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梁羽生”小說與中國劍學

自去年起, 我在武學道路上邁出了大膽的一步, 就是放下套路和散手, 學習兵器技擊。 自從我開始接觸短兵劈刺後, 我更能深切的體會到古代戰場武藝的實用性和博大精深, 更能對當下所流行的“刀劍套路”進行一定的反思。 因為古代軍隊所使用的刀、槍等冷兵器, 都是尺度很長, 並且硬度很強的傢伙,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殺敵致勝。 反而當代我們所見到刀、劍, 都成了嘩嘩響的“薄紙片”, 而刀劍套路更是多了跳躍、旋轉等招式, 讓很多不懂武術的人很容易的聯想起武俠小說中的“武功”!

在文學方面, 我也是一個“武俠迷”, 我最愛的武俠小說作家當屬梁羽生先生。 每每跟許多電影界前輩談起梁羽生, 我總能說的栩栩如生, 眉飛色舞;很多人認為我懂功夫, 所以對他老人家的作品有很深的理解。 但這跟我會武術沒有多少聯繫!最近跟不少喜愛梁學的朋友聯繫上,

讓我甚是激動。 作為九零後的梁學愛好者, 我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推廣梁羽生作品的知名度, 以前多是孤軍奮戰, 找不到門路, 如今有陶鋼叔、王萍老師等梁學前輩相助, 又有不少梁迷朋友幫忙, 我們何愁梁學推廣不起來呢!

梁羽生小說改編電影《七劍下天山》徐克版

文武之道本是相通, 作為武俠小說, “武”是絕對不能少的, 因為有武才有俠。 如果光有武, 而沒有俠, 那就是低檔流氓小說。 而光有俠卻沒有武, 那就成了紅色革命文學。 俠武並重才可稱之為“武俠小說”!梁羽生先生曾說過, 他對俠的理解是“為大多數人的利益謀福祉, 才可稱之為俠!就像金庸所講的‘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而哥們之間的義氣, 那是少數人的利益, 根本不能稱之為俠!就像我在《大唐遊俠傳》中所寫的史夫人那樣, ‘寧可無武, 不可無俠’”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 先生對於俠的詮釋, 就是一種具有凜然正氣的君子賢士之風!這難免會讓我們想起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多俠士, 像聶政、蓋聶、專諸、荊軻、朱亥、侯贏等!他們身佩寶劍,

雲遊四方, 輕生死, 重承諾, 為酬知己可拋棄自己的一腔熱血!

俠與劍

做為一個遊俠, 總要有一把稱手的兵器, 很多人便選擇了刀劍!刀劍做為最普通的短兵器, 攜帶方便, 並且擅於殺敵!所以宋代以前, 很多名士、文人皆佩戴寶劍出行!而在春秋戰國時期,

文人、士大夫佩劍並非自衛, 而是用來自刎, 因為“士可殺不可辱”!從而也可以表現出文人的風骨和氣質!在“名士風流”的梁羽生先生筆下, 也不乏幾把名劍!因為名士佩寶劍, 這是千古以來不變的定律!

傳統式漢劍

前段時間, 我曾向幾位梁學前輩,提出要鍛造幾把屬於梁迷朋友的寶劍,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因為隨著金庸小說的普及,金庸筆下的那幾把名刀、名劍有機會重見於世,像倚天、金蛇、凝碧等!可梁羽生先生的三十五部作品中也有一些好的寶劍,像青溟、白虹(白雲)、游龍、斷玉、青龍、寒光等,甚至還有幾把未命名的寶劍,這些都是不少俠客的貼身武器!

影視作品《七劍下天山》中的游龍劍

再說劍術,梁羽生先生在這一方面比金庸更懂得擊劍之道!因為古代劍術作為殺人的技藝,肯定不是華而不實的!唐代大詩人李白,十五好劍術,曾在山東蓬萊隨名將裴旻學劍,後來仗劍去國,快意恩仇!這個在《大唐遊俠傳》也有提及。而先生在《冰魄寒光劍》中曾寫道,尼泊爾的華玉公主的冰川劍法則融合了阿拉伯和歐洲的劍術技擊!後來我在涉獵有關國外劍術的視頻時,我發現東歐和德國的劍術更加的實用,並且非常兇險!而中土的劍法則多為武當、青城為尊!這些劍術更具有濃厚的道家武術色彩,陰陽均衡!之所以冰川天女可以憑著一根冰溜子就可以擊敗武當前輩雷震子,其原因就在於博採眾長!

武當&劍

確實武學之道,一旦墨守成規,無異於自掘墳墓!梁羽生先生似乎也深諳此道,於是在許多大俠的劍法中都融合了不少其他門派的招式!例如磨鏡老人的八仙劍中的一招“力劈華山”,就是將長劍掄圓當大刀來使,傳於鐵摩勒後,更是將此招數發揚光大;明初“天下第一劍客”玄機逸士更是融百家劍術之長,創出一套獨門劍法,並一分為二(一半套叫‘萬流潮海源元劍法’,另一半套叫‘百變陰陽玄機劍法’);而霍天都創立的“天山劍法”更是博取眾家劍術之所長!同樣,鑄劍工藝跟劍術修煉也是彼此分不開的!

鑄劍鋼鐵冶煉

鑄造一把很好的寶劍需要一塊上等的鐵礦,並且要經過鑄造、淬火和打磨。像不少龍泉鑄劍師都要從最基本的選礦開始做起!如果礦石選的不好,那劍的品質肯定就不行!下來就是要鍛造、淬火、打磨和上裝!像先生作品中的許多寶劍都是選取天然上等鐵礦,由著名劍師鍛造,最後出來的就是一把好劍!

刀劍煆燒

記得,《白髮魔女傳》中,嶽鳴珂去少林寺藏經閣借《龍泉百煉訣》,目的是為了説明遼東經略熊廷弼抗擊關外金兵,而兵器的好壞也決定戰場上的勝負!同樣遼東經略熊廷弼也有一把絕世寶劍,那就是後來歸了桂仲明的騰蛟劍,這把劍就是選取東北特有的白金,經過《龍泉百煉訣》中的工藝鍛造,最後成為了一把伸屈自如,鋒利無比的寶劍!

如今不論是劍學還是學劍都剛剛進入業餘水準的我,我更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將梁書中的寶劍還原並推廣,因為名士風流,劍膽琴心這是梁羽生小說中永恆的主題!

文/張天揚,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我曾向幾位梁學前輩,提出要鍛造幾把屬於梁迷朋友的寶劍,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因為隨著金庸小說的普及,金庸筆下的那幾把名刀、名劍有機會重見於世,像倚天、金蛇、凝碧等!可梁羽生先生的三十五部作品中也有一些好的寶劍,像青溟、白虹(白雲)、游龍、斷玉、青龍、寒光等,甚至還有幾把未命名的寶劍,這些都是不少俠客的貼身武器!

影視作品《七劍下天山》中的游龍劍

再說劍術,梁羽生先生在這一方面比金庸更懂得擊劍之道!因為古代劍術作為殺人的技藝,肯定不是華而不實的!唐代大詩人李白,十五好劍術,曾在山東蓬萊隨名將裴旻學劍,後來仗劍去國,快意恩仇!這個在《大唐遊俠傳》也有提及。而先生在《冰魄寒光劍》中曾寫道,尼泊爾的華玉公主的冰川劍法則融合了阿拉伯和歐洲的劍術技擊!後來我在涉獵有關國外劍術的視頻時,我發現東歐和德國的劍術更加的實用,並且非常兇險!而中土的劍法則多為武當、青城為尊!這些劍術更具有濃厚的道家武術色彩,陰陽均衡!之所以冰川天女可以憑著一根冰溜子就可以擊敗武當前輩雷震子,其原因就在於博採眾長!

武當&劍

確實武學之道,一旦墨守成規,無異於自掘墳墓!梁羽生先生似乎也深諳此道,於是在許多大俠的劍法中都融合了不少其他門派的招式!例如磨鏡老人的八仙劍中的一招“力劈華山”,就是將長劍掄圓當大刀來使,傳於鐵摩勒後,更是將此招數發揚光大;明初“天下第一劍客”玄機逸士更是融百家劍術之長,創出一套獨門劍法,並一分為二(一半套叫‘萬流潮海源元劍法’,另一半套叫‘百變陰陽玄機劍法’);而霍天都創立的“天山劍法”更是博取眾家劍術之所長!同樣,鑄劍工藝跟劍術修煉也是彼此分不開的!

鑄劍鋼鐵冶煉

鑄造一把很好的寶劍需要一塊上等的鐵礦,並且要經過鑄造、淬火和打磨。像不少龍泉鑄劍師都要從最基本的選礦開始做起!如果礦石選的不好,那劍的品質肯定就不行!下來就是要鍛造、淬火、打磨和上裝!像先生作品中的許多寶劍都是選取天然上等鐵礦,由著名劍師鍛造,最後出來的就是一把好劍!

刀劍煆燒

記得,《白髮魔女傳》中,嶽鳴珂去少林寺藏經閣借《龍泉百煉訣》,目的是為了説明遼東經略熊廷弼抗擊關外金兵,而兵器的好壞也決定戰場上的勝負!同樣遼東經略熊廷弼也有一把絕世寶劍,那就是後來歸了桂仲明的騰蛟劍,這把劍就是選取東北特有的白金,經過《龍泉百煉訣》中的工藝鍛造,最後成為了一把伸屈自如,鋒利無比的寶劍!

如今不論是劍學還是學劍都剛剛進入業餘水準的我,我更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將梁書中的寶劍還原並推廣,因為名士風流,劍膽琴心這是梁羽生小說中永恆的主題!

文/張天揚,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