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李雪健陳道明李保田潘虹李明啟陳寶國:一個人扛起一部戲的老戲骨

小編:菜蟲叫呱呱

最近德藝雙馨這四個字好像被用爛了, 無論幹什麼, 好像都是奔著德藝雙馨四個字去的。 可是大浪淘沙, 最後能留下而且真正德藝雙馨的, 好像並不多, 但是下面這幾位, 可以說是實打實的老戲骨, 演技派, 真正的德藝雙馨。

1.李雪健

李雪健飾演過許多角色, 讓李雪健真正走進千家萬戶的兩個角色, 是《渴望》中的宋大成和《水滸傳》中的宋江。

而他在《新上海灘》中飾演的馮敬堯,

卻壞到了骨子裡。

但是李雪健脫下戲服後, 卻說:“壞人可以演, 但不能做。 ”

2000年, 李雪健被查出患了鼻咽癌, 當時他正在參與《中國軌道》的拍攝。

病重時, 李雪健連一口水都咽不下, 一活動就頭暈, 嘔吐不止。 團裡的領導提出讓他暫停拍攝, 但是李雪健婉拒了領導的好意。

在拍最後一場戲時, 李雪健說話已經非常困難, 但他仍聲情並茂、一氣呵成地說完大段臺詞, 在場的劇組人員都聽得熱淚盈眶。

2.李保田

李保田, 三度與張藝謀合作, 幾次獲得百花獎, 金雞獎, 實至名歸。

與其說他是演員, 不如把他歸入老藝術家的行列, 《宰相劉羅鍋》, 《神醫喜來樂》, 李保田飾演的角色, 機智幽默, 又有大智慧, 給人深刻印象。

除了丑角,李保田還嘗試了許多不同的角色,並且都駕馭得遊刃有餘,這與他平時的博覽群書和豐富閱歷不無關係,“戲好人清高”,是許多人對李保田的印象,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李保田接演的影視劇並不多,但只要是有他參演的劇碼,他塑造的人物總是最有看頭。

3.陳道明

馮小剛這樣評價陳道明:“一個清高得只肯在戲裡低下頭的人。”這說明了兩個方面,一個是其為人,清高自許,一個是其戲品,認真而且勢必親力親為。

《末代皇帝》中青年時代的溥儀,《少年包青天》中的八賢王,《康熙王朝》中的康熙……

陳道明琴棋書畫樣樣皆能,更像是博學多才的才子,而作為演員,也有時刻認真的態度,拿的出最好的作品,讓人識其劇而想見其為人。

4.陳寶國

陳寶國在年輕時期,一張棱角分明的臉,有“冷面小生”的稱號:

但他的戲路並沒有停滯於此,反而“一人千面”,不管是雄才大略的帝王,還是有生活氣息的平頭百姓,他都能詮釋得很精妙。

在《大宅門》中,陳寶國扮演的白景琦,雖然叛逆,但又有情有義,頂天立地:

在《漢武大帝》中,陳寶國又飾演了一個雄才大略又性情多變的霸道君主,有氣場,又收放自如,不以氣場壓人,這才是難得的。

5.魏宗萬

與前幾位不同,魏宗萬很少有獨自擔杠的大劇,但是沒有他的大劇,一定失了很多光彩。

他是《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水滸傳》中的高俅,《一腳定江山》中的范老兒……

魏宗萬塑造的電視劇的形象都是大人物,且不說這些大人物對其演技的發揮有沒有幫助,單就該演員的綜合實力來說講,應該是一流的,可以說符合那種“用演技來說話的演員”類型。

6.遊本昌

“鞋兒破,帽兒破……”提起遊本昌,就會想起濟公總是哼在口中的歌謠,很多人也是在那時候認識遊本昌的,可是當時的他,已經52歲,堪稱大器晚成的代表。

遊本昌飾演的角色,嬉笑怒駡,卻總是帶著一些佛性,一些禪意,他本人也是如此,2009年7月28日下午3點30分,遊本昌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大光明寺剃度出家。7月29日上午9點,他正式由暢懷法師受出家沙彌戒,並賜法名定暢,2016年,遊本昌人老心不老,參加了網紅大賽,並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績(第一名是papi醬),像極了一個老小孩。

7.潘虹

《人到中年》,《寒夜》,《股瘋》……潘虹被稱為80年代的“悲劇女皇”,她在多部影片中塑造的悲劇形象令人時隔多年仍記憶猶新。她的表演天賦極高,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貴族氣質和文化涵養常給人一種清冷、孤傲的感覺。

1988年秋天,潘虹主演了電影《最後的貴族》,同年,潘虹成為了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照片是由一位元美國記者在《最後的貴族》拍片現場拍攝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中第一位成為《時代週刊》雜誌封面人物的是鄧小平,第二位就是潘虹。

圖為潘虹在《最後的貴族》中的劇照:

7.李明啟

李明啟老師最初以“美聲”站上表演舞臺,機緣巧合下,進入了“演戲”的範疇。

《水滸傳》中的王婆,《還珠格格》中的容嬤嬤,都是陰險狠毒的人物,為此她坐公車的時候還被人集體排斥。

但是在生活中,李明啟還是一個慈祥的老太太,她注重養生,話不是太多,對現代的新生事物不是太明白,又對一切保持新鮮探尋的態度,也是很可愛的。

9.張少華

張少華在螢幕上塑造了眾多小人物形像,雖然在劇中都是飾演的配角,但是她甘願當做綠葉配襯,而且表演非常出彩。

她在電視劇《大宅門》中飾李香秀的母親馬立秋,《武林外傳》中飾演李大嘴地母親斷指軒轅,《我的醜娘》中飾演醜娘。

圖為張少華《我的醜娘》劇照:

張少華每次把自己的臺詞都手寫一遍,劃出要重點表達的句子和詞,反復琢磨才能達到臺詞張口就來的效果的。

如今,張少華依舊住在北京天橋街的40多平米的房子,還是中國評劇院在1982年分的房子。

翻完這些老戲骨的個人資料,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個人經歷只占了極少的篇幅甚至沒有,他們的人生履歷裡,滿滿的是出演的影視作品以及因為影視作品所取得的殊榮,這是他們用演戲時滿滿的誠意交換過來,任何事情都取代不了的,也只有這樣一群人,才當的起德藝雙馨這四個字吧。

除了丑角,李保田還嘗試了許多不同的角色,並且都駕馭得遊刃有餘,這與他平時的博覽群書和豐富閱歷不無關係,“戲好人清高”,是許多人對李保田的印象,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李保田接演的影視劇並不多,但只要是有他參演的劇碼,他塑造的人物總是最有看頭。

3.陳道明

馮小剛這樣評價陳道明:“一個清高得只肯在戲裡低下頭的人。”這說明了兩個方面,一個是其為人,清高自許,一個是其戲品,認真而且勢必親力親為。

《末代皇帝》中青年時代的溥儀,《少年包青天》中的八賢王,《康熙王朝》中的康熙……

陳道明琴棋書畫樣樣皆能,更像是博學多才的才子,而作為演員,也有時刻認真的態度,拿的出最好的作品,讓人識其劇而想見其為人。

4.陳寶國

陳寶國在年輕時期,一張棱角分明的臉,有“冷面小生”的稱號:

但他的戲路並沒有停滯於此,反而“一人千面”,不管是雄才大略的帝王,還是有生活氣息的平頭百姓,他都能詮釋得很精妙。

在《大宅門》中,陳寶國扮演的白景琦,雖然叛逆,但又有情有義,頂天立地:

在《漢武大帝》中,陳寶國又飾演了一個雄才大略又性情多變的霸道君主,有氣場,又收放自如,不以氣場壓人,這才是難得的。

5.魏宗萬

與前幾位不同,魏宗萬很少有獨自擔杠的大劇,但是沒有他的大劇,一定失了很多光彩。

他是《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水滸傳》中的高俅,《一腳定江山》中的范老兒……

魏宗萬塑造的電視劇的形象都是大人物,且不說這些大人物對其演技的發揮有沒有幫助,單就該演員的綜合實力來說講,應該是一流的,可以說符合那種“用演技來說話的演員”類型。

6.遊本昌

“鞋兒破,帽兒破……”提起遊本昌,就會想起濟公總是哼在口中的歌謠,很多人也是在那時候認識遊本昌的,可是當時的他,已經52歲,堪稱大器晚成的代表。

遊本昌飾演的角色,嬉笑怒駡,卻總是帶著一些佛性,一些禪意,他本人也是如此,2009年7月28日下午3點30分,遊本昌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大光明寺剃度出家。7月29日上午9點,他正式由暢懷法師受出家沙彌戒,並賜法名定暢,2016年,遊本昌人老心不老,參加了網紅大賽,並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績(第一名是papi醬),像極了一個老小孩。

7.潘虹

《人到中年》,《寒夜》,《股瘋》……潘虹被稱為80年代的“悲劇女皇”,她在多部影片中塑造的悲劇形象令人時隔多年仍記憶猶新。她的表演天賦極高,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貴族氣質和文化涵養常給人一種清冷、孤傲的感覺。

1988年秋天,潘虹主演了電影《最後的貴族》,同年,潘虹成為了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照片是由一位元美國記者在《最後的貴族》拍片現場拍攝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中第一位成為《時代週刊》雜誌封面人物的是鄧小平,第二位就是潘虹。

圖為潘虹在《最後的貴族》中的劇照:

7.李明啟

李明啟老師最初以“美聲”站上表演舞臺,機緣巧合下,進入了“演戲”的範疇。

《水滸傳》中的王婆,《還珠格格》中的容嬤嬤,都是陰險狠毒的人物,為此她坐公車的時候還被人集體排斥。

但是在生活中,李明啟還是一個慈祥的老太太,她注重養生,話不是太多,對現代的新生事物不是太明白,又對一切保持新鮮探尋的態度,也是很可愛的。

9.張少華

張少華在螢幕上塑造了眾多小人物形像,雖然在劇中都是飾演的配角,但是她甘願當做綠葉配襯,而且表演非常出彩。

她在電視劇《大宅門》中飾李香秀的母親馬立秋,《武林外傳》中飾演李大嘴地母親斷指軒轅,《我的醜娘》中飾演醜娘。

圖為張少華《我的醜娘》劇照:

張少華每次把自己的臺詞都手寫一遍,劃出要重點表達的句子和詞,反復琢磨才能達到臺詞張口就來的效果的。

如今,張少華依舊住在北京天橋街的40多平米的房子,還是中國評劇院在1982年分的房子。

翻完這些老戲骨的個人資料,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個人經歷只占了極少的篇幅甚至沒有,他們的人生履歷裡,滿滿的是出演的影視作品以及因為影視作品所取得的殊榮,這是他們用演戲時滿滿的誠意交換過來,任何事情都取代不了的,也只有這樣一群人,才當的起德藝雙馨這四個字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