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觀三大白骨精給我的思考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說,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癡, 誰解其中味?”不同層次, 不同年齡, 不同生活經歷的人, 看同一作品都會有不同感悟!其中的味道誰能夠解讀?譬如我在看《西遊記》時的感受, 隨著自己所處的不同年齡階段也會有不同!少時看西遊, 滿眼的都是悟空的變化多端, 神通廣大, 刺激的打鬥場面, 很嗨!遇到文中的對話, 具體的場面描寫, 都是一目十行, 但求結果, 無關過程和細節!

於是被拍成電視劇的《西遊記》, 自然吸引人眼球。 當然, 86版的《西遊記》, 還是值得肯定的, 它給我們童年帶來了無盡的回憶和歡樂!我們要感謝那一批專業敬業、精幹務實的演員和工作人員,

更要感謝楊潔導演, 當年拍出的《西遊記》, 創造了一個神話, 造就了89.4%的收視率, 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的電視劇, 依然百看不厭, 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 前不多久, 驚聞楊潔導演去世, 享年88歲。 為紀念這位才華橫溢的傳奇導演, 央視讓我們再次去重溫經典——重播86版《西遊記》!

那天中午午餐時分, 我看了其中的一集——“三打白骨精”, 依然是那麼精彩, 那麼感人, 尤其是悟空忍痛離開唐僧時的場面, 當那曲《吹不散這點點愁》響起時更是淚眼婆娑!(淚點太低吧!)不過, 與以前不同的是, 此時的我多了一份思考:在打死真正白骨精前的幾次事件中, 唐僧沒錯,

因為他看到的就是被打死的幾條人命, 他相信了自己的眼睛!(說明眼見不一定為實啊!)悟空也沒錯, 他看到的就是妖啊。 當然, 隊伍裡面八戒是多事好事者, 沙和尚是老好人中間派, 他們在悟空被驅事件中也要擔一定的責任。 但是, 事情發展到最後, 被打死的白骨精已經現了原形。 唐僧在已明真相後為什麼還要執意寫下貶書, 趕悟空走, 原因何在?僅僅是“眼界”問題嗎?其中的意味耐人尋味!還是去看看原著吧!

此情節在原著《西遊記》的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這裡有幾個詞語耐人尋味, 唐三藏是受到了屍魔的多次“戲”弄, 於是心生不快, 或者說由嫉妒而生“恨”意, 為什麼你孫悟空就那麼牛, 我就那麼傻嗎?偏偏是你說的對,

我就弱智嗎?於是以驅“逐”美猴王而發洩之!

是真的嗎?且聽分析, 第二十七回的前一回是“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在這一回, 悟空惹了地仙之祖鎮元子, 吃了一個啞巴虧, 無奈之下不得不請觀世音菩薩幫忙, 才化解了此事。 在這一回中, 悟空要去尋求救樹的仙丹, 唐僧卻怕悟空一去不回, 師徒有以下的對話, 三藏道:“此去幾時回?”行者道:“只消三日。 ”三藏道:“既如此, 就依你說, 與你三日之限。 三日裡來便罷;若三日之外不來, 我就念那活兒經了。 ”在這裡, 師徒之間就已經開始產生了信任危機。 當唐僧離開五莊觀, 進入屍魔所在的那座高山時, 文中是如此描述, “師徒們入此山, 正行到嵯峨之處, 三藏道:‘悟空,

我這一日, 肚中饑了, 你去那裡化些齋吃?’行者陪笑道:‘師父好不聰明。 這等半山之中, 前不巴村, 後不著店, 有錢也沒買處, 教往那裡尋齋?’三藏心中不快, 並且還罵過不停。 ”一個說肚中饑餓要化齋, 另一個說化不到齋;一個不相信, 另一個又是說的實情!為什麼會產生分歧, 信任出現了危機!所以, 悟空三次打死妖怪後哪怕再三解釋自己打死的是妖, 唐僧都不相信, 因為師徒之間沒有了信任, 此其一也!

我想到師生關係中如果出現這種情況, 莫不如此。 老師不相信學生, 不敢放手, 也不願分手;學生對老師只有一種當面的畏懼, 課下更不相信老師的“諄諄教誨”。 師生之間實現不了雙贏, 更不存在雙方的共賞。 當學生出現了問題時,

怎麼辦?老師只有像唐僧一樣, “念緊箍咒”, 念上三天三夜, 看你收心不?於是, 表面上看, 師生和諧共處了, 但雙方已經貌合神離, 失去了基本的信任, 妄談“教學相長”了!

其二, 唐僧堅持己見, 過於固執。 當屍魔第一次行兇, 悟空要除害時, 唐僧卻固執於自己的眼力, 說:“你這猴頭, 當時倒也有些眼力, 今日如何亂道!這女菩薩有此善心, 將這飯要齋我等, 你怎麼說他是個妖精?”悟空繼續解釋, 並且用自己切身的經歷來說明, 但那唐僧還是不肯信, 只說是個好人。 後來, 誤會加深, 唐僧驅逐悟空, 毫不留情, 那種固執, 那種死腦筋非常人所比。 教育中最怕的就是這種思維定式——不願接受不同意見, 不願改變現狀。 教育界只要有風吹草動, 抑或是有新的變革, 一大批同仁就要諷刺,就要謾駡,瞎折騰什麼?幾十年的教育教學不就是如此嗎?固執,盲目的自信,明知可為卻不為,這是制約一個老師專業發展的最大阻礙!

其三,一網友說了一點理由,唐僧是在“維持家長作風(權威)。”當悟空被逼無奈,行將被趕走時,說,自己如果被趕走,誰能夠保師傅西天取經成功。唐僧立馬發怒,說:“這潑猴越發無禮!看起來,只你是人,那悟能、悟淨就不是人?”大聖一聽這話,“止不住傷情淒慘,”唐僧為維護自己的師傅權威,哪怕搭上西天取經不成的結果也在所不惜,這也是夠絕的了!自古以來,師道尊嚴必須擺在首位,師傅必須顏威詞厲,要常常以一種真理的代言者出現在學生面前。我想,學生對於老師要尊重,這不可否認,但這不代表老師就可以坦然地享受這一對待。尊重是雙方的,只有存在一種對等的尊重,尊重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否則,那只是一種言語的過譽而已,何談尊重!

其四,唐僧迷信佛祖。這一點,在原著裡是沒有的,是在電視劇中加進去的一個細節——當唐僧還在猶豫之時,天空飄下一張黃表紙,上書“惡徒不除,難取真經!”本是一張毫無根據的黃表紙,但是唐僧卻相信是上天的安排,尤其迷行佛祖,認為是佛祖顯靈,指點迷津!於是,更加堅定了驅逐悟空的決心!也更加相信了自己的判斷——悟空就是劣徒一個,既傷害幾條人命,又不服管教,對抗權威,天理難容,pas他合情合理!

這是我們教育人最應該警惕的一點!現在自認為懂教育的“佛祖”很多,教育就是一個被壓在五指山下的“猴子”,任誰都可以抽幾鞭子,玩耍幾下。局中人由於被壓的年月太久(何止五百年),要麼習慣了,要麼祈望著另一個“菩薩”(譬如“觀世音”)來挽救勞苦大眾;局外人更是逍遙自在,指點江山,說不定能夠嘗上一口“唐僧肉”呢,那就長生不老了!

其實,迷信過度,就沒有了方向性,目標性。你越努力,越離教育的本源越遠,南轅北轍而已!所以,做自己心中的“佛”,把握教育的基本常識是大道。李鎮西老師就說過,“在這個喧囂的時代,越來越多清醒的教育者呼籲,教育要回到原點,遵循常識。”

最後,還是借用李鎮西老師的一句話來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吧,“保持樸素,遵循常識,堅守良知,就是在追求教育的真境界。”真經雖難取,但在教育的西天路上,我們還得一路向西,結伴而行,合作共贏!

一大批同仁就要諷刺,就要謾駡,瞎折騰什麼?幾十年的教育教學不就是如此嗎?固執,盲目的自信,明知可為卻不為,這是制約一個老師專業發展的最大阻礙!

其三,一網友說了一點理由,唐僧是在“維持家長作風(權威)。”當悟空被逼無奈,行將被趕走時,說,自己如果被趕走,誰能夠保師傅西天取經成功。唐僧立馬發怒,說:“這潑猴越發無禮!看起來,只你是人,那悟能、悟淨就不是人?”大聖一聽這話,“止不住傷情淒慘,”唐僧為維護自己的師傅權威,哪怕搭上西天取經不成的結果也在所不惜,這也是夠絕的了!自古以來,師道尊嚴必須擺在首位,師傅必須顏威詞厲,要常常以一種真理的代言者出現在學生面前。我想,學生對於老師要尊重,這不可否認,但這不代表老師就可以坦然地享受這一對待。尊重是雙方的,只有存在一種對等的尊重,尊重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否則,那只是一種言語的過譽而已,何談尊重!

其四,唐僧迷信佛祖。這一點,在原著裡是沒有的,是在電視劇中加進去的一個細節——當唐僧還在猶豫之時,天空飄下一張黃表紙,上書“惡徒不除,難取真經!”本是一張毫無根據的黃表紙,但是唐僧卻相信是上天的安排,尤其迷行佛祖,認為是佛祖顯靈,指點迷津!於是,更加堅定了驅逐悟空的決心!也更加相信了自己的判斷——悟空就是劣徒一個,既傷害幾條人命,又不服管教,對抗權威,天理難容,pas他合情合理!

這是我們教育人最應該警惕的一點!現在自認為懂教育的“佛祖”很多,教育就是一個被壓在五指山下的“猴子”,任誰都可以抽幾鞭子,玩耍幾下。局中人由於被壓的年月太久(何止五百年),要麼習慣了,要麼祈望著另一個“菩薩”(譬如“觀世音”)來挽救勞苦大眾;局外人更是逍遙自在,指點江山,說不定能夠嘗上一口“唐僧肉”呢,那就長生不老了!

其實,迷信過度,就沒有了方向性,目標性。你越努力,越離教育的本源越遠,南轅北轍而已!所以,做自己心中的“佛”,把握教育的基本常識是大道。李鎮西老師就說過,“在這個喧囂的時代,越來越多清醒的教育者呼籲,教育要回到原點,遵循常識。”

最後,還是借用李鎮西老師的一句話來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吧,“保持樸素,遵循常識,堅守良知,就是在追求教育的真境界。”真經雖難取,但在教育的西天路上,我們還得一路向西,結伴而行,合作共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