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進口美國牛肉中國消費者成贏家

近日,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定下了明確期限, 表示要在今年7月16日前實現美國牛肉輸華。

中國牛肉市場將上演“三國演義”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 進口“美國牛肉”, 對於打破澳牛等進口牛肉逐年漲價、走私牛肉猖獗等現象, 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但國內輿論卻存在一些異議, 不少人仍抱著“某一方吃虧、某一方獲益”的零和博弈思維。

筆者認為, 在進口“美國牛肉”的同時, 我們還要看到, 作為“交換”, 美國也要進口中國的熟雞肉等。 現代國際貿易早已告別傳統的“重商主義”(鼓勵多出口、少進口)舊觀念, 簡單消極抵制進口來保護本國市場早已被“交換”和“互惠”思維所替代。

中美只有在相互博弈、相互合作、相互妥協的合作性博弈之下, 才有實現“雙贏”的可能。

可以預見的是, 美國牛肉進入中國市場後, 今後必將與澳洲牛肉、風頭正盛的南美牛肉上演“三國演義”, 價格戰、品質戰的“硝煙”不可避免, 那時最大的贏家一定屬於中國消費者和“吃貨”們。

對中國牛肉市場並非一件壞事

要說中國牛肉產業一點影響都沒有也是不客觀的, 這涉及國際貿易中的“幼稚產業保護理論”。 中國牛肉產業相對美國牛肉大國而言, 是絕對的“幼稚產業”。 但是否進行“幼稚產業保護”, 要對保護成本和該產業未來所能獲得的預期利潤進行比較。 如果對保護成本大於預期利潤的產業進行保護是得不償失,

該產業就不能作為幼稚產業進行保護。

在實踐中, “幼稚產業保護理論”仍受到諸多質疑。 “溫室裡的花朵”也同樣普遍存在於“幼稚產業保護”當中, 繈褓中的嬰兒也需要抱到室外去“曬曬太陽”。 產業是“競爭”中成長的, 而不是在“溺愛”中長大的。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 中國彩電、冰箱等產業面臨國際巨頭的“擠壓”, 反而提升了產業的競爭力。

貿易會促使國際分工日趨專業化, 重點在於發展一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有助於提升生產效率, 提升總的經濟福利與社會福利。

我國牛肉產業在過去長達14年的美國牛肉禁令中, 產業競爭能力並未因此而得到顯著提升。 現在美國牛肉獲准進入中國市場後,

我國牛肉產業迎接“危機”, 以“美國牛肉”為師, 並真正經歷一些市場的摔打, 或許不是一件壞事。

笑納“美國牛肉”體現“互惠”理念

“交換”和“互惠”是現代國際貿易的基石。 即便是以貿易保護主義為核心的“重商主義”也變得“開明”“進取”起來。 “開明的重商主義”雖然仍堅持“出口有益, 進口有害”的觀點, 但在保持貿易順差的前提下, 同時增加進口和出口都是有益的;“進取性貿易保護主義”雖然仍堅持“保護強化貿易地位”, 但已不是簡單消極抵制進口來保護本國市場, 而是積極地鼓勵出口來促進國內增長。 即便不說“和氣生財”這樣空泛的大道理, 也對持有國際貿易零和博弈思維的人極具現實啟發意義。

我們還應該看到,

笑納“美國牛肉”, 對我國牛肉產業影響並不是很大、面也不是很廣。 農民還可以在現代農業結構調整中獲得更好的充分就業, 對中國而言是“禮輕”。 但對美國、對特朗普而言, 卻是“義重”。 為此, 特朗普忍不住表態稱“中國允許進口美國牛肉才是真正的新聞”, 其實“美國將開放從中國進口熟制禽肉”也是“真正的新聞”。 正如李克強總理說的“中國的雞肉在國際市場上也很有競爭力”。 在這個意義上, 我們期待中美之間更多的“交換”與“互惠”, 而不是傳聞的對抗甚至貿易戰。 盤和林(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