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或成就於專業化,或玉碎於專業化——藥店一線從業人員的近憂遠慮

常言道,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 對於連鎖藥店的一線員工來說更應如此。 為何有此言?藥店一線員工的前途常常被忽略——忽略的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其明天, 或成就於專業化, 或玉碎於專業化, 這就是藥店一線從業人員應該關注的近憂遠慮。

當然, 不能一提到一線員工就特指店員, 這裡還包括店長, 他們同樣處於銷售的前沿、銷售的第一線, 他們的專業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公司的經營業績及發展速度。

說來說去, 什麼是專業化?專業化就是一個職業群體在一定時期內, 逐漸符合行業標準、專業標準、崗位標準並獲得相應專業地位的過程。

這是精細化管理的前提, 也是精細化管理的路徑。 對一家連鎖來說, 是否能“鎖”得住, 主要便體現在專業化上, 而企業的專業化體現在門店上, 門店的專業化又體現在店長和店員身上。 從另一個維度來看,

一線人員的專業化水準是連鎖藥店管理水準和品牌價值的具體體現。

一線從業人員的專業化包含哪些內容呢?

一是病理病症專業化, 並非要求一線從業人員掌握多少病理病症, 而是能將這些病理病症通俗且準確的告訴顧客。

例如:高血壓, 按課本講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徵(收縮壓≥140毫米汞柱, 舒張壓≥90毫米汞柱), 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

這樣的解釋恐怕少有顧客能夠聽懂, 這就要求一線員工將其轉化成顧客聽得懂的語言:血壓就像將井裡的水(血液)輸送到各個管道(血管)中的壓力, 由心臟來提供。 壓力過大時, 管道難以承受, 這就是高血壓的表現;反之,

壓力過小時, 管道又是另一種感受, 稱之為低血壓。

二是商品知識專業化, 一線從業人員要對商品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既要瞭解商品的功能主治、價格和成份, 又要瞭解中老年人、嬰幼兒、女性如何做到科學安全用藥方式, 一定要在銷售過程中體現出專業化。

三是服務專業化。 不要面對什麼樣的顧客進店都想著關聯銷售, 都想著來個大客單, 而要契合顧客心理, 假如顧客就來買個幾毛錢的藥, 你非要賣給顧客上百元的保健品, 多數是有問題的。 一線人員要適當掌握一些消費心理學, 這就服務專業化的體現。

比如銷售話術, 對於新老顧客要分別對待。 新顧客進店可以說“您好, 需要什麼説明”, 而對於老顧客就不能,

這樣會拉開和顧客之間的距離, 這時你可以說“您好, 今天看看什麼”, 這就是利用心理學所體現出的服務專業化。

四是形象專業化。 例如:一線員工的髮型不能想怎樣就怎樣, 既不能長短不一, 更不能什麼顏色都有, 要體現出服務于健康的專業化形象。

五是行銷過程專業化。 對一線從業人員來說, 不能只想著打折、買贈, 而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知識行銷。 同時, 在開展行銷活動時要有連貫的過程, 不能上面掛著POP, 下面卻找不到活動商品, 甚至商品和價簽錯位或沒有活動價簽, 等等。

再如, 很多藥店開展夜間售藥, 很多一線從業人員認為這僅是藥店的經營活動, 而不會認為是行銷活動, 因而, 常常出現夜間售藥期間要麼敲不開門,

要麼拿錯藥或故意說沒有, 要麼穿著不注意等問題, 嚴重破壞門店和人員的專業形象。

六是工作方法專業化。 例如, 一線員工在打掃衛生時不注意工作方法, 最後衛生打掃了, 可結果是時間長了商品上出現了很多水漬已經無法正常銷售;一線員工在報商品計畫時, 要麼忘記報計畫, 造成商品缺貨, 影響門店銷售, 要麼為了偷懶, 常常一下報大量的備貨, 最後造成商品積壓、滯銷、近效等問題。 這些都是工作方法上的不專業, 沒有一個標準的作業程式所致。

一線從業人員既然要做到這麼多專業化, 就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再加上現在的政策環境、競爭環境等各項內外因素, 就會使一線從業人員出現專業化上的近憂和遠慮, 既會體現在對個人的影響上,又會體現在對公司的影響上。

先說對個人的影響!

首先,只考慮今天怎麼掙錢,不考慮明天怎麼掙錢。很大一部分一線從業人員,自認為會說話、能賣藥就行,學不學專業知識沒有關係,更何況自己不會一輩子賣藥,因而就放棄了自我學習規劃、自我成長規劃。最後的結果是,抓住了今天芝麻大的小錢,放走了明天西瓜大的大錢。

其次,只考慮今天能不能省事,不考慮明天費不費事。一線人員往往有一個通病,總想著今天能省點事是點事,能不幹就不幹,有閒工夫還得摳會手機,對商品知識缺乏足夠的瞭解,更不用提什麼商品專業化,接待顧客時有什麼就給什麼,要什麼就拿什麼,結果是客單不高、毛利率低,自己的提成也低。

再次,總感覺個人形象是自己的事,門店形象是公司的事。而事實上,個人形象既是自己的事更是門店的事、公司的事,一線員工在裝飾、妝面、髮型、穿著、打扮等方面都要有專業體現,體現出一個服務于健康的銷售人員的形象來,這樣才能給人以信任和親切感,而不該是奇裝異服,婀娜多姿,香氣誘人。

最後,認為行銷是部門的事,工作方法是自己的事。如果我們有行銷意識,把自己在門店的一舉一動,每個行為都當成是一種行銷的過程,一種先行銷自己後行銷商品的過程,那麼,一切和銷售有關的就都是自己的事,既然是自己的事就要做到位、做到專業化。

對一線從業人員來說,如果今天沒有這樣的認識高度、認識深度,就會使自己在未來的工作中喪失競爭力,包括專業能力競爭力、薪酬提升競爭力、職場發展競爭力等,因為未來一定是職業人職業化的天下,而職業化的前提便是專業化。

再說對公司的影響!

首先,影響公司的銷售業績。連鎖藥店的利潤來源於門店銷售,而銷售又與一線人員的專業化程度息息相關。對醫藥這個特殊行業來說,專業化程度可以影響顧客對門店的信任度和依賴感,從而影響顧客黏性和忠誠度,因此,提高一線員工專業化程度,是保持行業、市場競爭力的源動力。

其次,影響公司的發展進程。門店複製的核心是人才的複製,而不是商品或其他元素的複製,從這個角度來看,一線從業人員的專業化程度高了,就可以實現門店的快速複製,也就是企業的快速擴張。反之,當連鎖需要快速發展時,卻沒有專業化的店長和店員,靠什麼來支撐銷售,靠什麼來支撐高昂的成本?

最後,影響公司的品牌建設。一個公司的品牌塑造過程,就是從業人員建立專業化的過程,做好了、做到了再宣傳出去就是行銷,不斷地通過行銷讓更多的知道,就會慢慢形成品牌——服務的品牌、專業的品牌。

總之,對一線從業人員來說,要有遠慮,說白了,就是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要有明確的定位,這是自己事業發展的基礎,有了職業發展定位,接下來進行職業規劃,有了職業規劃再做職業計畫,這就是遠慮思考方式。

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天天憂慮自己應該幹什麼,於是,今天幹這個明天干那個,今天什麼掙錢就幹什麼,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天天憂慮自己何時才能升職,想的是升職的結果,而不是如何來實現升職的過程;天天憂慮自己何時才能升值,為什麼別人可以拿那麼多工資,自己卻不行,為什麼別人能贏得顧客的信賴,自己不會,比的是升值的結果,從不比自己專業化程度如何,更不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度……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

既會體現在對個人的影響上,又會體現在對公司的影響上。

先說對個人的影響!

首先,只考慮今天怎麼掙錢,不考慮明天怎麼掙錢。很大一部分一線從業人員,自認為會說話、能賣藥就行,學不學專業知識沒有關係,更何況自己不會一輩子賣藥,因而就放棄了自我學習規劃、自我成長規劃。最後的結果是,抓住了今天芝麻大的小錢,放走了明天西瓜大的大錢。

其次,只考慮今天能不能省事,不考慮明天費不費事。一線人員往往有一個通病,總想著今天能省點事是點事,能不幹就不幹,有閒工夫還得摳會手機,對商品知識缺乏足夠的瞭解,更不用提什麼商品專業化,接待顧客時有什麼就給什麼,要什麼就拿什麼,結果是客單不高、毛利率低,自己的提成也低。

再次,總感覺個人形象是自己的事,門店形象是公司的事。而事實上,個人形象既是自己的事更是門店的事、公司的事,一線員工在裝飾、妝面、髮型、穿著、打扮等方面都要有專業體現,體現出一個服務于健康的銷售人員的形象來,這樣才能給人以信任和親切感,而不該是奇裝異服,婀娜多姿,香氣誘人。

最後,認為行銷是部門的事,工作方法是自己的事。如果我們有行銷意識,把自己在門店的一舉一動,每個行為都當成是一種行銷的過程,一種先行銷自己後行銷商品的過程,那麼,一切和銷售有關的就都是自己的事,既然是自己的事就要做到位、做到專業化。

對一線從業人員來說,如果今天沒有這樣的認識高度、認識深度,就會使自己在未來的工作中喪失競爭力,包括專業能力競爭力、薪酬提升競爭力、職場發展競爭力等,因為未來一定是職業人職業化的天下,而職業化的前提便是專業化。

再說對公司的影響!

首先,影響公司的銷售業績。連鎖藥店的利潤來源於門店銷售,而銷售又與一線人員的專業化程度息息相關。對醫藥這個特殊行業來說,專業化程度可以影響顧客對門店的信任度和依賴感,從而影響顧客黏性和忠誠度,因此,提高一線員工專業化程度,是保持行業、市場競爭力的源動力。

其次,影響公司的發展進程。門店複製的核心是人才的複製,而不是商品或其他元素的複製,從這個角度來看,一線從業人員的專業化程度高了,就可以實現門店的快速複製,也就是企業的快速擴張。反之,當連鎖需要快速發展時,卻沒有專業化的店長和店員,靠什麼來支撐銷售,靠什麼來支撐高昂的成本?

最後,影響公司的品牌建設。一個公司的品牌塑造過程,就是從業人員建立專業化的過程,做好了、做到了再宣傳出去就是行銷,不斷地通過行銷讓更多的知道,就會慢慢形成品牌——服務的品牌、專業的品牌。

總之,對一線從業人員來說,要有遠慮,說白了,就是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要有明確的定位,這是自己事業發展的基礎,有了職業發展定位,接下來進行職業規劃,有了職業規劃再做職業計畫,這就是遠慮思考方式。

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天天憂慮自己應該幹什麼,於是,今天幹這個明天干那個,今天什麼掙錢就幹什麼,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天天憂慮自己何時才能升職,想的是升職的結果,而不是如何來實現升職的過程;天天憂慮自己何時才能升值,為什麼別人可以拿那麼多工資,自己卻不行,為什麼別人能贏得顧客的信賴,自己不會,比的是升值的結果,從不比自己專業化程度如何,更不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度……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