面臨著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但種種跡象顯示, 在劉美玲操盤的時代, 嘉實增長正在迅速走下神壇, 淪為平庸。 在該基金的一季報總結中, 劉美玲對當季度自己操盤的失誤直言不諱:“第一季度操作中的主要問題是前期基金持倉延續了2016年底的中小盤風格, 對前期跌幅較大的成長股配置倉位元偏高,年初新股擴容、融資政策變化對中小盤成長股的負面影響較大;此外,雖然關注到一季度房地產產業鏈可能有相對好的景氣表現,但考慮到一季度可能是相關行業的景氣高點,對相關的家電、鋼鐵等板塊的配置比例偏低。”

仔細追溯嘉實增長近幾個季度的季報,實際上總結中類似的“道歉”字眼並非第一次出現。比如去年的四季報中,劉美玲當時曾指出:“本基金四季度的操作有得有失,失的方面在於12月初基金結構進行了調整,增加了長期看好的部分新興成長類股票的配置,從短期表現來看,這部分的調整對基金貢獻了負收益。”

倘若時間再向前追一個季度,2016年三季度時還是雙基金經理制,時任基金經理在季報總結中指出,“在三季度的實際操作中,我們加大了對改革受益標的的配置,其中煤炭股、部分混合所有制改革標的、轉型創新標的取得了較好的收益,但同時一方面我們對PPP和地產股配置不足,另外部分我們長期看好的標的,如資訊安全等階段性表現不佳對組合產生拖累,組合三季度表現落後基準。”不巧的是,最近連續三次總結投資失誤均出在劉美玲時代。

總結這幾個季度以來的基金經理“道歉”,實際上我們或許能夠梳理出基金經理的主要失誤在於:2016年的12月份,嘉實增長增配了新興成長類中小創股票,但第一季度仍然重配新興成長類的中小創股票,雖然也捕捉到了“一帶一路”類股票的機會,但錯過了市場主流的白馬藍籌股。

而這一點在該基金一季報的十大重倉股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分季度季報顯示,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在該基金的十大重倉股中,僅僅保留了啟明星辰、華業資本、時代新材三檔股票,同時更換了另外的七檔股票。從一季度末十大重倉股年初迄今的漲幅來看,僅有兩檔股票這一時間段出現上漲,它們分別是匯川技術和中國建築,但中國建築僅上漲了不到2%,可以說基金經理惟一配置正確的股票就是歸屬於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的匯川技術。

相對而言,基金所配置的“一帶一路”股票中國鐵建和中國建築雖然未能給基金貢獻很大的收益,但也沒有太拖基金淨值的後腿;而與此同時,在其投資組合的十大重倉股中,目前已有6檔股票的年內跌幅超過了15%。

同時,WIND資訊的資料顯示,從行業配置的角度看,實際上該基金在第一季度所加倉的兩個行業分別是建築業和農、林、牧、漁業,除去一帶一路主題外,基金很有可能錯失了軍工、白酒、家電、環保、網路安全等諸多曾經短期火爆過的板塊。

明星相繼流失何人擎旗?

其實,嘉實增長的光環褪色只是嘉實基金權益類團隊遭遇問題的一個縮影,類似的例子還包括昔日黨開宇所一手打造的明星基金嘉實服務增值行業,該基金今年以來的排名墊底嘉實基金權益榜。那麼,接二連三的問題浮出水面,原因何在呢?

原因林林總總,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嘉實權益類基金經理團隊近年來人才流失嚴重。前不久,在基金圈中素有“基金奧斯卡”之稱的金牛獎年度評選落下帷幕,歷年的拿獎大戶嘉實基金今年可謂是鎩羽而歸,僅僅捧得了一座獎盃,與2014年狂攬七座獎盃的時刻不可同日而語,坊間流傳,明星相繼流失產生了負向口碑多米諾效應,因為很多內地基民實則追隨的是基金經理個人,“草根”出業績還需時間打磨,從而最終招致了金牛獎評委用腳投票。

具體說來,在嘉實基金近年來流失明星的名單中,除去邵健外,劉天君、陳勤、張弢等明星級人物也相繼去職,其中劉天君奔私建立了自己的公司,而昔日對嘉實服務增值行業基金貢獻良多的陳勤則選擇轉投京城另一家大型公募天弘基金門下。

由於基金經理隊伍失血嚴重,2016年嘉實基金總共新聘了15位基金經理。不可否認的是,在一眾“菜鳥”操盤手中,嘉實基金初步培養出了李化松、張丹華、張金濤、姚爽等好苗子,但要達到昔日邵健等人的高度或許還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或許是出於當年党開宇成功的考量因素,嘉實基金權益團隊似乎對女性基金經理比較偏愛,女性權益操盤手的數量占比在內地基金公司相對較多。但是,除去黨開宇之外,無論是操盤嘉實增長的劉美玲,還是操盤嘉實服務增值的焦雲,乃至於曾經操盤嘉實新收益的翟琳琳,業績都無法與當年的黨開宇相提並論!

綜上所述,作為1999年成立的老牌基金公司,嘉實基金曾經締造過無數的輝煌,但願如今其所遭遇的種種成長煩惱只是過眼雲煙!

嘉實增長第一季度十大重倉股一覽

對前期跌幅較大的成長股配置倉位元偏高,年初新股擴容、融資政策變化對中小盤成長股的負面影響較大;此外,雖然關注到一季度房地產產業鏈可能有相對好的景氣表現,但考慮到一季度可能是相關行業的景氣高點,對相關的家電、鋼鐵等板塊的配置比例偏低。”

仔細追溯嘉實增長近幾個季度的季報,實際上總結中類似的“道歉”字眼並非第一次出現。比如去年的四季報中,劉美玲當時曾指出:“本基金四季度的操作有得有失,失的方面在於12月初基金結構進行了調整,增加了長期看好的部分新興成長類股票的配置,從短期表現來看,這部分的調整對基金貢獻了負收益。”

倘若時間再向前追一個季度,2016年三季度時還是雙基金經理制,時任基金經理在季報總結中指出,“在三季度的實際操作中,我們加大了對改革受益標的的配置,其中煤炭股、部分混合所有制改革標的、轉型創新標的取得了較好的收益,但同時一方面我們對PPP和地產股配置不足,另外部分我們長期看好的標的,如資訊安全等階段性表現不佳對組合產生拖累,組合三季度表現落後基準。”不巧的是,最近連續三次總結投資失誤均出在劉美玲時代。

總結這幾個季度以來的基金經理“道歉”,實際上我們或許能夠梳理出基金經理的主要失誤在於:2016年的12月份,嘉實增長增配了新興成長類中小創股票,但第一季度仍然重配新興成長類的中小創股票,雖然也捕捉到了“一帶一路”類股票的機會,但錯過了市場主流的白馬藍籌股。

而這一點在該基金一季報的十大重倉股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分季度季報顯示,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在該基金的十大重倉股中,僅僅保留了啟明星辰、華業資本、時代新材三檔股票,同時更換了另外的七檔股票。從一季度末十大重倉股年初迄今的漲幅來看,僅有兩檔股票這一時間段出現上漲,它們分別是匯川技術和中國建築,但中國建築僅上漲了不到2%,可以說基金經理惟一配置正確的股票就是歸屬於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的匯川技術。

相對而言,基金所配置的“一帶一路”股票中國鐵建和中國建築雖然未能給基金貢獻很大的收益,但也沒有太拖基金淨值的後腿;而與此同時,在其投資組合的十大重倉股中,目前已有6檔股票的年內跌幅超過了15%。

同時,WIND資訊的資料顯示,從行業配置的角度看,實際上該基金在第一季度所加倉的兩個行業分別是建築業和農、林、牧、漁業,除去一帶一路主題外,基金很有可能錯失了軍工、白酒、家電、環保、網路安全等諸多曾經短期火爆過的板塊。

明星相繼流失何人擎旗?

其實,嘉實增長的光環褪色只是嘉實基金權益類團隊遭遇問題的一個縮影,類似的例子還包括昔日黨開宇所一手打造的明星基金嘉實服務增值行業,該基金今年以來的排名墊底嘉實基金權益榜。那麼,接二連三的問題浮出水面,原因何在呢?

原因林林總總,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嘉實權益類基金經理團隊近年來人才流失嚴重。前不久,在基金圈中素有“基金奧斯卡”之稱的金牛獎年度評選落下帷幕,歷年的拿獎大戶嘉實基金今年可謂是鎩羽而歸,僅僅捧得了一座獎盃,與2014年狂攬七座獎盃的時刻不可同日而語,坊間流傳,明星相繼流失產生了負向口碑多米諾效應,因為很多內地基民實則追隨的是基金經理個人,“草根”出業績還需時間打磨,從而最終招致了金牛獎評委用腳投票。

具體說來,在嘉實基金近年來流失明星的名單中,除去邵健外,劉天君、陳勤、張弢等明星級人物也相繼去職,其中劉天君奔私建立了自己的公司,而昔日對嘉實服務增值行業基金貢獻良多的陳勤則選擇轉投京城另一家大型公募天弘基金門下。

由於基金經理隊伍失血嚴重,2016年嘉實基金總共新聘了15位基金經理。不可否認的是,在一眾“菜鳥”操盤手中,嘉實基金初步培養出了李化松、張丹華、張金濤、姚爽等好苗子,但要達到昔日邵健等人的高度或許還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或許是出於當年党開宇成功的考量因素,嘉實基金權益團隊似乎對女性基金經理比較偏愛,女性權益操盤手的數量占比在內地基金公司相對較多。但是,除去黨開宇之外,無論是操盤嘉實增長的劉美玲,還是操盤嘉實服務增值的焦雲,乃至於曾經操盤嘉實新收益的翟琳琳,業績都無法與當年的黨開宇相提並論!

綜上所述,作為1999年成立的老牌基金公司,嘉實基金曾經締造過無數的輝煌,但願如今其所遭遇的種種成長煩惱只是過眼雲煙!

嘉實增長第一季度十大重倉股一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