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楊絳寫作的匠心丨止庵

楊絳, 原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 一九一一年七月十七日生於北京, 童年和少年時代先後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讀書。 一九三二年畢業于蘇州東吳大學政治系,

獲文學士學位;旋即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 為外語系研究生。 一九三五年與錢鐘書結婚, 是年夏季二人同赴英國、法國留學。 一九三八年秋回國, 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 一九四九年後, 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組研究員。 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楊絳散文並不排斥議論和抒情,

只是不濫用罷了。

原則是:

第一, 確實需要。 在楊絳的文章中提到過理解, 這不論是思想上的還是情感上的, 她都不大直接把它們作為議論, 和抒情寫出來, 她所謂理解僅僅是指向最真實地寫出所描述的人與事。 由於她總是挑選到最接近本質和最具表現力的東西,

理解往往已經在描寫和敘述之中體現出來。

第二, 所寫的事實與議論和抒情之間有一種不可分離的內在聯繫, 也就是說, 發的議論與抒的情不是外加上去的, 而是在事實中生了根的。

第三, 議論和抒情本身也有一個品質問題, 這就要看思想是否結實, 情感是否深沉了。

楊絳輕易不議論、

抒情, 偶爾用之,

總能達最好的藝術效果。

有一種穿透的力量。

楊絳的記敘散文結構方式都很平常, 長到記敘一個人的一生, 短到記敘一件事, 總是規規矩矩地依時間先後順序寫來。 其實這裡處處都見剪裁的功夫和輕重的安排, 寫什麼不寫什麼, 詳寫什麼略寫什麼, 都有她的匠心。 這一方面是基於前面講過的她只寫她瞭解的,

可以形容是“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罷;另一方面則出乎也是說過多次的那種理解。 講到理解, 又有二義, 既是對描敘物件的理解, 知道到底什麼才是對其最重要的;又是對散文這一藝術手段的理解, 明白究竟寫什麼才好。 這兩者又是相互一致的。

——摘自《楊絳散文選集》,

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本文為本書序言節選,

作者止庵

▼▼

止庵, 著名書評人、學者、傳記與隨筆作家、張愛玲研究者。 著有《惜別》《周作人傳》《樗下讀莊》《神拳考》《老子演義》《插花地冊子》《六醜筆記》《相忘書》等。

《相忘書》

《相忘書》是止庵的一本讀書隨筆集跟著止庵老師讀書,

是個很有安全感的過程。 ”這是讀者對止庵及其著作的評價。 可見止庵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 可見止庵文字的分量。 書中, 止庵對張愛玲、井原西鶴、周作人等中外名家、名篇進行梳理, 詳細記錄了自己的讀書心得。 深入淺出地引領讀者全方位、多角度地閱讀, 並在此基礎上幫助讀者建立自己的閱讀心理。 讀書的收穫應該不止於文字, 更關乎心靈。

長按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相忘書》↑

《六醜筆記》

《六醜筆記》是止庵先生的書話隨筆集,展示了作者多年來讀書與寫作的經驗,涉獵貫穿古今,融匯中外,所論遍及周作人、廢名、錢鍾書、博爾赫斯、川端康成等海內外大家作品,說文論理富含思辨,閒筆漫談遂破舊窠,為文學愛好者提供了散文研讀的新思路。

長按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六醜筆記》↑

《六醜筆記》

《六醜筆記》是止庵先生的書話隨筆集,展示了作者多年來讀書與寫作的經驗,涉獵貫穿古今,融匯中外,所論遍及周作人、廢名、錢鍾書、博爾赫斯、川端康成等海內外大家作品,說文論理富含思辨,閒筆漫談遂破舊窠,為文學愛好者提供了散文研讀的新思路。

長按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六醜筆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