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官說農事|專訪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廳長王文宇

地處

我國西北的寧夏回族自治區號稱“塞上江南”、“魚米之鄉”, 尤其是寧夏河套平原地區, “天下黃河, 唯富一套”就指這裡。 但與此同時, 寧夏山川共濟, 中南部山區十年九旱, 農民生活水準相對較低, 農業發展以小雜糧、馬鈴薯、冷涼蔬菜等為主。 完全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寧夏雖小, 但發展前景良好的“三農”特色。 本期《農官說農事》, 我們的記者專門採訪了寧夏農牧廳廳長王文宇, 請他給我們講講寧夏在“三農”發展中的思路和思考:

問題1:

寧夏回族自治區在“三農”發展過程中, 優勢和短板是什麼?如何突出優勢、補齊短板?

寧夏的農業我認為有三大優勢, 第一是農業資源優勢, 黃河流經寧夏397公里, 我們寧夏冬無嚴寒, 夏無酷暑, 日照時間長, 晝夜溫差大, 環境污染少, 非常有利於生產高品質、高品質的農產品。 第二個是特色產業的發展優勢, 自治區確立了“1+4”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格局, 和“一特三高”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 “1”呢就是我們的優質糧食, “4”呢就是我們的草畜產業、蔬菜產業、枸杞產業、葡萄產業。

“一特三高”就是打特色牌, 走高品質、高端市場、高效益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第三個優勢是政策優勢, 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 綜合運用財政直補、貸款擔保、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支援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 分析我們寧夏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和差距, 第一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夠。 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銜接不緊, 缺乏大型龍頭企業帶動。 第二個“短板”和差距是農民增收難度加大, 受經濟下行壓力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 制約了農民外出務工收入, 和家庭經營性收入的穩定增加。

問題2:

寧夏當地農民的最大渴求是什麼?您怎麼看?

據我們下鄉調研瞭解, 當前寧夏農民最大的渴求是三個方面,

一是渴求持續穩定增收;二是渴求強農惠農政策長期穩定;三是渴求農業社會化的服務。 我們要按照中央一號檔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 採取多種措施, 持續推進農民的穩定增收。 及時地兌現各項強農惠農政策, 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問題3:今年中央一號檔提出“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咱們寧夏的“新動能”在哪?如何加速?

我們寧夏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主要是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著力推進寧夏特色優質優勢產業提質增效;第二是要著力加快“寧字型大小”的特色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第三是要著力提升農業的科技支撐能力;第四是要著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第五是要著力推進農業農村改革。 特別是在農民增收上,重點是推進“1+4”特色優勢產業的提質增效,增加農民的經營性收入。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鼓勵農民創業創新,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要及時足額地兌現各項強農惠農的政策,增加農民的轉移性收入,要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問題4: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如何實踐的?2017年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在推進寧夏農業供給側改革上,我們主要是調結構、轉方式、降成本、補短板,穩糧、強畜、優菜,對於優質糧食產業,重點是堅持穩定產能,推廣綠色增產攻關模式,提升水稻品質,恢復小麥面積,適度壓減籽粒玉米,大力推進馬鈴薯的主糧化。對於枸杞產業和葡萄產業,主要是打響寧夏枸杞、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的品牌,提高產區的影響力。

記者:許新霞

編輯:張程

特別是在農民增收上,重點是推進“1+4”特色優勢產業的提質增效,增加農民的經營性收入。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鼓勵農民創業創新,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要及時足額地兌現各項強農惠農的政策,增加農民的轉移性收入,要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問題4: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如何實踐的?2017年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在推進寧夏農業供給側改革上,我們主要是調結構、轉方式、降成本、補短板,穩糧、強畜、優菜,對於優質糧食產業,重點是堅持穩定產能,推廣綠色增產攻關模式,提升水稻品質,恢復小麥面積,適度壓減籽粒玉米,大力推進馬鈴薯的主糧化。對於枸杞產業和葡萄產業,主要是打響寧夏枸杞、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的品牌,提高產區的影響力。

記者:許新霞

編輯:張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