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劇良心正午陽光估值破90億 商業版圖精彩程度不輸歡樂頌五美

這並不是正午陽光第一次遭遇風評下滑, 就在不久之前出品的《外科風雲》未達到之前的預期。 從開拍前的萬眾期待到開拍後的全民來找茬, 從醫學常識的bug到故事的邏輯性統統被吐槽一番, 導致正午陽光主動發了道歉聲明。 收視率也不太理想, 雖然有過緩慢增長, 但在同期《人民的名義》的碾壓下幾乎撲的無聲無息。

一時間正午陽光的劇似乎都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 原先為其搖旗呐喊的人都一下變成了強烈譴責的人。 不喜歡的人樂見其成、喜歡的人扼腕歎息, 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拿到了一手好牌, 現在卻越難越難打。 變的是正午?是人心?還是市場呢?

鐵三角的驚豔亮相

正午陽光是指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

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被稱為是國劇良心, 是中國電視劇行業內“神”一樣的存在。 再內地電視劇萎靡不振的那段時期一直堅守電視人的良心, 陸續推出過《北平無戰事》《琅琊榜》《偽裝者》《他來了請閉眼》等一系列熱劇, 良好的口碑也讓正午陽光出品的劇能夠未播先熱播出就是關注的焦點。

正午陽光最初常常被稱之為“山影”, 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團隊的核心人物, 現任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曾經是山東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總經理。 他在解釋自己為何從山影出走時曾說過:“我考慮了三天, 在公司即將上市的前一天遞交了辭職書, 其實這是山影和我都發展得最好的時候, 做出這個選擇真的很難。 ”“要準備太多資本上的事情, 讓我疲於應對。 ”

侯鴻亮離開山影后在2011年8月成立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 註冊資本300萬元, 公司最初的股東是李雪、孫墨龍和孔笙。 當時想得一度很簡單:製片人侯鴻亮選項目、抓劇本、解決日常事務, 就是“管家”, 孔笙專職拍戲、帶徒弟, 就是一個以製片人為中心、導演為核心競爭力的製作公司。

侯鴻亮、李雪和孔笙也被稱為鐵三角組合, 出手就是精品。

雖然精英隊伍從山影出走, 但山影和正午陽光的關係似乎並沒有受什麼影響。 在侯鴻亮團隊自立門戶後很長一段時間, 他們的合作方仍然是山影。 山影出品的《父母愛情》《戰長沙》都由孔笙執導,聯合出品了《溫州一家人》,正午陽光出品的《琅琊榜》《偽裝者》等合作方也是山影。山影對這些好評也是照單全收的,不但在官方網站有影片的名字, “山影出品,必屬精品”也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到了2014年12月30日,正午陽光股東團隊又增加了冷婧、陸維和李化冰。這些人和鐵三角一樣,都是正午陽光團隊的員工。比如陸維其實是團隊的策劃總監、李化冰是公司副總,正午陽光的法定代表人也從孔笙變更成了侯鴻亮。

這時期的正午陽光,鐵三角董事長侯鴻亮持股31%,孔笙持股25%,李雪持股18%,孫墨龍持股15%,正午陽光的另外3位核心員工冷婧、陸維、李化冰也分別持有3%、3%、5%的股份。他們中有製片人、導演,也有核心員工,無一例外的都和正午陽光這個公司深度綁定,也保證了正午陽光最大的優勢就是穩定又優秀的創作班底。

明星資本的加入

隨著正午陽光的金字招牌越發閃亮,自然吸引更多的資本加入。2016年1月25日,一家名為蘇州志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為了正午陽光的第一大股東,持有正午陽光25%股份。而侯鴻亮則退為第二大股東,占23.5%。

蘇州志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只有1萬元,除了正午陽光還投資了另外13家公司,但它可不可小覷。唯一股東是華人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旗下。法人代表是徐志豪,為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同時華人文化也公開表示已入股正午陽光,佔據25%的股份。

其實這種合作早就有跡可循,黎瑞剛的華人文化其實很早已經出現在正午陽光的合作名單裡,比如華人文化就是《偽裝者》的聯合出品方。

資本介入後正午陽光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面對合作方他們有了更多選擇。比如網劇《鬼吹燈》系列第一部《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以及《如果蝸牛有愛情》,山影已經消失,取而代之是企鵝影業。還有一個細節是《偽裝者》的播出平臺還是湖南衛視,但是此後的《他來了請閉眼》《歡樂頌》都是在東方衛視播出。要知道華人文化的董事長黎瑞剛曾是中國第二大傳媒集團上海文廣的“一把手”,曾身兼四職——上海文廣的黨委書記、台長、董事長、總裁。

在獲得華人文化的投資之後,正午陽光開始了資本層面的一些佈局,其中包括跟三位明星王凱、靳東、劉濤分別成了三家公司。

2016年2月3日成立錦麟影視(天津)有限公司,股東是正午陽光和劉濤。劉濤在正午陽光出品的《琅琊榜》《歡樂頌》系列中擔當女主。

2016年2月25日成立得舍影視(天津)有限公司,股東是正午陽光和王凱。王凱進入山影后開始轉型走正劇路線,從《北平無戰事》開始收穫人氣,《琅琊榜》中大紅,某種意義上來說,侯鴻亮團隊與他而言是有知遇之恩。

2016年4月6日成立浙江得空影視有限公司,股東是正午陽光和靳東。靳東從山影2008年的央視大劇《闖關東》就開始拍山影的戲,在《偽裝者》中大火,和前兩個明星公司稍有不同的是,公司成員中除了侯鴻亮,還出現了李雪的名字。

影視公司和明星之間的合作早有先例,如給明星股權,引入明星股東,比如華誼兄弟和黃曉明、周迅等;還有高價收購明星的公司,然後簽訂對賭協定,又比如華誼和張國立、馮小剛等;不過正午陽光並未在母公司層面給到明星股權,而是採用了相對寬鬆的一個方法。

之所以說這幾家明星控股的公司並不等同于明星的工作室,是因為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也確認過:新成立的三家公司與正午陽光之間不存在任何對賭關係。考慮到正午陽光未來有上市的可能性,在這三家公司中,正午陽光均為控股股東;這些子公司並非藝人工作室的性質,王凱、靳東的經紀約仍在正午陽光,並不在他們和正午陽光成立的子公司;劉濤的經紀約在她與秦海璐一起成立的公司,也就是京駿起菲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而且這三家公司主要用來開展投資。未來正午陽光所有影視項目,三家公司都有機會投資,甚至正午陽光之外的影視項目,三家公司也可以參與投資。這讓明星在自身的片酬收入之外,還能額外享有一部分公司投資收益。這三位明星也不一定要出演正午陽光的所有影視專案,而是根據自身需求來。

正午陽光本質上是在經商,商人是需要逐利的,自然也有自己的算盤。一系列的疏離與“撕逼”之後,所有影視公司開始重新探索與明星的合作方式,而建立資本聯結,已成為行業最為流行的做法。為明星成立子公司,共同投資影視項目,分享收益,未來如果母公司上市,這些子公司還有高價收入母體的可能。互惠互利、合作共贏,這也是明星與公司之間新的相處之道。

湖面下的資本暗流

被資本青睞的正午陽光估值一路上升,有消息稱正午陽光目前的估值已經突破90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4月28日,正午陽光投資人(股權)又一次變更,華人文化旗下的蘇州志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股權上升到35%,以侯鴻亮為代表的導演們股權則一降再降。在2016年11月24日的又一次變動中,孔笙也不再擔任正午陽光經理。正午的董事會裡只有侯鴻亮、李雪和李化冰。

外界資本的加入和正午陽光內部資本的變化對正午出品的影響有多大暫不能得出結論。招牌打響了的正午陽光不用黃金三角再幾年磨一劍,曾經《琅琊榜》從籌畫到播出長達五年多、《戰長沙》花了四年,一年也只做兩到三部小成本的作品。如今火了之後可選擇的熱門IP無限量的增多,據資料顯示,2016年開機的就有五部劇。其中頗受矚目的《琅琊榜》續集已於去年年底開機,距離上部完結,才一年多的時間。從工作量上也不允許黃金三角共同打磨一部精品,往往需要他們分別執導,甚至退居幕後由新生力量的導演頂上。

比如這次備受爭議的《歡樂頌2》中,接替孔笙的導演變成了張開宙。雖然張開宙曾經在正午陽光獨立導演過《他來了,請閉眼》《如果蝸牛有愛情》在業界也獲得了一定的肯定,但還是被批評功力欠佳。(不過也有人指出《歡樂頌2》是在2016年9月下旬開機,那時候張開宙還在為10月份要上映的《蝸牛》忙碌,進組的時間有待商榷。)

另一名執導人是簡川訸,他的公司東陽樂儒影視有限公司也在《歡樂頌2》中作為出品方登場,法人代表是他的老婆,經理魏偉是正午陽光選角導演。

總監製中也出現了陳雨人的名字,而他正是上海廣播電視臺總編室主任。之前《歡樂頌1》的出品方只有山影和正午陽光。更多資本的加入提升了拍攝品質,從另一方面也代表了要兼顧更多人的利益。

這部劇中無處不在的植入也讓人心力交瘁,據媒體調查,第二季開播前,網路上曾流傳一張圖片,《歡樂頌2》徵集品牌植入,價格是450萬元起,廣告涉及美妝、服飾、鞋帽、手錶等多種類型。

當然收入也是可觀的,根據《歡樂頌2》招商方案顯示,《歡樂頌2》的廣告分為三大類。綁定人物的品類植入,工作、生活場景的品牌植入和鑽石級別的合作商。而本劇最大的金主是(限3家)以及白金級別的合作商(限5家),鑽石級別每家800萬起,白金級別每家500萬起。按照《歡樂頌2》幾乎瘋狂的廣告植入情況,這兩個級別的招商很可能滿額,若果真如此,那麼這一項就有高達4900萬元的廣告收入。

還有曾經引起關注的《外科風雲》,出品方加入了靳東的公司,另一個(得閒)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股東是正午陽光,但李雪任監事。還有一個上海三次元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是黃建新,執導過《建黨偉業》《建軍大業》的中國電影屆扛把子。

《外科風雲》的收視率和口碑不盡如人意,導演李雪也在朋友圈發了一番感慨。

黃金三角之一的孔笙在拍《琅琊榜2》,雖然已經從正午陽光中的職務上退下,但她的女兒孔歌子的公司上海極歌影視文化工作室,正是為《鬼吹燈》《琅琊榜》等製作特效的公司。

正午陽光曾經被稱為國劇良心,是因為他始終懷著初心,堅持劇的品質第一。當這個初心摻雜了更多資本的考慮和不同的利益群體,每一部正午陽光出品的劇都加入了其他的標籤,如今的正午出品和曾經的正午出品還有多少相似,似乎真的要打一個問號了。好在不久的將來正午陽光還有新的作品要推出,口碑是否能夠逆襲?我們拭目以待……

山影出品的《父母愛情》《戰長沙》都由孔笙執導,聯合出品了《溫州一家人》,正午陽光出品的《琅琊榜》《偽裝者》等合作方也是山影。山影對這些好評也是照單全收的,不但在官方網站有影片的名字, “山影出品,必屬精品”也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到了2014年12月30日,正午陽光股東團隊又增加了冷婧、陸維和李化冰。這些人和鐵三角一樣,都是正午陽光團隊的員工。比如陸維其實是團隊的策劃總監、李化冰是公司副總,正午陽光的法定代表人也從孔笙變更成了侯鴻亮。

這時期的正午陽光,鐵三角董事長侯鴻亮持股31%,孔笙持股25%,李雪持股18%,孫墨龍持股15%,正午陽光的另外3位核心員工冷婧、陸維、李化冰也分別持有3%、3%、5%的股份。他們中有製片人、導演,也有核心員工,無一例外的都和正午陽光這個公司深度綁定,也保證了正午陽光最大的優勢就是穩定又優秀的創作班底。

明星資本的加入

隨著正午陽光的金字招牌越發閃亮,自然吸引更多的資本加入。2016年1月25日,一家名為蘇州志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為了正午陽光的第一大股東,持有正午陽光25%股份。而侯鴻亮則退為第二大股東,占23.5%。

蘇州志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只有1萬元,除了正午陽光還投資了另外13家公司,但它可不可小覷。唯一股東是華人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旗下。法人代表是徐志豪,為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同時華人文化也公開表示已入股正午陽光,佔據25%的股份。

其實這種合作早就有跡可循,黎瑞剛的華人文化其實很早已經出現在正午陽光的合作名單裡,比如華人文化就是《偽裝者》的聯合出品方。

資本介入後正午陽光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面對合作方他們有了更多選擇。比如網劇《鬼吹燈》系列第一部《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以及《如果蝸牛有愛情》,山影已經消失,取而代之是企鵝影業。還有一個細節是《偽裝者》的播出平臺還是湖南衛視,但是此後的《他來了請閉眼》《歡樂頌》都是在東方衛視播出。要知道華人文化的董事長黎瑞剛曾是中國第二大傳媒集團上海文廣的“一把手”,曾身兼四職——上海文廣的黨委書記、台長、董事長、總裁。

在獲得華人文化的投資之後,正午陽光開始了資本層面的一些佈局,其中包括跟三位明星王凱、靳東、劉濤分別成了三家公司。

2016年2月3日成立錦麟影視(天津)有限公司,股東是正午陽光和劉濤。劉濤在正午陽光出品的《琅琊榜》《歡樂頌》系列中擔當女主。

2016年2月25日成立得舍影視(天津)有限公司,股東是正午陽光和王凱。王凱進入山影后開始轉型走正劇路線,從《北平無戰事》開始收穫人氣,《琅琊榜》中大紅,某種意義上來說,侯鴻亮團隊與他而言是有知遇之恩。

2016年4月6日成立浙江得空影視有限公司,股東是正午陽光和靳東。靳東從山影2008年的央視大劇《闖關東》就開始拍山影的戲,在《偽裝者》中大火,和前兩個明星公司稍有不同的是,公司成員中除了侯鴻亮,還出現了李雪的名字。

影視公司和明星之間的合作早有先例,如給明星股權,引入明星股東,比如華誼兄弟和黃曉明、周迅等;還有高價收購明星的公司,然後簽訂對賭協定,又比如華誼和張國立、馮小剛等;不過正午陽光並未在母公司層面給到明星股權,而是採用了相對寬鬆的一個方法。

之所以說這幾家明星控股的公司並不等同于明星的工作室,是因為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也確認過:新成立的三家公司與正午陽光之間不存在任何對賭關係。考慮到正午陽光未來有上市的可能性,在這三家公司中,正午陽光均為控股股東;這些子公司並非藝人工作室的性質,王凱、靳東的經紀約仍在正午陽光,並不在他們和正午陽光成立的子公司;劉濤的經紀約在她與秦海璐一起成立的公司,也就是京駿起菲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而且這三家公司主要用來開展投資。未來正午陽光所有影視項目,三家公司都有機會投資,甚至正午陽光之外的影視項目,三家公司也可以參與投資。這讓明星在自身的片酬收入之外,還能額外享有一部分公司投資收益。這三位明星也不一定要出演正午陽光的所有影視專案,而是根據自身需求來。

正午陽光本質上是在經商,商人是需要逐利的,自然也有自己的算盤。一系列的疏離與“撕逼”之後,所有影視公司開始重新探索與明星的合作方式,而建立資本聯結,已成為行業最為流行的做法。為明星成立子公司,共同投資影視項目,分享收益,未來如果母公司上市,這些子公司還有高價收入母體的可能。互惠互利、合作共贏,這也是明星與公司之間新的相處之道。

湖面下的資本暗流

被資本青睞的正午陽光估值一路上升,有消息稱正午陽光目前的估值已經突破90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4月28日,正午陽光投資人(股權)又一次變更,華人文化旗下的蘇州志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股權上升到35%,以侯鴻亮為代表的導演們股權則一降再降。在2016年11月24日的又一次變動中,孔笙也不再擔任正午陽光經理。正午的董事會裡只有侯鴻亮、李雪和李化冰。

外界資本的加入和正午陽光內部資本的變化對正午出品的影響有多大暫不能得出結論。招牌打響了的正午陽光不用黃金三角再幾年磨一劍,曾經《琅琊榜》從籌畫到播出長達五年多、《戰長沙》花了四年,一年也只做兩到三部小成本的作品。如今火了之後可選擇的熱門IP無限量的增多,據資料顯示,2016年開機的就有五部劇。其中頗受矚目的《琅琊榜》續集已於去年年底開機,距離上部完結,才一年多的時間。從工作量上也不允許黃金三角共同打磨一部精品,往往需要他們分別執導,甚至退居幕後由新生力量的導演頂上。

比如這次備受爭議的《歡樂頌2》中,接替孔笙的導演變成了張開宙。雖然張開宙曾經在正午陽光獨立導演過《他來了,請閉眼》《如果蝸牛有愛情》在業界也獲得了一定的肯定,但還是被批評功力欠佳。(不過也有人指出《歡樂頌2》是在2016年9月下旬開機,那時候張開宙還在為10月份要上映的《蝸牛》忙碌,進組的時間有待商榷。)

另一名執導人是簡川訸,他的公司東陽樂儒影視有限公司也在《歡樂頌2》中作為出品方登場,法人代表是他的老婆,經理魏偉是正午陽光選角導演。

總監製中也出現了陳雨人的名字,而他正是上海廣播電視臺總編室主任。之前《歡樂頌1》的出品方只有山影和正午陽光。更多資本的加入提升了拍攝品質,從另一方面也代表了要兼顧更多人的利益。

這部劇中無處不在的植入也讓人心力交瘁,據媒體調查,第二季開播前,網路上曾流傳一張圖片,《歡樂頌2》徵集品牌植入,價格是450萬元起,廣告涉及美妝、服飾、鞋帽、手錶等多種類型。

當然收入也是可觀的,根據《歡樂頌2》招商方案顯示,《歡樂頌2》的廣告分為三大類。綁定人物的品類植入,工作、生活場景的品牌植入和鑽石級別的合作商。而本劇最大的金主是(限3家)以及白金級別的合作商(限5家),鑽石級別每家800萬起,白金級別每家500萬起。按照《歡樂頌2》幾乎瘋狂的廣告植入情況,這兩個級別的招商很可能滿額,若果真如此,那麼這一項就有高達4900萬元的廣告收入。

還有曾經引起關注的《外科風雲》,出品方加入了靳東的公司,另一個(得閒)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股東是正午陽光,但李雪任監事。還有一個上海三次元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是黃建新,執導過《建黨偉業》《建軍大業》的中國電影屆扛把子。

《外科風雲》的收視率和口碑不盡如人意,導演李雪也在朋友圈發了一番感慨。

黃金三角之一的孔笙在拍《琅琊榜2》,雖然已經從正午陽光中的職務上退下,但她的女兒孔歌子的公司上海極歌影視文化工作室,正是為《鬼吹燈》《琅琊榜》等製作特效的公司。

正午陽光曾經被稱為國劇良心,是因為他始終懷著初心,堅持劇的品質第一。當這個初心摻雜了更多資本的考慮和不同的利益群體,每一部正午陽光出品的劇都加入了其他的標籤,如今的正午出品和曾經的正午出品還有多少相似,似乎真的要打一個問號了。好在不久的將來正午陽光還有新的作品要推出,口碑是否能夠逆襲?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