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石墨烯虛火 炒概念還是炒未來?

本刊實習記者 楊宇峰

近年, 石墨烯成了香餑餑, 也成為政府和投資者尋求的新增長點。 然而, 蜂擁而上多半是泡沫的先兆, 石墨烯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新泡沫”?

7年前, 安德列·湯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因發現石墨烯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自此, 有著“黑金”和超級材料之稱的石墨烯在全世界掀起了研發熱潮。

於是, 石墨烯產業園區在各地開花, 各種與“石墨烯”相關的產品或概念層出不窮。 2015年, 重慶墨希科技有限公司與一家企業聯合發佈了全球首批3萬部石墨烯手機;2016年底, 華為宣佈研發出了石墨烯快充電池, 石墨烯的商業化運用已是指日可待。 同時, 資本市場也在熱炒石墨烯概念股。

1

有多少“乾貨”?

2012至2016年, 國家發佈了多個支持石墨烯產業發展政策。 其中, 2015年《關於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集群發展石墨烯材料應用產業, 形成聚集效益,

打造產業示範基地。

根據公開資料, 全國各地在建和計畫興建的石墨烯產業園不下30個, 且還在不斷增加。

據瞭解, 這些產業園中, 依靠當地石墨資源建立的產業園區不到10個;很多產業園區的建立根本不是依託在石墨烯資源或石墨烯企業的基礎上, 是為了“圈地”, 搶佔石墨烯這一高新技術。 可依託的企業少, 周邊的產業鏈欠缺, 簡單重複、缺乏特色成為不少石墨烯產業園的“通病”。

2

炒未來, 炒概念?

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最為龐大的石墨烯研發隊伍, 從2011年起, 中國學者發表的石墨烯論文已居全球榜首, 至今已遙遙領先。 在專利申請方面, 中國與美國申請量最大。

另一方面, 資本市場對石墨烯產業給予了巨大的熱情, 政府的支持、專利的激增讓石墨烯概念股炒得如火如荼。

但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石墨烯市場浮躁現象突出, 有人急功近利想通過資本市場實現大量利潤, 導致市場魚龍混雜。

從技術成熟度曲線角度來看, 我國的石墨烯還處在向頂峰爬坡的階段。 只為了突出地方經濟增長點, 沒有優勢特點的石墨烯產業園的建立, 極可能成為未來 “泡沫”的犧牲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