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影視作品的不給力,除了資本的急功近利,這也是個大問題

今天有個大消息, 小黃人系列電影《卑鄙的我3》(咖妃還是喜歡這個翻譯)正式定檔7月7號, 這樣那些定檔暑期檔的電影會不會徹底傻眼?說好的國產保護月呢?你怎麼放個怪東西進來!不僅如此, 7月份還有兩個龐然大物諾蘭的《敦克爾克》和《猩球崛起》若是不小心也來個北美同步, 那麼今年國產電影可能就要面臨國內票房占比不到50%的尷尬了。

國產影視作品不給力, 似乎已經找了很多原因了, 但今天看到丁璿在九江學院的講演, 對裡面一條“女性穿著暴露上克父母中克丈夫下克子女”的思想突然讓咖妃突然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在我們單方面強調樸素的價值觀裡, 美不僅變得不重要, 還要受人唾棄。 這種奇怪的價值觀是不是導致了大多數國人審美觀不健全的主要原因?

想想小時候, 父母是不是只強調“小孩子要穿得樸素”, 單方面強調“樸素”的重要, 而不僅不鼓勵“愛美”, 還覺得這是錯誤的, 要抑制。 偏審美的課, 美術和音樂, 實際上沒上幾節課就被數學課借走了。 咖妃的高中是本地一個還不錯的高中, 學校整個氣氛就是:藝術生都是不學無術的。

這樣的價值觀似乎可以解釋為什麼咱們現在國力這麼強, 但文藝作品如此不給力的現狀。 因為學術上, 美不是必須的;技術上, 美不是必須的;經濟上, 美也不是必須的。

可對於文藝作品來說, 美就是生命。 影視作品除了視覺效果要酷炫, 其內容的美感更為重要。 咖妃向來反對用製作時間和成本來判斷文藝作品的價值, 不然《封神傳奇》和《長城》就改成為華語電影標杆。 可是我們的教育體系裡, 對於“美”的教育基本完全沒有, 甚至“美”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已經是錯誤的東西了。

所以你能看到, 我們從別人那裡偷來不少“美”, 翻拍和照搬成為了咱們影視作品最常見的行為。 因為從生產美的角度來看, 這似乎真是一個超綱的難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